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调查·田野里的“绿色风景”

安徽日报 2014-03-06 22:53 大字

本报记者 史力本报通讯员 周跃东

调结构特色花卉效益高

3月初,灰和黄依旧是田野里的主色调。但走进位于庐江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兰之洲农业生态园,温室大棚里红色、黄色、白色,姹紫嫣红的蝴蝶兰争相怒放,春光无限。

在这个由庐江农民史世斌与台商王金堂合作成立的生态园里,培育着台湾蝴蝶兰、高档兰草等30万株花草,主要销往合肥、南京、上海等城市。 “过去这片土地是稻田,水利条件不好,产量不高。 ”史世斌介绍,种水稻不但消耗大量水,而且施化肥打农药,精品花卉种植则是科技含量、单位投资和产出效益都很高的特色产业。

“这样一株蝴蝶兰,市场销售价格大约35元。”正在大棚里忙碌的工作人员高友琴告诉记者,一亩大棚可以种植大约10万株,亩产效益是传统水稻等农业效益的上百倍。

史世斌介绍,生态园投资90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70亩,主要建设温室大棚2万平方米,生产、经营兰花、蝴蝶兰等高档花卉和苗木,“下一步还将进行高端花卉科研,将这里打造成农业观光度假基地。 ”

传统农业生产种植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 “让有限的土地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与休闲、生态、美化等功能相结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示范区负责人说。

现代科技支撑生态农业

离兰之洲不远的春生科技公司,以另一种方式展示了农业的绿色发展理念。

一进园区,一个外型酷似鸟巢的大棚展现在眼前。原来这是一座立体无土栽培技术展示中心。走进去记者看到,一个个泡沫墙壁上,长满了观音菜、水晶菜等保健蔬菜。 “墙内部布满了管道,里面是营养液。一旦传感器检测到水分和养分不足,就是发出指令对植物根部喷肥。 ”种植管理员丁红介绍,这些肥料剩余的还会回流到管道内,循环利用。

“现代科技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生产基地通过连栋温室、智能大棚等新设施,采用柱状、塔状等不同形状的气雾栽培、非组培快繁等新技术,通过农业物联网等新手段,可以实行农作物水、肥、气、温、光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远程遥控。

水稻是春生公司的主要种植品种,但与一般农户不同,这里的1万多亩水稻全部使用“低碳型”栽培措施。“种植中全部使用有机农药,并且尽量减少使用次数。 ”种植管理员占玲玲介绍,这样可以减少甲烷排放量,保护耕地及水资源。此外通过对项目区内养殖场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新型高效有机肥的使用,有效提高耕地地力,减少化肥用量。

如今,这里已经形成以优质粮食生产为主导产业,保健果蔬、苗木花卉种植为特色,生态休闲观光为辅助的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其中优质稻麦生产基地12200多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00多亩、特种蔬菜苗木花卉智能化繁育基地800多亩。

社会化服务增产又环保

小麦刚刚返青,坐落在示范区里的喜洋洋植保合作社,就挤满了前来咨询技术的农民。“施肥量降低了,但效果却更好,增产更多。 ”一位农民告诉记者,去年就在这里买的配方肥,打药也是请合作社帮忙,确实比老经验管用。

“什么病虫害用什么药,该怎么使用,全部都有明确要求,而且对每一位操作员进行技术培训。 ”喜洋洋植保合作社负责人张昌江介绍,这样“统防统治”大大提高了田管措施到位率,不但增产,而且环保,农产品品质有保障。

去年,合作社掌握病虫害防治最佳时期,实行“五统一”服务,并进行跨区大面积滑翔小型飞机防治作业,完成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40639亩次。“与此同时,化学农药使用量与周边区域相比每亩下降15%,防治成本下降10%,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覆盖率达到100%,生物农药使用率达到20%以上。 ”张昌江告诉记者。

今年,更多的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将逐步建立,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农资供应、工厂化育秧、统防统治、机耕、机收、机种等稻麦种植全程社会化服务。庐江县农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到2015年将新建3至5座标准化育秧工厂,将机插秧服务面积增加到2万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带动面积10万亩,统防统治服务面积10万亩。

新闻推荐

近日庐江县多家单位在全县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用实

▲ 近日,庐江县10多家单位在全县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让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周跃东 章礼军 摄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