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就找“外援” 老人为啥不愿“麻烦”子女?

市场星报 2020-08-29 00:34 大字

人到晚年,遇到烦心事,理应找自己的子女帮忙,但有一些老人,宁愿跨过自己的子女,求助“外援”。“我外婆有两个儿子,住得还很近,但有事外婆从来不找他们,而是找我和妹妹。”合肥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就经常成为外婆的“外援”。

采访中,记者也遇到不少有着这样行为的老人。他们中有的与子女是因为地域的关系,有的则是因为心疼自己的子女,还有一部分老人则面临着一个“不知道如何向子女开口”的问题。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心理科专家称,出现这样的问题,需要子女与父母之间共同努力。子女内省、做出改善,而老年人则需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子女,重在沟通。

外婆心疼孩子,总是让外孙过来帮忙

前文中所提到的王先生,说到这个问题,有点哭笑不得,“太符合我家的情况了,我的外婆就是这样的,遇事从来不要舅舅帮忙,啥事都找我们小辈。”

王先生说,他从小跟着外婆长大,感情很好。“也不是说外婆总使唤我不好,毕竟是小辈,孝敬是应该的。”让王先生困惑的是,外婆与她的儿子也就是王先生的舅舅,住得很近,如果遇上买东西这样的事情,也要王先生从合肥西边赶到东边帮助她,而不让舅舅去帮忙,“我也问过外婆,外婆说,舅舅在外打工,工作很辛苦,加上有自己的家庭需要操心,她也是心疼儿子。”

王先生说,外婆腿脚不好,在小区里散步,扶着还能自己行走,但如果出门譬如去超市这样的路程,就需要人陪伴,而外婆一般电话来了,他就会提前做好安排,去陪外婆。

“外婆爱吃一种牌子的午餐肉,又不相信网上的东西,毕竟是老年人,脾气就像个小孩子一样,目前我也就看到在一家离家比较远的大型超市有卖,她一想吃了,我就要特意跑一趟去买。”

王先生说,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但外婆总舍不得让舅舅干活,外婆的很多癖好细节,舅舅作为她的儿子,并不清楚。

与子疏离,独居老人向志愿者求助

家住合肥龚湾社区的高奶奶一生坎坷,曾经与第一任丈夫有两个孩子。后因种种原因,高奶奶改嫁了,但与第二任老伴没有子女,在老伴去世后,高奶奶一直独自生活。

高奶奶的两个孩子因为复杂的家庭关系、儿时的家庭变故以及各自在外地成家立业的缘故,无法就近照顾老人,平时只能打电话了解老人近况,而高奶奶也不愿意麻烦孩子,有个头疼脑热或者家里下水道堵了等问题,都会打电话给社区志愿者寻求帮助。

社区社工告诉记者,因为高奶奶的年纪越来越大了,两个孩子担心老人的健康与安全,就给老人雇了居家保姆。“今年疫情期间,老人在家因摔倒导致骨折,卧床在家,如果不是保姆打电话给孩子,他们可能至今都不知道老人卧床的情况。”

社工上门探访老人时,保姆陈大姐说:“高奶奶不愿意麻烦孩子,孩子知道情况后第一时间打电话叫了救护车,车都来了,但老人还是不愿意去医院。”随后询问老人情况,老人称,她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之后,社工与老人的孩子取得了联系,孩子也表示很无奈。

针对高奶奶特殊的家庭状况,社工也做了一些工作介入,与子女进行沟通,缓和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建议子女回家探望,为老人搭建邻里帮扶关系网,借助邻里的力量去帮助老人关心老人。

老父亲生病后,宁愿回农村找侄子来照顾自己

方师傅今年78岁,一直以来都是个“闲不住”的人,老家在皖南农村,年轻时为了生活,来到了城市里打工,大约十几年前,回到老家与老伴一起生活。

方师傅女儿说,“我们住在县城里,离老家也就十几公里的路程,有时候下班了,骑电动车都能回去帮助父母干一些事情。后来母亲不在了,父亲像失了魂一样,加上生活上一点都不能自理,我们便把父亲接到了县城里来。”

方师傅在县城里生活了一段时间,本来还算自在,加上周边环境也很熟识,偶尔打牌下棋、看报,日子也过得很惬意,不过几年前突然中风,方师傅的右半边身体不太听使唤了,尤其是右腿,走路有些艰难,每天的活动范围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父亲就坚持要回到农村去生活, 怎么说都不听,我说,作为子女我不可能整天都去农村照顾。”方师傅女儿说,父亲已经撂下话了,让住在同村的侄子照顾他,另外付一些费用。“父亲在县城里呆不住,宁愿回去找侄子帮忙,都不愿意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女儿很无奈地说道。

儿子远在外地,老人与志愿者结下了“干亲”

家住合肥市新站区的吴奶奶,今年80多岁了,是合肥肥东人,年轻时跟随丈夫在大庆油田工作,丈夫去世后她自己回到合肥定居,虽说是儿子为其买的房子,但是儿子远在天津,平时只有老人一个人生活,有什么事也不愿和儿子说,反而和社区一名60多岁的志愿者关系很好,志愿 者还认吴奶奶做了干妈。

七里塘街道竹溪大益太极队队长叫郑自荣,和吴奶奶住在一个小区,是前几年组织志愿者队伍进行特殊老人结对帮扶时认识的,她就是负责吴奶奶家的志愿者,平时郑阿姨没事就去陪老人聊聊天,打扫打扫卫生,做做饭,就这么一来二去的两人之间彼此熟悉也彼此信任。

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儿子因为疫情回不来,老人一个人在家不能出门,心情也非常不好,甚至有点抑郁,多亏郑阿姨每天上门给老人送些生活用品,陪着老人说话谈心,才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日子。

“我一个人在这里,儿子太远了,住在天津,平时有个啥事找他也没用,一开始能扛的也就自己扛一扛,自从街道搞了这个特殊老人结对帮扶以后,生活改善了许多,小郑对我真的是无微不至,这不,过年的时候我还认她做了干女儿,幸亏有了她。”吴奶奶说。

专家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重在沟通

针对老年人遇事,宁愿绕过子女寻求“外援”的情况,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王莹建议,除了因地域等原因造成的问题外,要根据实际情况,重在沟通。

王莹称,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不能一味地怪老人,这需要子女、父母双方共同的努力。“一方面,子女若过分关注,事事做主,这也是一种相处缺陷,造成老人很紧张,遇事不敢与子女说,反而向‘外援’说明,更加放松一些,心理负担也会少很多。另一方面,则是子女对父母关注不够,这样一来,老人对子女当然是指望不上,不如向外人求助更方便和实际一些。”

遇到这样的问题,王莹建议,子女需要内省,是哪方面出了问题,若是关注过度,老人可与子女沟通,让子女了解自己的行为能力,适当地承担一些家庭、社会责任,而不是“处处需要人照顾”“处处需要人帮忙”。相反,若是关注太少导致的问题,老人需要将自己的问题、困难说出来,“毕竟到了一定的年纪,要让子女明白,不能过度依赖父母,父母也会有很多自己的问题和难处。”

新闻推荐

合肥地铁单日客流创疫情以来新高 运输管理工程师独家揭秘2号线为何成线网流量担当

换乘地铁站人流量大。本报讯8月25日,合肥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量再次突破了70万人次,达到72.92万乘次。这是今年疫情发...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