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团聚形式不重要 陪伴在父母身边才叫过年

大江晚报 2019-02-02 02:12 大字

“父母在,就是家在!”随着城乡结构的变迁、大城市的虹吸效应,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家乡,一家人异地春节团聚也成为常态,变得是地理空间,不变的主题仍然是“陪伴在父母身边才叫过年”。

返巢的燕子 “父母在家就在”回父母身边过年

李阿姨在元月20日前就赶在幼儿园放寒假前赴上海接了小外孙回芜湖,为的是多争取一段与外孙独处的年前时光。李阿姨只有一个女儿,还远在上海,李阿姨所住的老小区里有很多这样的家庭,空巢+空心,子女多在外地工作成家,平日里就剩老两口,寒假争回孙辈,再一起等回子女欢欢喜喜过个年成了这些家庭一年中最盛大的事。李阿姨的女儿于晶晶说无论工作多忙,每年她都要赶回家陪父母过个年。今年她们小两口2月1号公司才放假,将直接开车回芜湖陪父母待到初三,初四再带着孩子赶到安庆乡下公婆家,让孩子与自己的奶奶、爷爷团聚,待在初七再返回上海。这样的安排是小两口商量好的,几乎每年春节雷打不动的行程,两遍兼顾。“尊重老人的团圆心愿,按照他们心中的团圆年老礼来。”短短的几天团聚,小两口辛苦的路途奔波都为了让父母有心安的感觉,“父母在,就是家在。”于晶晶说。

“反向春运”

接上父母去小家“阖家团圆” 正在路上

短片《啥是佩奇》中,有这样的镜头:在外工作的儿子,开车带着孩子回到老家,接农村的老人一起到城里过年。“接老人到城里”,包括了“回家”和“离开”两个环节,这样的过年方式如今开始流行,“到城里过年”的老人多了起来。

远在北京的燕子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开上新买的SUV车,腊月二十三驾车一路南下,近八个小时,回到芜湖长江湾1号,接上了独居的老父,再一起赶往对岸的庐江县,接一对公婆共同回北京过个温暖年。“与寒湿的芜湖比,有暖气配套的北京公寓要暖和的多!一向节俭的老父一人在家从来舍不得开空调,更别说在乡下的公婆家,屋大、人少,冷得坐不住,俩老人平日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厨房灶间。我们在北京一直念叨然让他们来北京过冬,他们怕我们上班、上学家里没人,呆不惯;听说要提前在网上购票、再取票更是发怵,硬是不来。我下定了决心,要接他们反向来过个温暖的春节。”燕子说。

三个家庭热热闹闹终于可以齐聚一堂,老人们带上各自家庭备的土特产年货,赶在腊月二十六前进了北京。这样的“反向春运”两家老人都很赞成。

“旅游过春节”

举家组团异地出游团圆 正流行

马吉在深圳一家装饰工程公司工作,去年由于手头项目一直在进行中,马吉春节没能回芜湖老家过年,当时父亲接了电话说了一句“不回来正好,你姐家正添了二宝,都在忙着照顾你姐那头,忙年不得人手。”国庆节后,马吉抽空回了趟芜湖探望父母,当时说了一句,“猪年春节我们全家一起出国旅游过年,现在都流行这种过法!”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最后大家把旅游的行程安排都交了马吉,“父母+姐姐一家四口+我的小家两口,妥妥的组团出游,邮轮是最适合这种全家出行的旅游方式。‘日本邮轮春节六日游’得到大家一致通过。”十二月初,马吉就与旅行社定好了全家的行程。“春节,邮轮上有各种迎春游乐项目,新鲜又热闹,把辛苦带孙子的父母解放出来,让大小都得到释放。父母不必担心旅游费用。我们姐弟俩均摊。”

以“旅行”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团聚”,这是一个具有颠覆性质的现象。团圆年的方式正随着借春节寻根概念的淡化,交通出行方式多元的选择,旅行观念的改变,让习惯了忙年的老父老母放下手头的操劳,带着他们开眼界游世界过新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

新闻推荐

合肥乡村振兴战略有了线路图 拟培育下塘等五个新市镇、吴山等五个中心镇

培育下塘等五个新市镇,吴山等五个中心镇;构建“三环四沿”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全部通客车;推动...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