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扮靓优美环境打造幸福之城——合肥市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安徽日报 2014-06-25 21:57 大字

[摘要]合肥市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在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中,合肥围绕“美、清、绿、净、乐”五个字,实施美好乡村建设、水环境治理、森林合肥建设、城乡环境治理、文明创建惠民“五大工程”——

近年来,合肥市在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进程中,以“有土皆绿、是水皆清、四季花香、处处鸟鸣”为目标,以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治理城乡环境,推进城乡融合,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发展的新路子,优美的环境让市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合肥已连续3年获得“中国最幸福城市”称号。

生态环境变美了

从2005年启动的大拆违、大建设,到现在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从2008年底开展“清洁家园、绿化乡村”千村百日行动,到当前正着力推进的以“三线三边”为重点的全域环境治理;从当初单纯的治理垃圾,到如今的“四治理一提升”,合肥正经历着美丽的嬗变。近十年来,合肥累计完成1000多项建设工程、总投资近2000亿元,城市承载集聚力和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以来,累计新埋设污水管网2000多公里,建成12座污水处理厂,陆续开工建设环巢湖地区67座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率先达到95%。截至去年底,全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2%,人均公共绿地12.9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8.58%,是目前全国唯一城区拥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城市。

干部作风变实了

大拆违、大建设、大招商,锻造了一批能吃苦、有作为的干部队伍,干部的工作作风更务实了、更高效了、更亲民了。尤其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合肥市委将“三线三边”环境治理作为“为民服务”的重要专项行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各相关责任单位结合机关效能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各级干部带着服务群众的感情投身环境治理工作之中,广泛发动群众,与群众携手并肩,共同美化自己的家园,环境治理的过程变成了增进干群之间感情的过程,变成了转变干部作风的过程,广大群众从开始旁边看、到后来帮着办、再到最后主动干,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经济实力变强了

优美的城乡环境,助推了合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26个省会城市中,合肥的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大多从第17位、第18位提升至或逼近前10位。今年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10%。一季度,合肥生产总值居26个省会城市第10位 (超过哈尔滨、石家庄、长春、西安),增幅居第5位;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居第10位 (超过福州、石家庄),增幅居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居第2位 (超过南京),增幅居第10位,其中工业投资总量居第1位,增幅居第4位;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居第10位 (超过哈尔滨、福州、长春、济南),增幅居第2位。

百姓实惠变多了

城乡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社会最关注的地方抓起,使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明显变化,以环境治理工作的实际成效惠及当地群众,赢得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截至目前,全市共治理垃圾12.5万吨、污水2922处、广告标牌5287处、违法搭建2938处、矿山31座,绿化提升面积8.7万亩。 “十一五”以来,累计实现财政收入3771亿元,是前23年总和的5.25倍,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每年实施“33+X”的民生工程,投入资金近80亿元,惠及城乡百姓。

围绕“美”字 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工程

推进村庄规划建设工程。出台《合肥市美好乡村规划建设导则(试行)》,编制136个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规划,以基础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社会事业发展等为重点,大力推进中心村建设。截至2013年底,49个省级重点示范村建设和930个自然村整治任务全面完成,硬化道路488公里,改造危房5863户,新建农房77.59万平方米。其中,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等3个村入选全国 “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特色主导产业,出台促进“一村一品”和休闲农业发展意见,组织实施“百企联百村、百社结百村、百名农技人员帮百村”工程,引导农民立足一产、发展二产、兴办三产,加快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增收。全市136个中心村流转土地20.56万亩,占中心村土地面积的46.3%。特色产业发展到16.84万亩,新增9.7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4.85%。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153个、209个和89个,新增农家乐65个。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创新领导联系和部门帮扶机制,38位市级领导牵头、98家市直单位分别联系帮扶一个中心村,不建成不脱钩;广泛开展区域、部门、军民、村企、群团、村邮、旅游 “七大共建活动”,项目累计1100多个、投入资金3658万元。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和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形成农村文明新风尚。创新农村经营机制,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全市累计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300多个。创新建设联动机制,各地坚持把小城镇建设、历史文化村的保护利用、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镇村一体建设、乡村旅游业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产园村”一体化协调发展。

围绕“清”字 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

建设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编制完成《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积极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治理与建设过程中,突出城湖共生理念,按照“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的治水方略,采取“分区、分类、分期”的治理路径,有序地实施“生产方式转变、污染源头减排、入湖河流减负、河口湿地净化、闸坝补水调度、湖区引流扩容”等措施。从2012年开始,强力实施环巢湖道路桥梁、防洪、航道、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生态农业、入湖截污、旅游开发等 “八大工程”,同步推进“绿化造林、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整治”等项目。以防洪和治河、治污和防污为主的一、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重点对46条河道进行治理,实施项目114个,其中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DOB项目,是国内首创建设模式,项目竣工投入运营后,将有效实现巢湖流域42个乡镇镇区污水处理的全收集、全覆盖、全处理;以扩容和保护为主的三期项目将在年底开工建设。

全面实行“河长制”。各县(市)区、开发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全市主要河流的“河长”,对河道水质情况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目前全市已实施“河长制”的河道达到76条,对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等饮用水源地进行保护,全面拆除水源保护地农宅,实施集中统一安置,确保饮用水源地清洁。通过实施“河长制”,提升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水环境保护意识,使河道环境明显改善,河道水质逐步好转。

开展清洁“百河千渠万塘”专项行动。坚持以城乡统筹为导向,制定细化方案,重点对堤岸垃圾、水面漂浮物、河道障碍物等进行清理,对堤岸生态绿化、水体污染、河渠环境等开展了全域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已清淤沟渠2398条6202公里,完成土方4898万立方米,清淤扩挖塘坝1.7万多口,累计投入清河行动资金3.9亿元,基本解决了河道、渠道、库塘等水面及周边环境的脏、乱、差等问题,全市河渠环境面貌、城乡水环境品质、居民水环境保护等得到了全面提升。

