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味道”传递乡土情

安徽日报 2017-02-08 00:00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惠昆本报记者 许蓓蓓

严冬时节,在肥西县高店乡,有一种村民们熟悉的“老味道”正在户户飘香,这就是咸鹅。近日,记者来到高店乡,看到这里的村庄农院外,家家户户阳台上挂着的、向阳晒着的都是咸鹅,充满了生活气息。在高店乡邮局,快递运送车上的一份份咸货包裹,寄托着家乡的情怀和美好的新年祝愿运往他乡。

“我们这儿自古以来就有吃鹅的习俗,史料记载有千年历史,我们吃饭宴请,有‘无鹅不成席\’一说,馈赠礼品也有送鹅的传统习惯。 ”当地退休多年的高级畜牧兽医师汪栋梁不仅从事了一辈子畜牧禽类疫病防治工作,还对当地民俗民风颇有研究。汪栋梁介绍说,这有两个原因,一是鹅是食青草禽类,当地属于江淮分水岭,水域、青草丰富,适合鹅生长;二是青草是野生的,无农药、无污染,加上鹅本身比其他禽类生病几率少,当地老百姓把它当作“健康”的象征,送鹅就是送健康、送吉祥。

来到位于官高公路旁的高店龙祥养殖农场,记者看到这里有数百只咸鹅正晾晒在暖暖的阳光下。农场主柏龙祥告诉记者,门前这些咸鹅已经卖了好几批了,现在晾晒的是今年最后一批了。柏龙祥说,每到新年,村民们都忘不掉给外地的亲友们寄上一只咸鹅,在外打拼的人们,每每说到家乡这个“老味道”,无不垂涎欲滴。小小一只咸鹅,在人们的心里,维系着浓浓的亲情、友情。

高店人还将鹅头、鹅掌做成鹅头宴、老鹅拼盆、手撕“凤爪”等,无论是大酒店还是小餐馆,都打出吃法多种多样的鹅的美食招牌。每逢天气晴好的周末,前来游玩、品尝美食的吃客们络绎不绝,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多样化、系列化的鹅产品,也越来越带动了高店乡养鹅业的发展,富裕起来的规模化养鹅户数十家,其他舍不得丢掉老传统、“老味道”的自产自销养鹅户不计其数。

“鹅肉,鹅头、鹅掌、还有鹅毛等等,都是我的‘宝贝\’,加起来一只鹅可以卖到300多元呢!去年我养了5000只,营业额就是150万元,下一步我准备扩大规模,养1万只鹅,再招10多个村民来帮忙,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柏龙祥满脸笑容,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八年级女生厕所内受逼迫向同学下跪校方报案 双方家人达成谅解

校方报案 双方家人达成谅解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