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一变天地宽 合肥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合肥日报 2022-01-20 05:40 大字

2021年12月10日,肥东县长临河镇四顶社区举行2021年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分红大会,村民们展示领取到的分红款。记者 郭如琦 摄

近年来,肥西县铭传乡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瓜果、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记者 宋炎骏 摄

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合肥市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政策扶持,积极探索路径,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蛋糕”,强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宽。2021年,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531个,占比45.3%,较2020年的318个大幅提升。

因地制宜强了集体富了村民

从贫困村到如今的经济强村,肥西县花岗镇杨湾村近年来书写了励志故事。

寒冬时节,走进杨湾村综合性循环产业园,蔬菜大棚内,黄心乌、上海青翠绿一片,长势喜人;饲养大棚里,2万多只土鸡闲庭信步,茁壮成长;人工池塘间,数百只大白鹅拨弄红掌,曲项而歌……农副产品集于一园,四季变动,带来滚滚财富。

“杨湾村是潜南干渠的‘水尾子’,水资源匮乏,基础条件差,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2万元,可谓一穷二白。”杨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鹿爱民说,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循环产业园、承接公益性项目等,村集体经济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

拿产业园来说,该村整合多方资金,先后投入420万元建成了一、二、三期项目。“一开始,承包公司经营不善,产业园几近撂荒。我们迅速转变思路,成立了宏杨合作社,由村里主导经营,吸收老党员、脱贫户、乡贤能人等参与管理。后期,我们成立了杨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群策群力,科学经营,产销两旺。”鹿爱民说,2020年,该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58万元,其中产业园140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01.5万元,其中产业园195万元。

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乡村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走进长丰县杨庙镇大路村,村民们笑意相迎。该村坐落在江淮分水岭上,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农作物主要为小麦和水稻。多年来,村集体收入一直不高。2020年,该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到10万元。

思路一变天地宽。2021年,该村和安徽省农垦集团合作,采用“党建引领、村企联合、三方经营、网格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方式,联手打造“国有企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职业农民”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对村民入股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3000多亩高标准农田,由三方共同经营,即省农垦集团负责资金、技术和订单销售;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组织和协调;职业农民负责田间管理和生产,三个主体发挥各自优势,结成利益共同体,达到1+1+1>3的合作效果。”大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永含说,省农垦集团从播种、施肥、管理、收割都有着一套严格的要求,亩均效益大幅跃升。

在与省农垦集团利润分成后,2021年大路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16万元。通过这一模式,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农民获得租金+工资+利润分成等三方面收入,获得感、幸福感倍增。

精准施策“造血”功能持续增强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是村里“一家之事”。

近年来,合肥市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高位推进。各级各部门统筹推动、协调配合、精准施策,持续巩固已有成果、狠抓薄弱环节,发展集体经济。围绕“人才、土地、资金、载体、管理”等,合肥市打出“组合拳”,出台系列政策,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在人才方面,合肥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激励担当作为的意见(试行)》,从拓宽视野发展空间、保障合理报酬待遇等方面提出9条意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2021年,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头雁”素质大幅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为43.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为83.2%;回引有经商创业办企业经历的人才、优秀企业管理人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三类优秀人才394人,其中任书记的68人;回引返乡大学毕业生1107人,其中任书记的31人。

在土地方面,根据《合肥市村级留用地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合肥市按照每个村不低于3亩最高不超过15亩的标准,安排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指标,专项用于就地或异地发展物业经济,或入股参与各类产业项目经营。

在资金方面,根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市财政每年拨付30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2000万元,每年重点扶持100个示范村,每村补助50万元,专项支持发展集体经济。

在管理上,合肥市出台《关于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分账核算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管理有序分账运行、坚持村财乡管委托代理、坚持合理分配运营有序,严格财务管理。

“合肥市把握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加强制度供给,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基础一个基础夯实。仅近两年就累计出台重要政策引导性文件17个,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全市各县(市)区依据各镇村自然禀赋、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基础,采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目前,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成了产业带动型、资产盘活型、服务创收型、联合经营型、人才带动型、承接公益性项目型、物业经营服务型等多种类型。

上下同向发力,全市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2020年,全市空壳村、薄弱村全部消除,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318个,占比27%;2021年,全市50万元以上的村达531个,占比45.3%,较2020年大幅提升。

党建引领村企联建开创新局

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处于全省先进行列,但与江浙地区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突破的路径在哪?合肥已经明确了方向。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合肥市在学习考察江浙先发地区村企合作共赢发展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启动了“党建引领百企兴百村”五年行动。合肥市将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工业化优势,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实现乡村资源要素内在价值,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一行动具体来说,就是在党建引领下,动员100个经济实力较好的市属国有企业或非公企业中的规上企业,与100个有一定资源基础的村(社区)联建发展,将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乡村,将乡村资产、资源、生态、文化等要素融入企业,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发展局面:

——综合开发,实现乡村资源要素价值。鼓励和引导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在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前提下,契合农村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参与特色田园乡村、示范村、宜居村、民宿村和田园综合体等美丽乡村建设。支持企业联村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养殖、特色手工业、休闲观光、农创文旅、生产生活等多种业态。

——三产融合,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大力促进村企产业对接合作,做优做绿种植养殖业,做实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做精做活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三次产业技术融合、功能融合、价值融合。支持企业投资建设规范化乡村工厂、生产车间,发展特色食品、制造、手工业等乡土产业。

——跨村联建,共享发展“园区经济”。支持本地资产资源相对缺乏的乡村突破地理限制,利用政府扶持资金、村集体经济组织自筹发展资金和存量建设用地指标等资源,抱团联合在县级以上开发区(园区)联建或联购标准厂房、仓储设施等物业资产,发展“飞地产业”和“飞地物业”。

……

以该行动为主抓手,合肥市力争到2022年年底村企联建取得实质进展,全市半数村年集体经营性经济收入达50万元以上;到2025年年底,村企联建发展不断深化,发展壮大一批立足乡村的现代企业,培育建成一批初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典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为较成熟的市场主体,全市所有行政村年集体经营性经济收入达50万元以上。

“全市正逐步建立村企联建机制。”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市已开展一定规模的村企联建项目113个,签订村企结对共建协议54个,同时摸排63个乡镇的186个村有联建意向并整理汇编成册。“合肥市将持续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党建引领百企兴百村’行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本报记者 华新红·

新闻推荐

用心去做,才有漂亮的收获

□合肥冯长福预报中的雪,没下下来。看天气比较暖和,去拜访安徽日报资深记者汪言海老师。汪老师家住合肥匡河南岸一小区,四室...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