绿

围绕“绿”字 实施森林合肥建设工程

创新发展理念。按照 “一湖一岭、两扇两翼、一核四区、多廊多点”的生态发展空间格局,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两手抓”,构建森林生态网络、林业产业、森林文化“三大体系”,推进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长廊、绿色屏障“四项建设”,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森林上路、森林入村、森林覆岭“五森工程”,把树栽到人口聚集的城镇、城郊和村庄,栽到生态比较脆弱、自然条件适宜的地方,栽到湖泊、水库、塘坝周围和河渠两岸,以及人流物流频繁的道路沿线。 2010年10月以来,累计农村造林100多万亩;城区绿化4859万平方米;新建和提升完善高速公路绿色长廊260公里,新建县乡道路、河渠绿色长廊1500多公里。

创新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联动,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责任、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障各类造林绿化主体平等参与、公平竞争。

创新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行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招商兴林的举措,狠抓规划编制、布局调整、政策支持、市场建设、土地流转等环节,积极为林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

创新建设机制。实行以明晰产权为核心的机制创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实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规模化、规模林业私有化,使造林绿化成为企业发展壮大、农民创业就业的重要渠道,实现生态得改善、企业有效益、农民获实惠。目前,全市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乡镇25个、生态村44个。

围绕“净”字 实施城乡环境治理工程

扎实推进垃圾治理工程。构建市、县(市)区、乡镇、村居四级联动的组织网络,坚持一月一考评、一排名、一公布,严格兑现奖惩;市政府将农村保洁员队伍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市、县两级财政对全市1222个建制村每年补助近880万元,保洁员队伍已达1.8万人;建立 “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共投入2.86亿元建立了必要的垃圾处理设施和场所,完善了市县垃圾收运处理机制,垃圾治理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大力治理城乡违法建设。拆违工作自2007年步入长效管理后,现已逐步由城市向农村延伸、由县城向乡镇延伸。“大拆违”成果不断巩固,做到责任更明、力度更大、问责更严。对新的违法建设,实行“零容忍”,坚持“零补偿”,露头就治、发现就拆,优化了城市建设空间,有力地维护了城乡发展环境,仅今年“三线三边”环境治理以来,全市共拆除违法建设2938处。

着力治理广告标牌和建筑物立面。严格设计招标、方案设计、专家评审、监理招标、施工招标、主材采购等环节管理,规范操作,阳光操作,实施项目化管理,近两年来投入2亿多元,对一环路、合作化路、徽州大道等10条城市干道两侧建筑物立面和房顶进行了重点整治美化,统一设计制作店招标牌,粉刷出新脏破建筑立面和房顶,规整各类管线,改善了立面景观。今年以来,各县(市)区、开发区积极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全面清理墙体、桥体、交通护栏、灯杆、树木等非法广告设施2095处。

抓好矿山治理修复。出台《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和《合肥市“三线三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方案》。目前,已累计投入6亿元,完成35个矿山治理项目,治理面积约5800亩,有效遏制了矿山环境污染,保护了矿山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以“一尘两气三厂”(扬尘,机动车排气、工业废气,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污染防治为重点,以黄标车限行、控制渣土遗撒、秸秆禁烧、工业废气减排等“九大措施”为抓手,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主动战、持久战。关停安徽锦邦化工,化工企业全部退城进园;淘汰关闭全市所有烟花爆竹厂、乡村窑厂等落后产能企业,全面治理燃煤小锅炉等“五小”污染源;对出租车和部分公交车实施“油改气”,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省市联手加大“黄标车”限行淘汰力度,带头集中报废了一批机关公务用车和公交车黄标车。坚持堵疏并举,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全市秸秆禁烧乡镇由34个扩大到全市域,时间由午季一季30天延长到午秋两季60天。

围绕“乐”字 实施文明创建惠民工程

实施城乡文明一体化创建工程。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实现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同创共建。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创建,如组织“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组织城乡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推荐评选,产生了101位 “中国好人”,位居省会城市之首,成功举办两期全国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交流互动活动,在全国创新开展公益广告微点评活动,与光明日报社连续三年联办思想道德建设“合肥论坛”,狠抓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遍布城乡的2500多支志愿服务组织和43.1万余名注册志愿者,让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蔚然成风。合肥已连续4次被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肥西县城、包河区大圩镇等4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庐江县被评为全省文明县城,31个村镇被评全省文明村镇。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免费开放8个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87个文化站、1个美术馆、11个博物馆。连续举办了19届新春文化庙会,组织“走向文明”、“平安合肥”、“庐州放歌”、“炫动的音符”进基层文艺巡演活动,开展全民阅读、“幸福家园”社区广场、文化大讲堂、全民文化活动周、文化遗产日等主题文化活动。仅今年1至6月份,全市农村地区组织演出活动493场、开展体育活动2920场,全面开放1342个行政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基层服务点,村月均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开机时间30小时以上。

广泛创建农民文化乐园。采取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的方式,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标准,在全市先期试点建设20个农民文化乐园后,结合美好新村建设,逐步推开,根据农民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的需求,每个文化乐园修建了休闲健身小广场、篮球场、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设立了阅报栏、宣传栏等,每年组织开展百场文艺演出和送电影下乡村、进社区活动,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了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通过2013年年度核验的出版物印刷、专项印刷、数字印刷和外商投资印刷企业目录一、出版物印刷企业 245家

一、出版物印刷企业 245家

庐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庐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