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庐江马河农机合作社推行保姆式服务——全程托管获双赢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4-12-12 10:10 大字

虽然现在已是农闲时节,但庐江县同大镇常丰村的马河农机合作社的机手们却早早就出门了,“现在合作社的大拖拉机每天都外出拉基肥,准备用于育秧工厂的基质原料。 ”该合作社生产助理詹铃铃告诉记者。马河农机合作社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在当地异军突起,成为庐江县农机合作社中的领跑者。

应运而生的托管服务

近年来,随着庐江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一种常态。随着农户地块逐步集中,经营规模逐渐增加,出现了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这种新型经营主体一经出现就打破了一家一户的“细碎化”分散经营的种植格局,逐渐形成块状经营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为农机合作社提供了发展空间。

应运而生的庐江同大马河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为粮食生产提供耕、种、收、植保的农机服务型主体。从2012年托管农田1.26万亩,发展到如今服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16个经营主体的2.8万亩耕地。

“马河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成立之初仅是以代耕作为主要的经营模式,具体表现为合作社整合附近农机资源,为农民耕作土地,并收取相应的机械费用,土地仍是由农民分散种植,合作社为农民进行某些生产环节或生产全过程的机械服务。 ”詹铃铃告诉记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发现在此经营模式之下出现了如大型机械闲置时间较长,回报少,社员收益低等问题。从2013年开始,马河农机合作社改变经营模式,在不断整合新的农机资源、装备更多的农机具的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正在不断快速发展的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与这些新型的经营主体签订全程机械化作业协议,努力建设成可以深入粮食生产各个环节中的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

服务双方都增效

记者了解到,现在该合作社服务的经营主体的耕地面积在200—3000亩之间。他们不仅为农户提供小麦开沟作业、收割、机插秧等菜单式服务,更提供全程化托管服务。当地种植大户倪守虎把自己的1373.28亩地全部托管给马河农机合作社,并与合作社签订了土地种植全程化托管服务协议。他每年交给合作社738元/亩的费用,就可以当起了”甩手掌柜“,还可以不时到地里看看合作社把庄稼种的咋样。夏收和秋收时,倪守虎收获了每亩700斤小麦和1000斤粳稻(粮食收购标准水份)。

詹玲玲告诉记者,这种经营模式对于零散种植户来说,更加有利。由于合作社可以以较低的价格直接从厂家拿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物化投入显著低于普通种植户。她举例到,合作社购买复合肥每百斤需支出90元,而零散种植户自己购买却要投入105元/百斤;农户购买尿素,每百斤需支出50—60元,合作社的购买成本是40—50元/百斤。与此同时,合作社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可以更加精量播种、施肥和喷药,但农户凭借自己的感觉,在种子、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上更加随意。为此,在直播水稻上,普通农户每亩比合作社多支出50元以上。

实践证明,采用大型农业机械连片作业,既可减少作业环节,又可降低作业成本,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据统计,在同等生产条件下,水稻大面积生产全程机械化可实现综合增产能力为96公斤/亩,平均亩作业耗油下降20%—30%,作业收费降低20%—35%,作业时间可缩短10—15天,既简化农艺又节本增效。

增添农机改技术

“现在经常有农户上门,要把自己的耕地托管给我们。 ”詹玲玲对记者说,但我们现在装备的农机具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记者了解到,马河农机合作社现在拥有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等13台套以及收割机和水稻插秧机等。他们计划近期再增添4台高速行进式插秧机、2—3台大型拖拉机等,预计新增投入200万元购买各种新型农机具。

马河农机合作社还计划进行农机具的技术革新,如插秧机可以改装成在水旱田中高速行进且便于操作的农药喷雾机,日工作量可达350亩,采取集中配药,加大雾化的方式有效地提升稻麦病虫害防治效率和效果。相对而言,传统的背负式喷雾机,日作业量仅为20-30亩,效率远低于插秧机作业,且由于水量不足,雾化效果不良,导致防治效果大打折扣。

詹玲玲告诉记者,随着新型农机具的不断引进和新技术的推广,合作社农机具的使用效率也得到提高。在装备了大马力拖拉机、整地机、精量播种机、水稻插秧机等农业机械后,实现了大农机装备由旱田向水田拓展,机械化生产环节也由整地、播种向种管收全程延伸。通过实施大农机标准作业,提高了农业先进技术到位率,增加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本报记者 喻寒松)

新闻推荐

庐江一教师辞职被收违约金专家:县教育局约定违法,聘用合同无效

专家:县教育局约定违法,聘用合同无效

庐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庐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