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艰辛见彩虹
他是一个农家子弟,是一个贫困山区的“山里娃",他经过20余载的打拼,成为全省钢构房屋外围保护产品(简称围护)生产行业的“排头兵",他就是合肥金苏建筑钢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成。
外出务工,成就山区子弟
1974年李玉成出生在大别山金寨县的一个贫困山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小时候家里穷,记忆中就是冷和饿。"儿时,李玉成家境贫寒。他说,每逢冬天刺骨的寒风吹透单薄的衣服浑身冰凉,每每捂着被冻破皮后结痂的耳朵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打拼,过上好日子。也正是儿时的困境练就了他能吃苦的毅力,也为今后艰辛创业积累了耐劳成本。
1995年是内陆向沿海输出务工的黄金时期,21岁的李玉成在当地劳动部门培训后,应聘于江苏无锡一家知名机械制造厂工作。“初到沿海城市一切都很新鲜,处处充满诱惑。"刚到外地的李玉成和老乡们有着同样的感觉,但一些人经不住诱惑和吃苦的考验,最终进厂的50多名老乡三年后剩下寥寥无几。但李玉成并未退缩,在这三年内,李玉成完成了中级工培训,拥有“六级工"专业资格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函授学习,获得了大专学历。
“当时就一个信念,选对方向,就要坚持。"几年下来,李玉成从操作工做到技术员、售后服务专员、营销员,最后当上了营销总经理和董事会董事。随后十来年,李玉成在无锡事业蒸蒸日上,生活安逸。“按照常理,人生该满足了。"李玉成坦言,但当时我才三十多岁,不能就这样停滞,人生应该有更多的拼搏和磨炼。
随着沿江产业转移政策实施,很多沿海企业迁往内地,李玉成感受到家乡安徽将会进入高速发展期。经过考察,李玉成发现家乡钢构企业还停留在最简单的建设模式上,钢结构建筑的隔音、保温、防水更是“一张白纸"。
回乡创业,实现“破茧化蝶"
“当时所在的机械制造厂就是生产围护设备的企业,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说起回乡创业初衷,李玉成思路敏锐。他说,如果能用自己生产的设备给家乡钢构企业做围护配套,必有商机。于是他卖掉无锡的两套房子、找亲友凑了300多万元作资本,并说服亲友以技术和资金入股方式,于2010年在肥西县桃花工业园注册了合肥金苏建筑钢品有限公司,第一年实现销售额3000万元。
随着鸿路、伟宏等知名钢构在长丰县“大展鸿图"。2011年李玉成把企业迁至双凤开发区,得到了当地政府大力支持,连续几年实现产值税收翻番。2013年又斥资400万元购买了9米长1200吨液压剪折设备和铝镁锰屋面设备及系统,一举填补了省内多项空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多年来,李玉成带领全体员工严把质量关,先后参与了昆明会展中心工程、乌鲁木齐火车站工程、南京南站及铜陵电厂、合肥澳中财富大厦等工程建设。
2013年,李玉成大胆决策,投资1000多万元购买了原租赁厂房和土地。正当想大刀阔斧搏击一番,遇上全球经济萧条,2014年产值从原来8000万骤降到3000多万元,导致公司濒临倒闭。“当时,我认为经济萧条并不可怕,必须转变服务和经营方式。"说到那场危机,李玉成仍是心有余悸。他带领业务骨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取长补短,同时,积极主动联系新老客户,提升服务内涵,最终赢得与国内多家钢构企业合作。2015年产值达到了6000多万元,实现了“破茧化碟"。今年1-5月已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将超1亿元,
企业发展不忘回报社会。李玉成先后与杜集乡沛兴村结成帮扶对子,对老家金寨县响山寺小学10名贫困学生结对帮扶,首批学生今年参加了高考。李玉成先后当选合肥市工商联合会执委、长丰县九届政协委员。图为李玉成在车间查看生产。
(杜刚 姚山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 3月27日下午,肥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金成俊带领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人社局等一行来我区考察目标考核工作,区领导沈思军主持座谈会。会上,沈思军首先...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