用雨露滋润 让繁花似锦 合肥市小学语文优秀老师群体风采录

合肥晚报 2019-03-07 10:00 大字

教育是一个洋溢温暖、注足温馨、充满温情的过程。为了让每一个孩子成人,让众多学生成才;让每一个孩子合格,让更多学生优秀,合肥市教育战线广大语文教师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教知识、授品德,用心上好每一堂课。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带领学生走进美妙的语文世界。

寓教于乐的“开心课堂”

记合肥市锦城小学丁龙情老师

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结束后,丁老师翻阅着家长们的听课评价表,其中一则带有笑脸表情和多个“!”的反馈让她情不自禁地笑了——“丁老师,您的语文课真好玩!我小时候最讨厌语文课了,不是读就是写,听了您的课我发现原来语文课还能这么上!现在不仅我家女儿喜欢您的课,我也是您的粉丝了!我想申请多听几次课!可以么?”备感安慰的同时,丁老师也在思考:班里的其他学生也是这样的感受么?

第二天,丁老师在课堂上问道:“同学们,老师今天想做个小调查。你们喜欢听丁老师的课么?”话音刚落,“唰”的一声,小手林立。“喜欢!喜欢……”一群群灿烂的笑脸,温暖如光。

“我特别喜欢丁老师的课,因为在课堂上能看到好多甲骨文,看着以前的文字,听着丁老师说这些图形的意思,特别有趣!”

“我觉得语文课和别的课不一样,每节课就像是大讨论一样,时间过得太快了!”

…………

此时,丁老师内心没有膨胀的感觉,更多的是满满的感动。第二天,丁老师又看到了一篇学生日记,里面有这样几句话:“丁老师上课总是带我们聊天,带我们‘玩’,但我知道这不是普通的玩游戏而是寓教于乐。在‘玩’中,我学会了很多语文知识,如词语要用的准确且巧妙,复述和讲故事原来都是有奥秘、有方法的……感谢丁老师的课堂,让我更喜欢语文了。”

丁老师觉得,学生需在语文课中知道如何准确、优雅使用本国语言文字;懂得“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的道理,爱上阅读,爱上“经典”;学会独立思考和精确表达。为此,丁老师的课堂一直在追求少一些烦琐分析,多一些情感体验;少一些成人心态,多一些童心童趣;少一些乏味训练,多一些趣味活动。

爱心和童心兼具的好园丁

记合肥市南门小学上派分校吴海燕老师

吴老师从教十年来一直坚守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一线,业务精湛潜心育人,润物无声。她的课堂激情洋溢、童趣无限,多次在市、县优质课评选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学生们常说:“和吴老师学语文非常快乐,听她的课就是一种享受。”

吴老师说:“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在学生面前,她是和蔼可亲的“大姐姐”,她和学生一起摇头晃脑地扮演“大雨点”、“小雨点”;她和学生饶有兴趣地编“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她和学生一起将课堂搬到室外,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一起观察春天的“脚步”,在学生的眼中,吴老师就是他们的亲密伙伴、知心朋友。

有一次上课时,吴老师没有带教本而是拎着一大包花生进了教室。她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吃花生!”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欢呼起来。吴老师给同学们分好花生后,和学生一起坐在一起,先观察花生的样子再剥开尝一尝,说一说剥花生的感觉,吃花生的味道,最后议一议花生的好处。一堂课上大家各抒己见,滔滔不绝。这是吴老师设计的一堂《观察花生》读写课。看着同学们的灿烂笑容,口若悬河的谈话,对花生的独特见解,谁说这不是一节别出心裁又让学生难以忘怀的语文课呢?

在吴老师眼里,学生不能没有爱的呵护,爱心的别名是“责任”和“奉献”。老师还应当有一颗童心,有了童心才能使教学充满童趣;有了童心才能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有了童心才能想学生所想,才能保持好奇和探究精神。

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吴老师便对自己说:春风化雨,平凡中见真情,有爱心,有童心!

