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皖地古镇寻访之一肥西丰乐镇

大江晚报 2013-11-10 21:20 大字

清晨从高速严店出口右转,进入043县道,前往肥西县丰乐镇。

大雨刚停,水汽浓密,温度极大,但也还凉快。除道路外,视野里的一切都为繁茂的植物所覆盖,几乎看不到各种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更鲜见裸露的土色。道路两侧大树夹道,这些大树都是杨树。

过双枣集,渐近丰乐镇,房屋门外丰乐酱干的招牌一下子多起来,丰乐酱干是丰乐地区独有的特色食品。当地干部怀着自豪的心情告诉我,丰乐酱干是丰乐古镇传统名特产,选料精良,传统工艺制造,远远地就能闻到浓浓的豆干香味,用开水一烫,即可食用,咬一口,味道甘美,淡咸相宜,质感十足,富有弹性,吃过齿颊留香,若是和咸肉一起蒸食,味道更佳,清炒、红烧,无论做什么菜、怎么做,都不是其它酱干可比的。

丰乐镇上人头攒动,不时可以看到妇女在自家门前拾弄刚出水的小鱼,还有伢子缠着问东问西,一些极其幼稚的问题,母亲则耐心地一一给予应答。河鲜对丰乐人而言,是日常饮食中十分易得和寻常的一部分。

丰乐的早点多是米饺、米粉、油炸狮子头、油炸粑子,这些都是肥西丰乐、三河地区标志性的早餐饮食。

上世纪九十年代来丰乐,是一次精神疲惫时“出走”的结果。当时到丰乐后,在临河的小旅店住下,先去街里转了一圈,原来真是个老镇,颇有一些陡墙窄巷。街两旁的店、家门前,各都悬着一挂灯笼,上书张、王、李、赵,想必是主家的姓氏。这真是一种古习了,在别处我从未见过。

转眼来到河边,是丰乐河,还有个渡轮。河面宽泛,水流舒慢,鸥鸟乱飞,细沙歪柳。天却已暮了,一副深沉老到的憨模样。问渡轮上的水手:河那边又是哪样风景?渡轮上一位端碗吃饭的妇女抢着讲:那边就是舒城的地面了。

现在的丰乐镇,由北而南,由三道房屋组成老镇东西向的镇街,靠北和靠中的房屋组成主街,靠中和靠南的房屋夹堤而成,再南就是河岸深陡的丰乐河了。主街长约一公里,不时有极窄的小巷通往河堤,这是老河码头小镇的特色。由小巷走到河堤,房屋间又有更窄的石板小巷往下通往码头。不过现在的丰乐镇,码头已经基本废了;因为镇西有新大桥过丰乐河,渡轮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老街中心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老公社大楼,进老公社大门,一直往里走,过数层院落后,来到后院,左手即西侧,有一长条形的老建筑,这就是清末民初爱国将领唐启尧的旧居。

唐启尧谱名远华,字朝荣,号庭,生于1865年2月18日(清同治四年正月二十三日),现肥西县丰乐镇人。唐启尧父、兄皆务农。唐少时读书兼习武术,族祖唐定奎常资助学费,加以勉励。1885年(光绪十一年)唐启尧去台湾,在刘铭传巡抚衙门办文案。族兄唐远友管带台湾“飞捷”号兵轮,调唐启尧任掌书记。1891年(光绪十七年),刘铭传辞官回乡,唐启尧亦回乡读书,参加乡试。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中,唐启尧投笔从戎。后曾任依兰兵备分巡道兼交涉员,该地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处,经济落后,治安混乱,唐启尧兴学垦荒,安民捕盗,澄清吏治,修好邻邦,在任3年,边防得到巩固。

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的祖籍,在巢湖黄麓镇洪家疃村,但他1891年出生于丰乐镇,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据说张治中还曾在丰乐的一杂货店当过学徒,1932年后,张治中也曾偕同亲属回丰乐探望过。但现在丰乐镇已经找不到张将军生活的遗迹。

