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尺度+温度 化解难度 世纪工程背后的拆迁故事

江淮晨报 2019-12-23 07:14 大字

记者到临时安置房前观察居民的自给种植情况。

记者走访回迁居民租房环境。

体验时间:

12月16日

体验记者: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皞乾

体验地点:

肥西县严店乡莲花村

肥西县严店乡莲花村,因为地势平整离河道近,因此被规划为引江济淮的绿色填土区,这也意味着居民需要离开自己的小家,为了世纪工程尽快搬迁。一边是引江济淮工程的需要,一边是对家的眷恋与深情。近一年半的时间里,11个生产队共788户村民的7.1万平方米住宅,以及近400亩耕地全部拆迁完毕。借着挂职一日村支书的身份,我跟随莲花村党支部书记俞能斌的步伐,走进莲花村的居民家中,找寻拆迁任务背后的动人故事。

A

【难度】天降大任两千余名村民要为世纪工程搬家

“难啊,确实难!”提起村里的拆迁工作,俞能斌望着曾经满是二层小楼的莲花村沙滩自然郢不住地感叹。作为“我当一天村支书”的第一站,刚落脚莲花村,俞能斌就带着我来到了这片已经拆为平地的莲花老宅基地。

原来,三面环水的严店乡莲花村,曾经既是一片风水宝地又因交通不便而穷困落后。2008年起为了巢湖治理,也为了搭建一条莲花村通往外界的发展之路,莲花村村民大大小小共历经了4次拆迁工程。全村近2700位村民,每一个人都曾为环巢湖大道修建、保护派河堤坝、引江济淮工程安土重迁。“拆迁既是引江济淮大项目的需要,也是为了保护生态巢湖,更是为了改变村里的落后现状。地方政府经过了多轮研究,才最终选择的这条最利于群众的方案。”

“2016年以后的拆迁村民,目前还生活在临时租住房内,等待着他们即将建成的回迁安置房。”俞能斌指着沙滩郢对我说,“这里大约有80多亩地,去年之前许多的村民都住在这里,很多人盖着2层小楼特别敞亮。”提到这里,2003年就在莲花村任文书职务的他,语气里既怀念又骄傲。

“这里因为地势平整离河道近,因此被挑选为引江济淮的绿色填土区。除了修建河道的多余沙土要运送到这里,后期还将播种花草苗,建成一个绿色环保区。”

俞能斌告诉我,群众最想要的就是安安稳稳的生活。一开始让他们接受为了引江济淮,改善水质要拆迁自家小楼还有些困难。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建成,也为了以后的村民能有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村干部们只能不分白天黑夜地挨家走访,向他们解释引江济淮是造福后代的伟大工程,所有的困难政府都会帮着解决,在拆迁问题上一定会考虑每家每户的不同情况,保证一视同仁、公正公开。

“住在这里的很多村民,生活各方面条件都很便利。别说一般的村民一时难以接受,就是我自己的家属一开始也并不情愿。”

俞能斌与我聊起了自家的拆迁小插曲。身为村支书的他一回家说起拆迁,刚刚住上小楼房的爱人,也颇舍不得自家的好房子。“这是国家的大政策、大工程,是改善水质造福孩子们的好事。我是党员又是村干部,咱家必须带头拆,才能给大家做个好榜样。”俞能斌说,那段时间他总是这样劝自己的爱人。尽管爱人气得好几天没和他说话,但最终还是被他的带头精神所打动,他们家也成为了第一批签署拆迁同意书的拆迁户之一。

在莲花村相邻的刘河社区的街道边的二层小楼里,租住在这的拆迁户刘业好,曾在1991年任莲花村村支书,也是村子里的老党员干部之一。他告诉我,刚开始接到拆迁通知的他也犹豫过,但身为老村支书他知道,接下来包括俞能斌在内的莲花村两委,即将要打一场硬仗。“我自己做过村干部,知道这项工作不好做。既然引江济淮是为了百姓好、是为了环保,那我作为老党员必须要带头搬,减轻组织的负担。”

B

【尺度】一把尺子量到底 才能家家户户都服气

作为引江济淮工程涉及拆迁的四个村里,第一个完成搬迁任务的村落领头人,俞能斌说让村民们跟随自己齐心协力的关键是“自己打心眼里要肯定这是个造福大家的工程”,而且在协商拆迁事宜时一定要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工作方针。只有村干部从根本上了解引江济淮工程的原因和目的,以及拆迁工作在工程里的重要性,才能把这项全省最重要的水利工程当作自己的事情做,也才能把其中的迫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给乡亲们。“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老街坊,大家相信我们村干部,才会相信拆迁只是一时的困难和长远的好处。”

俞能斌说,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难处,让大家为了水利工程搬离住得好好的房子,谁心里都会有一些不情愿。“基层干部就是要能了解到每家的特殊点,能体谅老百姓的难处。在始终握着公正的准绳下,尽力帮助大家解决困难,才能真正地把‘为老百姓做事’落到实地。”

