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万山镇试点提升计生家庭发展能力一户一策,让困难户“不掉队”
2011年6月,安徽省在庐江县万山镇万金山社区启动了“计生家庭发展能力促进项目”(“万山试点”),确定通过项目运作方式,“一户一策”解决困扰计生家庭发展的难题,挖掘其潜在发展能力。两年已过,项目进展如何?取得哪些效果?日前,记者深入万山镇,一探究竟。
“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新房,用上自来水。 ”当记者走进万金山社区塘头组82岁的喻礼闯老人的三间新瓦房时,老人的兴奋溢于言表。而当2011年11月29日,项目组人员走进老人家时,眼前的情景曾让大家心头一紧:家徒四壁,后墙裂开两指宽的缝,蚊帐上放着屋漏接水的脸盆。 “当务之急是给老人修缮房屋”,负责帮扶的县民政局负责人当即表态,给予3.5万元的建房费用,委托村里帮其建新房。
住上新房,用上自来水,老人的生活得以改善,但这仅仅是第一步。由于老人没有子女,提供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才是长远之计。喻礼闯告诉记者,现在他和老伴每人每年有1740元的特扶金,1700多元的五保补助,此外每月还有70元的养老金,逢年过节还有一些慰问,“花销一点都不愁。 ”
陪同采访的万山镇副镇长莫家萍介绍,提升计生家庭发展能力,就是瞄准家庭的未来成长性,充分开掘其显性或隐性资源,激发其提升幸福指数的潜在能力。 “像喻礼闯这样的特殊家庭,我们主要是从改善生活、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入手,让他们安享晚年。而对于其他困难计生家庭,我们分别从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生产发展、子女成才及地位提升等多方面入手,提升其家庭的发展能力。 ”
“对于困难计生家庭,政府能做的不仅是‘给顿饭\’,更要‘指条路\’。 ”万金山社居委书记徐济应如是理解“计生家庭发展能力促进项目”的要旨,而这样的设想正在该社区得以实现。下拐组的夏大姐今年39岁,2005年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一双儿女。项目组分析认为,该户最大的需求是大人就业和孩子就学。由于夏大姐患有腰疾,不能干重活,又要照顾孩子,负责帮扶的县妇联帮其联系了在家门口的粮库上班,干些轻体力活,每月工资1000多元,每年粮站还额外救助3000元。此外,村里还帮其申请了低保。现在她的大女儿上高一,担任班长,小儿子读小学,记者看到,家里的墙上贴满了两人的奖状。看到一双儿女一天天长大有出息,夏大姐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而作为项目牵头部门,庐江县计生委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困难家庭提高优生优育能力上。万金山社区岗头组贾金花新婚不久,丈夫不幸患上尿毒症,巨额透析和换肾费用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可喜的是,丈夫术后恢复很好,贾金花也于2011年8月怀孕。得知这一情况后,县计生委负责人多次深入她家,送去生活营养品和孕期保健书籍,并定期组织人员帮其孕检,指导优生优育。去年6月,贾金花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家庭有了新的希望。现在,她被聘在社区里工作,享受村干的工资待遇。
据庐江县计生委主任莫家华介绍,项目启动以来,当地共有2批15个计生困难家庭纳入项目帮扶。该项目不同于一般的扶贫济困,也不是计生部门唱独角戏,而是由民政、妇联、农业等多个部门参与实施,针对每个家庭的情况和需求,一户一策,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在万金山社居委,项目的实施让一些计生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这不仅是对计生工作的有力推动,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庐江县已决定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万山镇已经对全镇计生家庭进行摸底,下一步将在全镇范围内推广。
本报记者程茂枝陈昌清
通讯员徐业松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庐江县矾山镇居民魏某,自学开车后,找人办假证,对照哥哥魏某华的驾驶证复印件,伪造了一个驾驶证,其他信息都没有改变,只是将自己的照片贴在了哥哥驾驶证照片的位置。这样,魏某就变成了一个持证大...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