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理念 皖江新实践·共享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安徽日报记者 田婷
推进产城融合,开发新的工作岗位,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我是数控车床操作工,原先在常州打工,年初回合肥找了份工作。合肥这几年发展很快,与省外经济发达城市的差距在缩小。就拿我的收入来说,不管在常州还是在合肥,月薪都在4000元左右。”日前,来自肥西县的张志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口的聚集:众多劳动者协同劳动,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共享发展成果。“近年来,皖江城市带积极开发适合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工作岗位,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积极引导人口省内流动,促进皖江地区产业、人口集聚。”省发改委皖江处处长张小忠说。
在滁州,当地依托市县工业园、乡镇工业集中区、各类创业园,引导农民工进入企业就业。“我们将规范可靠、用工数量大的企业作为重点,优先推荐、优先满足用工需求,举办专场用工招聘会。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工从事食品加工、宾馆餐饮、批发零售、家政服务等商业和服务行业,支持农民工开办‘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项目。”滁州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芜湖市加快推进产城融合,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聚集,合理布局产业空间,有效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培育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型显示及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再加上当前全面放开芜湖落户限制的政策机遇,大大提升芜湖对外地人口的吸引力。
“我原先在皖北一家煤矿工作,月薪2000多元。后来煤矿分流员工,我就来到芜湖一家汽车零配件企业做操作工,现在月薪翻番。”10月11日,濉溪小伙黄正峰愉快地告诉记者。
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皖江示范区吸引外来人口的一大“法宝”。2015年,示范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89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86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38万。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积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进百姓福祉
10月10日上午,2016年度合肥市市区户籍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家庭选房顺序公开摇号。1776户家庭申请实物配租,而合肥市提供摇号的房源共计1956套。也就是说,只要对户型、地点满意,申请家庭100%中签,年底前都将能住上新房。
共享发展,就要在增进人民生活福祉上见成效。近年来,皖江示范区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也着力将“蛋糕”分好,把脱贫攻坚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引领工程,把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基础工程,把织牢公共安全保障网作为关键之举,民生投入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生活更健康、更安全。“通过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完善示范区义务教育、就业和人才服务、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全覆盖。”张小忠说。
今年以来,皖江示范区各个城市纷纷交出改善民生的漂亮答卷:合肥市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取消基层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初步建立城市、县域、专科医联(共)体制度;安庆市全面开展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增收、就业、基础设施改善、救助、兜底“五大计划”,实行经济组织、光伏产业、电子商务、项目建设、就业行动、社会济困、政策兜底“七个全覆盖”;铜陵市棚改攻坚深入推进,启动改造项目35个,上半年签订协议3550户,占目标任务的59%,新回迁安置居民4754户;马鞍山市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成果,截至6月底,第二个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全市新建幼儿园开工24所,相继完成344个农村义务教育改薄项目,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实现“一样就读、一样升学、一样免费”。
“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基本公共教育发展更加公平,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显著加强……皖江示范区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兜住民生底线,拉高“民生标杆”,不断增进百姓福祉,必将为皖江示范区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提升劳动者技能,推动职业教育先行先试,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2014年之前,我在一家幼儿园做保育员,一个月只能挣1000多元。后来我在家政公司系统学习了家政、育婴等职业技能,成为一名月嫂,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几番,今年春节期间还被公司外派到新加坡工作。”10月11日,枞阳县的左爱梅告诉记者。
技能人才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也在实践层面推动了工艺技术创新,这是皖江示范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下转3版)
新闻推荐
美德女神在哪里 我在国轩温泉宫等你 世界旅游文化小姐大赛安徽区总决赛于11月20日举行 ▋记者 吴笑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提升旅游的品味,旅游传播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文景观的魅力之源,文化也是自然景观的点睛之笔。10月24日下午,2016年世界旅游文化小姐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暨颁...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