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扶贫政策带来了新希望

合肥日报 2017-06-06 05:01 大字

山岭起伏,绿野千顷。初夏时节的庐江县石头镇笏山村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村里的瓜蒌园生机蓬勃。3日上午,虽然天气有些热,村民李年香和几十名乡亲在瓜蒌园里忙得一身是劲。李年香说:“丈夫生病,孩子上学,家庭负担重,是扶贫政策和瓜蒌种植,给我家的生活带来了新希望。”

今年50岁的李年香,过去是笏山村有名的贫困户。2013年,李年香的丈夫姚尚道得了肺气肿和冠心病,在报销了新农合医保费用后,自家还花费了6万元,不仅花掉了这个农家数年的积蓄,还欠下一部分账。这次生病,让姚尚道失去了部分劳动能力,不能再干重活,地里的农活主要压在了李年香的肩上。加上家里还有正在读中学的儿子,这个贫困的家庭负担很重。后来,村里建档立卡扶贫,姚家被列入扶贫对象。

去年秋天,姚尚道的儿子考上了庐江二中,教育扶贫资金给了他1000元补助,又连续两个学期分别减免学费850元。了解到姚家的情况后,县农委聘请姚尚道做保洁,每月为他创收几百元。除此之外,村里的瓜蒌种植扶贫产业园,成为姚家主要收入渠道。在田地入股收益之外,李年香到瓜蒌园上班,去年一年挣了7000多元钱。另外,政府又送她家一头猪苗,现在已经长到200多斤。这个昔日贫困家庭的日子过出了新模样。

笏山村像李年香一样在瓜蒌园上班的村民有33人,其中11人来自贫困家庭。72岁的五保户张申求,过去由于视力不好创收困难,现在也在瓜蒌园上班,“一天可以挣80元。”

发展特色农业,帮助农户脱贫,开辟致富新路。历经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庐江县石头镇笏山村这个昔日的贫困村,逐渐闯出一条脱贫之路。笏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勇说,笏山村地势高,不怕涝,却怕旱,水稻种植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收成也无法保障。相比之下瓜蒌抗灾能力更强,经济效益更高,为村里居民带来了可靠稳定的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的实力。“要让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特色产业乃是长久治本之策。”

现在,笏山村的瓜蒌园种植面积达到600亩,预计年底可以扩大到1000亩。此外,光伏发电项目、百企帮百村办起的服装厂,也给笏山村增添了扶贫力量。

·花蓓 吴大勇 本报记者 梁昌军·

新闻推荐

最美古戏台 难忘三食六巷

5月20日一大早,安徽商报组织的小画家们再次出发,我们集体前往庐江县汤池镇三食六巷,开始安徽商报小画家“对画”三食六巷的最后一次活动。这也意味着安徽商报六期庐江三食六巷将圆满结束。上次...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