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鸡盘活林业资源 让“好风景”变“好钱景”

合肥日报 2019-02-01 04:54 大字

隆冬时节,走进庐江县泥河镇姚店村山区,随处可见摇曳多姿的翠竹。踩着软绵绵的黄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记者来到张红林的养鸡场,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竹林山鸡点缀在绿色的竹林中,它们正悠闲自得地散步、觅食。

竹林鸡“钱景”好

姚店村地处低丘陵地带,树木茂密,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张红林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生态鸡、散养鸡市场前景好,于是他决定进行林下养鸡,打造“竹林鸡”品牌。2016年他向村里承包了40多亩竹山,建设生态养鸡场。

张红林介绍说,在竹林里喂养土鸡,鸡可以在竹下啄食小虫、杂草等天然饲料。“只需加上一些玉米和麦子,可以节约大笔饲料费用。另外,鸡粪还可以为竹林提供肥料。鸡在山上放养,很少生病。”

“竹林鸡”俏销市场,土鸡蛋也很抢手。张红林从鸡舍里拿出一个透着淡淡绿色的土鸡蛋告诉记者:“山里放养的鸡吃的草多,其体内的叶绿素比圈养的鸡要多,所以鸡蛋便呈现淡绿色。”

谈到竹林养鸡的利润时,张红林保守地算了一笔账:“去年散养的三批土鸡销售额达140多万元,鸡蛋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

帮助贫困户摘掉“穷帽子”

竹林养鸡让张红林脸上笑开了花,养鸡场周边的村民也偷着乐。“再过几天就到春节了,我们眼下可忙了!”正在养鸡场抓鸡的姚店村立山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爱群笑着说,他在自家地里打工,一天下来就能挣到80块钱的工资,每年还能收取1100多元的土地流转费用。“如今在家门口上班挣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很知足。”张爱群说,现在一家人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去年底便把“贫困”的帽子摘掉了,感觉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劲儿!

据介绍,目前张红林的养鸡场已吸纳该村贫困户就业人员12人,年人均增收超过3500元;组织31户贫困户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目前户均年增收达到2600多元。

“竹林养鸡既盘活了林业资源,又促进了农民增收,有效提升了贫困户增收脱贫能力,让贫困群众看到了‘钱景’,生活有了‘奔头’。”姚店村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今后该村将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进一步加大林下经济发展力度,努力把林下养鸡做成主导产业,全面实现林区增效、林业增产和村民增收。

·赵德斌 本报记者 华新红·

新闻推荐

今年全市拟整治115个老旧小区 惠及住户32198户

本报讯记者昨天从市房产局获悉,今年,合肥市将继续以提升居住品质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共同参与,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环境...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