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迸发崛起动力
(上接A1版)
在全国提前一年取消农业税,率先完成农村综合改革。农民负担轻了,得实惠多了,安徽成为“第三波”农村改革的样板
对于时任庐江县庐城镇镇长刘克余来说,2005年7月31日,是一个很难忘怀的日子。
这一天,庐城镇一下子变大了!按照庐江县政府的规划,罗埠乡整体并入庐城镇。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两个乡镇的合并,而是新庐城镇领导体制的一种深刻变革。刘克余说:“乡镇合并后,领导职数减少近三分之二,内设机构由8个减少至3个。所有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压力比过去明显大了。”
这样的变化几乎同时发生在全省18个县,它悄然拉开了安徽农村“第三波”改革的大幕。
安徽农村改革历来在全国具有先导性和开创性。我国知名农村问题专家何开荫深有感触地说:要透析“三农”工作,再难找到比安徽更具说服力的“活标本”了。
继农业“大包干”之后,2000年,安徽在全国开农村税费改革之先河。经过四年试点探索,2004年在全省实施农村税费“一免一减三补”,即:全面取消农业税附加,降低农业税率2.2个百分点,实行粮食直补和良种、农机补贴。当年,财政少收26.73亿元,粮食增产50多亿公斤;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创8年来新高。 2005年,全省取消农业税,与全国相比,提前一年终结了有2000多年历史的“皇粮国税”。
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然而,可能引起农民负担反弹的因素依然存在,农村财政供养人员多,县乡财力匮乏,乡村债务沉重,旧的农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依旧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认为大功告成,改革就此止步,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可能很快被抵消。
于是,一场更复杂、更深刻、更艰巨的农村改革又开始了。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民意,抓住税费改革后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改善的有利时机,义无反顾地将改革的矛头指向了担负改革任务的基层政府。
2005年初,安徽省出台意见,决定在18个县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改革旨在调整乡镇布局,转变政府功能,实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全力打造“农民想要的政府”。
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思路是“一个转变、三个建立、一个改进”,即:“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新体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改革的重点是“减人、放钱、管事”。
在“减人”上,全面扩乡并村,所有乡镇精简内设机构。改革后,一般乡镇设“三办一中心”,即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为民服务中心;领导职数一般为7至9名。
在“放钱”上,全面实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逐步实现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
在“管事”上,整合乡镇各事业性站所,实行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逐步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多元化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改革最直观的成果,用基层干部的话说就是:“牌子减了,帽子少了,凳子难坐了。”
庐江县是此次18个试点县之一。2005年7月到10月短短三个月间,全县28个乡镇撤并成17个镇,乡镇领导职数从409人锐减到153人;单个乡镇原本20多个内设机构,被新设立的党政、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三个办公室取代;所有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刘克余在此轮调整中身兼双职,书记、镇长“一肩挑”。
省财政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与改革前相比,18个试点县,乡镇、村的数量减幅分别为27%和24%,乡镇机构和行政编制减幅分别为38.6%和16.2%,事业单位和编制减幅分别为51.9%和30%,领导职数减幅为48%;扩大了乡镇党政领导交叉任职,265个乡镇中,131个乡镇实行党政正职“一肩挑”。
改革的“减法”,带来的却是为民服务的“加法”乃至“乘法”效应。
肥西县河湾村村民张贤慧的儿子长年在外打工,需要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流入地催得急,张贤慧急急火火赶到村代理服务便民窗口。让她想不到的是,代理员当天下午就到3里之外的镇上,为她办好了一切手续。张贤慧说:“没想到这么快,真的没想到!”
金寨县梅山镇最远的村子离县城有35公里,过去村民办医疗救助要医院核实证明、乡镇审核证明,再到县里核实报销,一天下来连路费、吃饭和误工就是50多元,如果手续不齐还办不好,徒劳往返一次,还必须接着跑。现在简单了,一切都有代理服务,镇服务中心核实之后,直接就把钱打到个人存折上。
像肥西、金寨一样,目前全省九成多的农村实行了这种“镇村联动、集中办公、统一受理、分类办理、专人承办、限时办结”的为民服务代理制;农民办事“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悄悄变化的还有众多的基层干部。以前,领导班子成员多,职能重复,很容易造成内耗。改革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明晰,且如果不“谋事”或者村民们不满意,就可能在下一轮的岗位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大家既感到了压力,又可以放开胆子干事,没了扯皮和推诿,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大提高。
“阳光”更加普照“三农”了。农村综合改革后,金寨县的农民感到家乡变化很大,不仅一条条道路越修越好、越修越长,而且许多过去无力修复的水毁堤坝都一一筑固加牢,学校、医院的条件也越来越好……
试点取得成功,到2007年初,安徽省决定以18个试点县为“蓝本”,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同时统筹推进其他各项改革。截至当年8月,全省撤并乡镇584个,撤并行政村9474个,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任务。
当然,重塑乡镇只是迈出了重要一步,农村改革未有穷期。
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当年实行“大包干”,“一年越过了温饱线”;但此后,20年都没跨过富裕坎。
小岗人困惑,小岗的干部也尴尬!