据说唐启尧旧居的老宅子多已拆掉,剩下的这一部分,是护院的炮楼。建炮楼的意思,是既能保护家院,又能保护唐家在附近的粮仓和其他资产,该炮楼原有5层,登楼远望,西来东去的丰乐河以及东、西、北三面的田野池塘树林道路尽收眼底,可惜现在只剩两层了。但说这是炮楼,也有令人疑惑处,因为现在看到的一层一窗,各约一平米见方,一层的窗户距地面仅一人高不到,窗户的垒砌装饰,也不大像后开的,这如何防得了匪盗?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需要获取更多的准确信息。

丰乐镇最有特色、最值得总结和最值得挖掘、放大的人文素材,是我称之为“堤居文化”的居住方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初,我曾两次从丰乐镇沿丰乐河步行到三河镇,一次从新仓镇沿丰乐河步行到丰乐镇,还有一次从丰乐镇乘小客轮沿丰乐河东下到三河镇。当时就对拥堤而居的文化现象多有思考,并在重点表现南北文化比较的小说《吃米饭的人》中有所表述。

丰乐古镇本就是以港口为中心、拥河而居形成的,现在还看得到古俗的延续。

从038县道东行至肖小河,右转,沿肖小河南岸河堤进入肖家桥村。肖小河并不宽大,相反倒只是丰乐河一个较窄小的支流。肖小河西北——东南向于丰乐镇西汇入丰乐河。肖家桥村居于肖小河两岸,北岸的民居都在堤北,南岸的民居都在堤南。但南岸民居的后门,不远处就是丰乐河,南岸民居实际上处于三河口的位置,有一座老桥与北岸的丰乐镇相连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水路发达的时代,这样的地方很容易是一个舟楫拥簇、商贾繁荣的所在。

从肖家桥村沿河堤东行,依次过丰乐镇街道、河湾社区、五三村、五四村,到董氏祠堂,约4公里堤路,河堤北岸都有民居。这其中,在靠近丰乐镇区的河湾社区附近,乡居都已整修一新,改成白墙青瓦马头墙的徽式建筑,整齐洁净。而肖家桥村和五三村、五四村,都还是原状的自然民居。

这些沿堤而建的民居,可能主要是为了避水。由于此地河道纵横,池塘星罗,地面平洼,夏季水大时,无高地可去,因此居于高堤,是很好的选择。

堤居由于空间所限,会限制出诸多只有堤居才可能产生的特点。这些河堤上的民居,大都没有前院,许多人家的大门直接开在路旁。有后院的也很少,因为这是在河堤上,除了门前的道路以外,堤有多宽,屋才能有多宽。河堤上的民居一般都有前后门,前后门直通,这是利用公共空间的好办法,因为屋内空间有限,开了后门就可利用后门外宽阔的农田、池塘和荒地,开了前门就可利用道路前面的河流、河滩。

紧密的居住环境会影响居民的心理,细密的接触虽然易于产生摩擦,但也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群居的团队精神,堤居者对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要求不会太高,宽松的环境倒有可能给他们带来心理的不安。堤居的交通相对而言是单一的,出门后非左即右,河流也是条形的,非左即右,堤居者容易形成简单的线性思维习惯。

河堤上的民居一般都简单,屋后会有不太占地方的小厨房,厕所则在堤中或堤坡下的树林或半高坡处修建,新建的较宽大的楼房里则会有室内厨卫。两层以上的堤居会对居住者产生不一样的心理影响,由于两层以上的建筑一般而言是当地最高点之一,这不仅仅是河景房的概念,更主要的是独占者一揽众物小的开阔视野。

现在,由于河流中水产品的减少,因此堤居者的生计,一般不在前门外的河里,而是在后门外的田里或塘里,在荷、稻、豆、果之中,更可能在遥远的大城市里。堤居的后门外有条件形成延伸区,譬如河湾社区居民委员会,就是在河堤后的平地上建设的,开阔漂亮,很有气势,但那已经不是堤居的形式,而只是堤居与田野之间的连接过渡。

