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将现蚕桑风情旅游目的地 “一体两翼双核七区”打造聚星片区,未来将建街区式商业组团

江淮晨报 2019-06-11 09:13 大字

整体鸟瞰图。

晨报讯 今年初,肥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铭传乡启动了《肥西县聚星片区发展规划及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的编制工作。6月10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获悉,近日,该规划获得肥西县规委会通过。未来,聚星片区将致力打造合肥市乡村休闲旅游第一目的地。

在空间布局上,规划为“一体两翼双核七区”。其中,“双核”分别是铭传故里、聚星两个发展核心;“七区”分别是花木休闲旅游区、铭传文化旅游区、乡村风情体验区、水源生态恢复区、聚星核心区、山水休闲旅游区、田园蚕意养生区。

未来,聚星片区将围绕“淮军圩堡探源地、蚕桑文化寻踪区、皖中民宿特色街、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定位,以“生态田园”为基底,“淮军文化和桑蚕文化”风情为依托,打造集诗画山水观光、生态田园休闲、种桑养蚕体验、淮军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长江中下游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和合肥市乡村休闲旅游第一目的地。

■重点区域

1 文旅核心区建设一组街区式商业组团打造蚕桑风情街区

规划用地面积212668平方米,地块内除了部分村民住宅和水塘外,基本为农林用地。规划将独座山脚下近240亩区域改造成集文化、休闲、娱乐、住宿为一体的文旅核心区和满足500人居住的安置区。

在场地中心结合广场和会议中心打造淮军文化展示交流基地;地块西北角结合会议中心预建设高档酒店;西南角围绕水面建设一组街区式商业组团,打造蚕桑风情街区;在地块东北角,结合丰富的绿化景观建设可容纳500人的安置区;地块东北角结合南面的万亩桑园,打造桑蚕养殖培育展示基地。

2 聚星粮站改造粮仓与咖啡馆组成文创部落

建于1953年,地处潜南干渠与跑马寺之间,际山枕水,自然环境优越。规划迁移内部居民,将这一片区域整体开发,在西侧保留和改造现存的两栋相对完整的粮仓,成为创意园区的两栋主体建筑,结合穿插几栋古典建筑风格的咖啡馆、书吧等,组成整个文创部落。

在东侧靠近山脚处打造高端民宿区“蚕意民宿”,背山面水的地理位置也为民宿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打开地块南部的临水区域,绿化景观、休闲广场和亲水平台相结合,给周边的居民和游客提供一个怡然的休憩场所。

3 肥西书院改建原有小学打造书院主题广场

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刘铭传与张树声、周胜波、唐定奎、丁昌寿合力在跑马寺建造,用于子女教学。当时还请了当朝重臣左宗棠题书“肥西书院”牌匾,请同乡名臣李鸿章题书“聚星堂”匾额。1927年,在肥西书院基础上建私立聚星小学,1939年又改建为肥西中学,现又恢复聚星小学至今。

此次规划提出,将继续保留聚星小学的使用功能,结合书院特色对原有小学进行改建。拆除官山路沿线围墙,打开景观界面,结合现状空地布置书院主题景观小品,打造书院主题广场。

4 张老圩打造淮军文化主题展示区

张老圩占地约为140000平方米,是肥西众多淮军将领故居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处。为清代淮军将领张树声故居,现为市级文保点。

预留一部分用地作为旅游开发备用地,将整体打造成一个富有历史人文特色的淮军文化主题展示区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

5 张新圩作为遗址纪念园整治建筑景观环境

占地百余亩,横竖成方,整齐划一。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为张树屏旧居,系张氏家族的后建圩堡,现为市级文保点。

规划以修缮为主,复原主题建筑,修复破败建筑,环通地块周边防御水系,重现圩堡风貌,规划将其作为遗址纪念园进行建筑景观环境整治,以淮军主题文化展示和游览参观为主。

6 新河医院旧址打造为蚕桑展示加工区

于1960年新建,1963年对外挂牌的张新圩医院,1966年改名为新河医院。规划将这一区块核心打造为蚕桑展示加工区,完善蚕桑全产业链发展,做强做大蚕桑品牌。

7 聚星老街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建设

兴起于清末光绪年间,附近兴起集市,因名聚星街,喻以“群星汇聚”之意,沿用至今。规划提出,下一步重点完善幼儿园、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和老街精品街打造。

晨报记者 方佳伟

新闻推荐

高考首日 李煜巡视考务工作

6月7日,高考第一天,肥西县6167名学子步入考场。县长李煜率队前往各高考考点现场巡考,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成忠等陪同。...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