从2008年开始,小岗村以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契机,开启了新一轮创业:建立农业合作社,成立互助资金,求解农村金融难题;集中规划农村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行农村社区化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发挥农民自主权……今天的小岗村,已经成为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的新农村。
小岗村孕育的希望,正在江淮大地广袤的田野上延展。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义务教育免费、土地流转、“新农合”、“村村通”、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村庄整治……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和新一轮农村改革释放出强大活力:全省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九连快”,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三农”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从淮北平原到江南山区,从皖西老区到皖东大地,10多万平方公里的新农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同一位医生接诊,同样的处方,同样的药品,一天前是19.10元,现在只有7.47元。”安徽基层医改彻底切断“以药养医”利益链,并作为“蓝本”推向全国
生产发展了,负担减轻了,农民富了。但这种富还是比较脆弱的,经不起风浪,尤其是生灾害病,就可能使一些刚刚富起来的家庭返贫致贫。因此,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亟待解决。
作为一项世界性难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处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交汇点,处于各种矛盾和利益调整的聚焦点,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同时也是事关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
2009年,全国开启新一轮医改的大幕,安徽又一次成为“先锋”……
2010年1月1日,在岳西县莲云乡卫生院,小患者金正波的母亲看到医生开出的处方笺,分外惊喜。原来,同一位医生接诊,同样的处方、同样的用药,一天前是19.10元,现在只有7.47元,下降61%。同一天,在庐江县金牛镇,因心脏病住进镇中心卫生院的村民左申兰,同样的药,头一天花去126元,当天只需33元。
变化得益于当天在全省32个县(市、区)537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点实施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改革。
长期以来,在“以药养医”机制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药品加成。一份调查材料显示,改革前,乡镇卫生院药品加成比例普遍在60%以上、村卫生室在80%以上,相当一部分医院的加成比例在9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67%以上。
受利益驱使,医务人员倾向于多开药、开高价药,从而实现加成收入的最大化,使患者花了很多不该花的冤枉钱,增加了不应有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以药养医”像一只巨大“推手”,使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医疗机构形成了利益链,生产、经销和使用高价药,使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更加突出。
为彻底切断“以药养医”的利益链,安徽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在32个试点县(市、区)对国家公布的307种基本药物和172种省补充药品,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
切断了利益链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缺口如何填补、填补多少?这个难题无论如何是绕不开的。
追根溯源,原因之一在于公共财政长期投入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位偏失。因此,改革就不能局限于药品价格的降低和购销方式的简单改变,而应立足于从体制机制上深化配套,进行深层次改革、全方位再造。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以回归“公益”为目的、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突破口的医改“路线图”,初露端倪。
据安徽省医改办负责人介绍,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共涉及五项内容:一是改革管理体制,将政府主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职责定位于“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二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三是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四是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改变“以药养医”,实行零差率销售;五是推进经费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补偿机制。
实施这些改革之后,乡镇卫生院呈现“五降一升”:次均门诊费下降13.6%,次均门诊药品费下降22%,次均住院费下降13.7%,次均住院药品费下降20%;住院人数下降30%,门诊人次上升21.3%。
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得到大幅提升。对此,当涂县黄池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宗朝阳感触非常深:“以前,我们医院尿常规只能手工做,现在有了分析仪。以前全院只有一台电脑,现在医务人员人手一台。”
甚至最基层的村卫生室,也开始“鸟枪换炮”。几年前,芜湖县陶辛镇陶辛村卫生室,类似简易私人诊所;现在是6间诊室分开,配备了电脑、冰箱、空调、氧气、急救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
(下转A4版)
新闻推荐
星报讯(盛文 蔡健 记者 周德胤) 昨晚,双色球第2010074期开奖,安徽省再夺一注633万元头奖。出奖站点是位于巢湖市庐江县白山镇的34140078号福彩站点。大奖得主用6元钱自选3注单式号码,其中一注中...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