“对于饭店被拆除的,我们可以帮助你在别的地方选址,重新开一家;对于贫困户我们按事实帮助他们申请补助,寻找就业机会。生活上的实际的困难,村里都会尽力帮助大家解决,但租房补贴、补偿面积这些必须按照规定来办,一步也不能退让。”俞能斌说,严格遵守拆迁条例,一把尺子量到底,才能快、稳、准地完成拆迁工作。

C

【温度】工作里融入真情用实效为拆迁户解忧

位于刘河社区的一户街边住宅里,租住着莲花乡此次拆迁的村民王克农。2013年因疾病做了胃切除手术的他,患病后不再具有劳动能力,在2014年成为了村里的贫困户。“当时孩子还小,我又在床上养病,医药费报销、贫困申请这些手续都是村书记帮我们跑的。”王克农红着眼眶对我说,不仅在这些补助申请上村里给他开了一路绿灯,就在成为贫困户后村干部也每个月都会前往家中探望一次,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后来我身体逐渐养好了,孩子长大了参加了工作,我们家在村里的关心和帮助下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一开始说拆迁大家谁都不情愿,但书记家家户户的跑,挨家挨户地劝。有时候吃饭时间,他端着自家的饭就跑来了,告诉我们这是对孩子们好、对将来好的事,请我们一定要支持。”也正是出于对村干部的信任和感激,王克农带着妻子和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孙子,率先搬离了原来的沙滩郢,给大家做了个榜样。现在的他精神头十足,儿子儿媳在滨湖上班,他就和老伴在家照顾孙子。望着租住的院子里长势喜人的桂花树,王克农笑着说:“我相信书记,也相信村里,不久就会让我们住上新房子,住进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

告别王克农后,俞能斌告诉我,村里除了像王克农这样在经济上有困难的拆迁户外,还有一些年纪较大、腿脚不方便、找不到合适租住房的村民。为了解决这些人的临时安置问题,村里在刘河西北边的一块平地上,搭建了8间临时安置房供他们住。“质量好、水电通是我们当时修建时必须要保证的要求。”

就在这蓝顶白墙的8间相邻的临时安置房前,一片绿油油的菜地长势喜人。“雪里蕻、大白菜这些都是住在这里的拆迁户自己种的。”我搀扶着85岁的王兴凤老人坐下,听她不住地念叨:“这个房子很好……”原来,王奶奶前几年曾摔断过右腿,此后行动不便的她,吃水只能靠孩子们帮她把水挑进水缸里。

“有时候他们工作忙一时回不来,水吃完了就只能等着,或者找邻居帮帮忙。”现在在家里就能用上自来水的她,一间半屋子的临时安置房,已经是老人家这辈子住过的最好的房子了。

D

【进度】第一批回迁安置房 明年春天封顶

一天的村支书体验将近尾声,俞能斌和几位村干事兴奋地拉着我来到了村办事处南边的一处施工地。这里正建设着十九栋居民楼,最靠近路边的两栋已经可以看出整体的轮廓。

俞能斌介绍,这里就是为引江济淮工程而拆迁的居民们的回迁安置房。“全部都是高层,最矮的也有11层,1号楼和2号楼计划明年春天封顶。早点让大家住回自己的房子,比任何承诺都来得实际。”

在施工区的东北角,我看见了一片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建筑。“这里是2012年为巢湖治理、修建环巢湖大道时进行拆迁的村民的回迁房。”据周霞介绍,2015年这批房子交付给拆迁户时,大家都很满意,还有不少村民羡慕这些人家住上了新房子。“正是因为在以前的拆迁中,村里给大家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所以这次拆迁大家才会紧紧跟随我们的步伐,高度支持我们的工作。”

■记者手记:

一天体验后,我得到了真传……

“俞书记,昨天通知说这周要上交的证明材料,是不是周五必须要交?”“是的,你们按照通知准备材料,准时上交就行了。”在一天的村支书体验中,这样的对话我听到了很多遍。通知上明确表述的内容,村民们总爱到村办事处再确认一下,直到亲耳听到俞能斌的答复,才能放心回家去。

“村里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时候百姓是讲人情的,有温度的关心建议比强制的命令有效得多。”虽然我只是一天的村支书,但俞能斌却把16年的村委工作经验教给了我,那便是人情和政策要两手抓。“不仅把他们当村民,更要把他们当家人。大家信任你,依赖你了,很多工作开展就顺利得多。”

沿着派河大桥向西走,引江济淮J001-3派河口船闸就在我的眼前。沿着河边小路继续南下,引江济淮的开工典礼所在地、八大枢纽之一的派河口泵站枢纽,伫立在一条土路旁。而就是这条南北走向的莲花村中心沟路,则是俞能斌每天都要走上一个来回的地方。

“每天上班都要从这里过一下,这里能把水位打高8米,和派河口船闸一起,被村里人称为莲花村两大景点。”从俞能斌充满骄傲的口吻中,我听出了一个老党员对世纪工程的虔诚追随,也听出了莲花村上下对引江济淮的认同与期待。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皞乾/文 卓旻/摄

新闻推荐

肥西法院宣判一起 恶势力犯罪集团案

本报讯昨日上午,肥西县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廖国章等21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进行宣判。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廖国章等人...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