堤居是地理的决定,当然如果经济发展许可,人们有可能采取移民的方式,一劳永逸地解决堤居带来的诸多问题,但那也会将居住文化的多样性一同毁掉。所以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保留样板性的堤居文化,十分必要。丰乐镇附近正是可以保留堤居文化的地方。

如果能将从肖家桥村至五四村董氏祠堂,随堤蜿蜒数公里的民居,依大的原状修整一新,配以碑记、堤居文化石雕,再复原青石板上下的渔人码头、渔鲜市场、水巷老井,极易打造成为响亮的堤居文化标本,不但会成为皖中丰乐河上的旅游旺地,更是独特的堤居文化的集大成,还有深刻的人类学价值。只是这里面有许多许多的工作要做。

丰乐镇与三河镇交界处在神灵站进水闸。丰乐河堤居大致到五四村董氏祠堂就结束了。董氏祠堂在丰乐河河堤下数十米处,坐北面南。

安徽省文物局资料介绍:位于肥西县丰乐镇董家湾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董氏宗祠日前维修竣工。该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当初因资金所限,尚未广修,后陆续扩建至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清光绪年间董氏后人,淮军将领董大义、董履高叔侄才将宗祠全部竣工至现存的规模。董氏宗祠,现为丰乐镇五四小学使用,面南临河,占地约2500平方米,共三进,依次为门厅、正大厅和后堂,进与进之间有回廊包厢,现有原建旧房27间,前栋新改建成教室15间。董氏宗祠是目前合肥地区保存最早的砖木结构建筑之一,在江淮地区很具有代表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造型独特,是清代时期皖中地区宗族祠堂建筑的缩影,特别是在沿河流两岸而建的古代宗族建筑,有着明显的水乡特色,其房架木结构样式和木雕装饰多与水和水族有关,这不仅代表了宗族的兴旺,同时也反映了其宗族依水而发达的渊源。1998年水毁中栋东侧3间,最近又因年久失修、雨雪侵蚀后栋沿墙、围墙、后两侧厢房均已倒塌,中大殿屋顶和后堂屋面已多处漏雨,部分已坍塌,木结构已严重受损,危机四伏。

根据初步推测,董氏宗祠如不加强保护,未来3至5年内即将坍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肥西县人民政府将董氏宗祠的保护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出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保护规划一步到位,维修步骤分阶段进行,确保文物得到充分保护,并划拨前期维修专项经费进行保护维修。

目前董氏宗祠的前期维修工程已经结束,根据文物保护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精神,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必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利用价值,为肥西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文物保护发挥应有的作用。

转了一圈出来,脚步不由得还是往园子里的那位老先生移动,到了园子门口,大着声和老人家打一声招呼。他大约60岁,光着上身,精瘦瘦的,闻声立刻走出了园子,来和我说话。

他说,他就是五四村的,这个村都姓董;这个祠堂原来是五四村的小学校,他女儿在这里当老师,他女婿在这里当校长,不过学校现在已经停办了,女儿和女婿都走了,他一个人独住这里,看着祠堂和学校;祠堂以前排场,现在破了,他住的房子,昨天还漏雨,还找人来修过。我说,这个村为什么叫五四村?西边还有个五三村。他说,这些名子都是后来移民时起的,有五一村,五二村,五三村,五四村,还有五五村和五六村呢。至于为什么起这样的村名,他并未回答我,一则他听我的普通话有点吃力,另外,他的听力也不是太好,再说,他小民百姓的,怕是的确不知详情。

告辞老者,我踏着没脚踝的野草回到村路上。

许辉(合肥)

新闻推荐

传统年俗火热来袭 有形更有“魂儿”

无论是微信微博中拜年红包的火热亮相,还是庙会、花灯、唱大戏等纷纷登场,抑或“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等旧时歌谣的重新唱响,旧年俗、寻年味正在成为...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