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实事求是 尊重农民选择的改革家 ——沉痛悼念安徽省原省长、原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

滁州日报 2016-07-19 14:07 大字

[摘要] 实事求是 尊重农民选择的改革家 沉痛悼念安徽省原省长、原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

崔传义

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7月16日,我国农民的忠诚代言人,当年在安徽与万里上下配合支持小岗村搞农业大包干到户,并使之推开的农村改革家王郁昭不幸去世,让我们悲痛难忍。

对于许多人来说,特别是从事农村工作和政策研究的人来说,王郁昭同志是一位非常熟悉的人物。他曾经担任安徽省长、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在农村改革最艰难时期,他作为安徽滁县地委书记,不畏政治风险,支持农民创造,被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称作为农业“大包干”报户口的人。

2010年12月,王郁昭荣获第三届中国消除贫困奖成就奖,评语说:“安徽小岗为中国农村改革钻木取火,他是那个让星火成燎原之势的人。他力排众议,坚持用农民的积极性和农业增产来检验生产关系的先进性;他胆识过人,在政策得到中央认可之前,已在滁州七县300多万人口所在的70%的村庄实行了新体制——大包干;他奔走呼喊,向省、中央为大包干报户口,为中央的正确决策准备了成功的先驱案例……王郁昭成功践行了‘大包干\’这一新中国农业的第一步改革,促进了农业大增产,启动了中国农民减贫的体改效应。”这个评语,准确地评价了他推动农业大包干的历史贡献。

建国以后,王郁昭长期在大学工作,在“文革”中,他受到迫害,全家下放淮北农村,当了农民,这段经历让他体会了农民的疾苦,与农民结下深厚感情,也了解了农村的问题。后来,他被重新启用在全椒县主政五年,改变了这个县派性严重、社会秩序混乱、工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使全椒成为全省的先进县。担任地委书记后,他组织滁县地区大批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开展对“左”的错误影响农村经济政策的大调查,形成《关于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查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万里同志对这份报告的批示,引来全省上下3个月的调查,最终形成省委《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六条”),突破禁区,放宽政策,为群众自下而上的改革创造了良好氛围。进入农民探索农业责任制的阶段,他发现基层为抗灾暗自实行包产到组、棉花包产到户等“秘密武器”,非常重视,亲自进行调查总结,将这些做法在各县试点并推广,形成包产到组、大包干到组、包产到户等联产责任制由群众纷纷创造出来的局面。在多种责任制的比较、借鉴中,小岗农民首创了大包干到户,但招致强烈的反对。他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排除险恶,坚决支持小岗农民的创造。在全省农业会议上,他为大包干报户口,得到万里同志的高度评价和鼎力支持。

万里同志调离安徽后,双包到户遭到轮番围攻,王郁昭在处境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顶风推行大包干,全然置“乌纱帽”于不顾。不久,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旗帜鲜明地肯定肥西县的包产到户和凤阳县的大包干,迎来了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凯歌挺进。

王郁昭有领导农村工作的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农村改革每前进一步,他都进行一次理论结合实际的回顾和思考,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用于指导改革。一是提出“用农民的积极性和增产来检验生产关系的适应性和先进性”的理念。而农民要有积极性,就要有自主权和多劳多得的物质利益,这就要改革影响其自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制度。二是用农民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来衡量责任制,提出“大包干到户与包产到户有质的不同”。他认为,两种到户在分户生产,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上有共同点,但包产到户中,农民还没有经营权,种田要按公社、生产队的生产计划统一进行,也没有产品支配权,生产的东西要上缴,由生产队统一分配,上缴国家任务,扣除集体提留,然后按各户上缴产量,计算出工分,按工分分配给农民,在统一分配中容易出现贪污和不正之风,农民不放心。而大包干到户,农民只是“包干上交”国家征购任务、集体提留,除此之外的收获,全部都是农民自己的。农户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产品分配的支配权,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主体。这就意味着旧体制的基础已被瓦解,新体制的基础已经建立。来自实践的理论创新,赋予他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决把农村改革进行到底的大无畏气概,并用来为大包干进行政策论争。胡耀邦同志到安徽考察时,既肯定了他带头实行大包干的作为,又称赞这种政策论争对全国有带动意义。

在担任安徽省省长期间,王郁昭继续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他非常重视阜阳地区农民创造的新经验,与农民共同探索中部农区乡镇企业发展的路子,提出安徽乡镇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于千家万户,要以户办、联户办为重点,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依托小城镇,发展专业市场和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或数品的区域经济。

王郁昭就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后,面对农民流入城市的“民工潮”的出现,率先给予支持。指出把“民工潮”说成“盲流”是不符合实际的,下达指标清理进城农民是不可取的,要允许劳动力流动,形成劳务市场。政府要提供服务,使农民在转移中少受苦,少受损失。他发起成立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带领一批青年学者研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为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建言献策。他倡议开展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验,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将就业工作的视野扩展到农民。他主张从我国走出二元经济结构和体制的视野解决农民工问题,呼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是“十二五”期间的关键问题之一,要以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农民的第三次解放。可以说,他与农民群众和时代发展同行,在支持农民实行大包干、发展乡镇企业、进城就业这三个伟大创造中都做出了贡献。

数十年间我在王老领导下工作学习,受教感怀领悟难以言表,谨作此文作为纪念。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新闻推荐

超载被查 拳打交警

据合肥晚报12月19日报道 车子严重超载,又没带驾照,面对前来检查的民警,司机却大发雷霆,先是言语恐吓,接着老拳相向,将稽查民警右眼角直接打破,到医院缝了6针。嚣张的司机最终还...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