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按下农业生产自救“快进键” 全市已补改种41.71万亩

江淮晨报 2020-08-24 05:01 大字

农民正在补种。

本报讯 灾情发生后,合肥市按下农业生产自救“快进键”,动员和组织各地农业农村系统及种养大户抢收、抢排、抢管、抢调、抢种。合肥市财政已先行预拨5000万元,对退水后的补种改种所需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给予补贴,力争水退一块,补种一块。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8月21日,全市已补改种41.71万亩。

包河大圩

全力改补种,蔬菜十天后上市

8月22日上午9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包河区大圩镇的合肥好农场时,两位农民正在大棚内补种茄子苗。

“这茬茄子苗补种后,预计45天后成熟。”望着眼前这些不打农药、施农家肥的茄子嫩芽,农场生产部长辛传令似乎看到了希望。

在隔壁大棚,莴笋苗和木耳菜已经补种到地,豇豆长到了半人高。辛传令告诉记者,这些有机蔬菜不使用农药、化学合成的化肥、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和转基因种子。

7月19日凌晨2时许,持续暴雨导致合肥好农场的100亩农田被淹,田地泡在水中持续了2天,种植的黄瓜、西红柿、豆角、辣椒等30个品种的蔬菜全部绝收。

合肥好农场董事长程存旺告诉记者,农场共计500亩地,实际耕种100亩,被淹的蔬菜基本到了可上市销售的阶段,目前损失超过100万元。

大雨过后,农场立即请来大的挖机将农场周边围堰重新修筑抬高将近1米高,抽水机日夜不停地抽沟渠里的积水。待土壤干了之后,农场开始重新翻耕、育苗、补种。

“现在看到的这些蔬菜苗都是我们重新育种、补种的,截至目前我们补种了4亩地。”程存旺告诉记者,补种的蔬菜最快10天就可以上市,慢的2个月可以上市,“虽然我们的损失很大,但是我对农业产业依然充满信心。”

庐江白湖

防治病虫害,无人机派上大用场

随着洪水内涝正慢慢退去,为了将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全市各地稻田正迅速掀起一场灾后生产的热潮。

庐江县白湖镇杨柳圩位于巢湖支流兆河东岸,汛期的强降雨导致圩内6万多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涝。

种粮大户陶显龙在杨柳圩种植单季稻近300亩,内涝导致稻田秧苗整体抗逆性下降。白湖镇农技站第一时间将病虫害防治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为了杜绝退水秧苗在短期内发生重大病虫害,农技部门还主动帮助种粮大户联系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无人机植保,进一步提升病虫害防治效率。

白湖镇农技站站长郑先报告诉记者:“这种无人机每小时能防治40亩左右,是人工防治的五倍以上,特别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种田大户普遍使用这种飞防模式进行病虫害防治。”

肥西严店

飞防小分队上阵

在肥西县严店乡苏小社区,种粮大户金启朝带领村民们在水稻田里忙活开了。大家抢抓时间除草,不耽误水稻生长。

金启朝流转了2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水稻,“受洪水影响,我的稻田淹了一部分,现在尽最大可能抢救水稻,挽回损失。”

肥西县农作物受灾面积约30.37万亩,全县组织37个飞防小分队,每天作业量3万亩左右,洪水退去一片,防治一片,把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周洪/文 高勇/摄

新闻推荐

保卫“三河”!

“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7月19日,凌晨4点,邮储银行安徽省...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