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遗落的传统精髓,需要重新拾起

大江晚报 2016-05-13 20:09 大字

“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知礼仪、重家风,是这个时代迫切呼唤的品质。安师大的“花津鱼”、“特价菜”,之所以能引起轰动,甚至产生漂洋过海的“网红”效力,其根本原因不在于方法多么创新,情怀多么深沉,而是直截了当地触动了当下社会的软肋——即礼仪道德和传统文化的稀缺。

所以,我们就站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谈谈“花津鱼”和“特价菜”。

作为安师大中文系的教授,周元琳接触、理解直至现在“痴恋”传统文化,也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

周元琳出身于庐江县农村,1981年考上安师大。她的印象中,读过私塾的父亲,对子女的要求极为严苛。比如吃饭、称谓、说话,都有一大堆的规矩和讲究。

不过后来让她真正被中国的传统文化征服,还是在国外。

那是2002至2004年期间,她被委派到欧洲工作,从事汉语言教学。来到陌生的地域,她发现大部分外国人都非常彬彬有礼、谦谦君子。一次,她和几名来自中国的老师,需要在一所国际学校开设中文课程。在选择教材时,大家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弟子规》、《三字经》的内容。

就是这些在国内被大部分教育机构、家庭所遗弃的“古书”,在国外却受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的高度追捧。

这一幕,惊呆了周元琳和她的同行们。

回到国内,即便工作和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高校和文化圈里,但是很多异象,却让周元琳觉得“不妥”。

哪里不妥呢?有时她和学生通过QQ聊天,按照习惯,她的开头语肯定是“名称、你好”,再叙事。可学生的回答,却直愣愣的,连一句“周老师”也不说。还有在公共场所,如果公交车上踩了人的脚后跟,立即招来呵斥和大骂,一片嘈杂。有的小孩,看到妈妈不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商场的地上打滚耍赖……

这真的是号称“礼仪之邦”的我们的社会吗?

这种情况,已不止在娇生惯养的孩子中间发生,许多青年人、中年人,他们一样不懂得礼仪习惯,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对父母、妻子、孩子、朋友。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不懂文明,不尊重自己传统文化的国家,可以爆发出举世瞩目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这些渐已失去的礼仪,这些被我们漠视的传统,能够重新回归到家庭和每个人身边吗?

正是抱着这样的文化希冀,回到芜湖后,周元琳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组织成立了芜湖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她任会长。

促进会各位成员,利用各种机会、平台,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深入到社区、学校、单位,开展多种讲课和交流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谈家法,谈礼仪,谈传统。

如果一个孩子不接受传统,不懂得尊卑,缺乏教养,那么,这不是孩子的责任,而是教育的问题。周元琳说,从大环境来说,应试教育的枷锁束缚了家庭和学校;从小环境来看,很多孩子所面对的人、接触的事,都有缺乏文明素养之嫌。由此及远,我们当看到,在一个文明社会里,一个有素质和教养的人,一定远远比一个仅有专业知识的人,更容易获得机会的垂青,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感知到人生的幸福。这,恰恰是当下教育的认知误区。即很多的教育,夸大了对人的知识能力的锻炼,而疏忽了对人的精神道德的培育。

身为安师大教授,周元琳对于今年来学校后勤集团采取的“特价鱼”、“特价菜”的做法,深表赞赏。“大学用创新方式,引导大学生们学会小学生应该会用的文明用语,可谓用心良苦;晚报能够把更多的版面和镜头,留给类似的净化社会风气的正能量新闻,值得褒扬”。

诚如周教授所言,其实,这本不是学校食堂必须肩负的教育使命——它应该是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也可以能做到的。当那么多青年学生、成年人尚有文明缺失,那只能说明我们对传统道德、礼仪、文化的遗落,已慷慨到多么令人痛心的程度。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君子应“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我们所失去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说到底,最终还是要靠每个人重新拾起,要靠教育从点点滴滴拾起。无论教书育人,或治国持家,都应将此视为重中之重。

这,恐怕正是“花津鱼”、“特价菜”带给我们的最大启发!   记者 张申尚

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从娃娃的点滴抓起。 记者 赵亚玲 摄

新闻推荐

首家秸秆变燃气项目建成 记者 俞宝强

昨日,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安徽省首家秸秆变燃气项目近日在巢湖市庐江县泥河镇建成,此项目是安徽省首批秸秆气化利用示范项目之一。项目正式运行后,可年生产秸秆燃气44万立方米,供气能力达300户以上。...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