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已有26县区试点,农民朋友咨询不断——专家细解新农保政策疑惑
本报讯 随着安徽省第二批试点县区新农保工作的陆续推进,近期农民朋友不断来电咨询相关政策。记者就此采访了省人社厅农保处相关负责人。
春节前基础养老金发到位
目前安徽省共有26个县市区经国务院批准开展新农保试点。据统计,截至去年11月底,首批12个新农保试点县市参保率达81.69%,88.96万人领取养老金。去年10月1日,安徽省14个县区列入第二批试点,其中肥西、南宁等8个县区已步入参保缴费阶段。
据省人社厅农保处副处长汪峰介绍,新农保政策实行家庭联动机制,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的前提条件为:其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子女必须参保缴费。其中,“子女”的范围包括:儿子、儿媳、未出嫁的女儿,以及招亲户的女儿和入赘女婿。子女中户口在农村但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在提供参保证明(如缴费单等材料)后可不参加新农保。如果符合条件的子女不参保,则意味着放弃其父母直接领取养老金权利。
汪峰说,试点县区新农保制度启动时,已经年满60周岁且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从次月开始,按月领取每月55元的国家基础养老金。省人社厅要求第二批试点县区在春节前将基础养老金发放到位。
不参保“无缘”养老金
“16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如果不参保,年满60周岁后将不能享受新农保养老金领取政策。 ”汪峰表示,新农保制度实施时,距离60周岁不足15年的,有几年缴几年,交到60周岁便可领取养老金。同时安徽省鼓励这一部分的参保对象往前顺延补缴参保费用。对缴费超过15年的参保对象,缴费每超过一年,基础养老金加发1%,最高不超过10%。缴费时间越长,缴费标准越高,个人账户的积累额就越大,年满60周岁时领取的养老金也就更多。
针对新农保政策中参保对象应按年参保、按年缴费的规定,汪峰解释称,2010年,如果某村民因为对政策不了解当年没有参保,第二年也没有,而到了2012年该村民又想参加,这也可以,但要补缴前两年的养老保险费。
保费可缓缴可继承
安徽省新农保制度设计有一定的弹性。据悉,在中央和安徽省划定的100——500元的五个缴费档次外,安徽省26个试点县区中有21个都增设了缴费档次,以照顾不同经济层次的农村居民。参保农民可自主选择缴费标准,并且每年选择的缴费标准可以不一样。
“新农保制度的灵活性还体现在‘丰年多缴、歉年少缴,困难之年可缓缴\’上。 ”汪峰介绍,遇到歉收等造成不能按时缴费的参保对象,可以向新农保经办机构申请缓缴,但再次缴费时要补齐。他同时提醒广大参保农民,在缴费年限未满情况下,如果参保对象执意终止缴费,则相当于终止养老保险关系,新农保经办机构将会把个人缴费部分退还本人,其年满60周岁后不能再领取养老金。
此外,参保人个人账户资金可以继承。如果参保人在缴费期间死亡或在养老金领取期间死亡,其个人账户中除政府补贴部分外的资金,都将由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一次性领取。
农民工可“双重参保”
据悉,按照政策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原则上只能参加一种,不应重复参保,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目前城乡养老保险衔接制度尚未出台,且两种保险信息尚不能共享的现状下,安徽省在新农保试点期间允许外出务工人员同时参加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双重参保”后将来咋办?汪峰告诉记者,“参保人年满60周岁后,如果两种保险都达到领取条件,则两种保险的养老金享受其中一种,另一种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总额将一次性退还本人;如果在参保人缴费期间国家出台城乡保险衔接制度,也可将所缴参保费转移、合并至其中一种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 ”
60岁后养老金咋领?
新农保的制度设计是 “统筹+个人账户”。统筹指国家基础养老金,目前为55元/月;个人账户的资金则包括:个人缴费部分、各级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原则上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其中省级补贴20元,试点县区在不低于10元的基础上可酌情提高),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以及个人账户中存储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
参保对象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开始领取养老金。月均领取标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139。新农保养老金一旦享受,支付终身。
(本报记者 钱程 实习生 黄腊梅)
新农保试点县市区
第一批:霍山县、金寨县、当涂县、铜陵县、肥东县、凤台县、和县、固镇县、繁昌县、广德县、蒙城县和界首市;第二批:肥西县、埇桥区、濉溪县、颍东区、利辛县、凤阳县、芜湖县、南陵县、怀宁县、潜山县、休宁县、庐江县、贵池区和绩溪县。
新闻推荐
2006年5月26日6时,在庐江县庐城安德利贸易中心对面捡拾一名女弃婴,2006年5月25日出生,携带竹篮一个。2011年2月3日,在庐江县冶文寺门口停车场捡拾一名女 弃 婴 ,2010年元月18日出生,随身有一写有出...
庐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庐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