爱似清泉

记庐江县泥河小学孙兴旺老师

孙老师参加工作二十八年来,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同事的好评、家长的认可、学生的爱戴。她的爱似清泉流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孙老师的班里有个叫倩倩(化名)的学生,整天沉默寡言,经过了解,孙老师得知孩子的父亲因赌博经常与母亲吵架,倩倩的母亲带着刚会走路的弟弟,生活都成问题。孙老师便义无精心辅导倩倩的语文,考试的成绩一般都在九十几分。但是倩倩数学成绩只有二十几分,孙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又利用傍晚放学时间给倩倩辅导,从一年级开始教:画图——实物分集——动漫演示——教学反复。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期末考试,倩倩的数学考到了87分,倩倩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孩子的母亲也对孙老师感激不尽。

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孙老师都会利用中午和傍晚休息时间给学生编排舞蹈节目。农村的孩子们没有舞蹈基础,孙老师便一个一个动作教,反复讲解。从动作编排、服装道具挑选、舞台化妆等,孙老师都是独当一面,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她觉得累一点不算什么,只要给学生们带来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满足。2013年六一期间,有个叫小洁(化名)的学生,因父亲在狱中服刑无钱购买演出服,孙老师就自掏腰包帮助了孩子购买演出服,小洁上台表演的当天笑容无比灿烂,与同学一起欢度节日。

孙老师说:“孩子们拥有快乐的童年,也是我们老师最大的幸福。”

我爱教育这片热土,我要用青春和热情浇灌出娇艳的花朵。”

用关爱和真情呵护每个学子

记肥东县实验小学李冬芹老师

李老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二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用真情关爱着孩子、用耐心指导着孩子、倾心上好每一节课。

某一个学期第一天,李老师刚接任四年级新班,她拿着新生名单点名,让学生听到自己的名字时,站起来答一声“到”。当她点到阚勇(化名)名字时,教室里无人应答。和阚勇以往同班的学生告诉李老师,他以前就是这样,上课从来不发言,课下也不和同学说话。

李老师觉得,这个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原因。下课后,她主动找阚勇谈话,可是孩子不予理睬。从此以后,李老师开始关注阚勇的日常细节,发现每天接送的是他的奶奶。从阚勇奶奶那里了解到,原来,孩子是个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多年,阚勇判给爸爸抚养,但是一直由奶奶带着。尽管阚勇的爸爸也期望孩子进步,但是教育方法粗暴,导致孩子在失去母爱的同时,也远离了父爱。成长环境的异常造成了阚勇心理、行为的异常。

李老师心想,只要本着关爱、带着真情,就一定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让他阳光起来、快乐起来。开学后第一次单元测试阚勇考了七十七分,当李老师分发试卷点到他的名字时,他却说:“把它扔垃圾桶吧!”李老师微笑着说:“我可舍不得!”阚勇不好意思地走上讲台,拿回了自己的卷子。阚勇平时上课从不主动发言,李老师便经常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还每次表扬他、鼓励他。渐渐的,阚勇的课堂发言变得主动起来。有一次公开课上,李老师意外发现他主动举起手,便点名让他回答,没想到他回答不仅声音响亮,而且很流畅。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给他鼓起热烈的掌声。自此,阚勇的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笑容,慢慢变得自信、阳光。

为了不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留下遗憾,李老师将一如既往地潜心工作,呵护好她的每一个学生。

扎根乡野 守望明天

记巢湖经开区半汤宝文小学郎传梅老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毕生追求。二十七年来,郎老师一直秉承陶老的信念,效春蚕吐丝,做红烛饮泪,扎根乡野,守望明天。郎老师一直在乡村小学任教,学校地理位置偏僻,当初的校舍是两排平房,办公条件、教学条件更是简陋,教师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打天下”。郎老师一直坚守在这所农村小学,立足三尺讲台,无怨无悔工作。

郎老师是学校的骨干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大部分学生由于离家较远,中午几乎都在学校食堂吃饭,她就每天中午去食堂督促学生好好吃饭、爱惜粮食,并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差补缺,努力让每一个学生不断进步。

由于农村学校师资短缺,郎老师还教过英语、音乐、思品、常识等课程。为了胜任各项工作,她除了虚心向行家、前辈请教外,还深入学习研究教学理论,研读新课标,力求能顺应时代要求。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她由一个年轻的教师,逐渐变成了语文学科带头人。她上课时教学方法新颖得当,能打破传统的“高高在上”式的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她还别出心裁,让学生将自己朗读音频发到班级微信群中,老师每天当作业去检查。与此同时,她还让班级学生参与评选朗读优秀者,然后利用“班班通”进行播放展示。她的这一教学创新让学生进一步喜欢上了语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郎老师还是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在一次教师“大家访”活动中,她发现一个女孩子已有十二岁却还没上学。通过了解得知,孩子的父母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让她在家照看小侄子。于是,郎老师苦口婆心地开导孩子的家长,这个女孩终于和别的孩子一样走进了学校,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享受到教育的权利。

虽然扎根农村学校二十多年,但郎老师的教育初心一直没有变。她表示会一如既往地扎根乡野,守望明天,用一身粉尘,换来满园芬芳。□何新宇 费勇

新闻推荐

庐江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 庐国土资公告[2019] 1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