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村的“逆袭”: 从集体零收入到集体经济强村

合肥晚报 2020-03-23 00:33 大字

水泥路四通八达,村道两边田块纵横,油菜花大片盛开着。扶贫产业园内,韭菜的收割正热,一垛垛被垒好放到货车上。村里的小水库旁,工程队正在拖运泥沙修路。村委会办公楼附近的一块田地上,一位大爷正在犁地种花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位于肥东县梁园镇的护城社区,一切工作开始井然有序起来。

扶贫产业:渠道畅通不愁销

老王一家在护城社区的扶贫产业园内承包经营韭菜大棚。近期正是韭菜收割的时候,一茬茬韭菜被割完码好放在小推车上,再由小推车送到大棚旁停着的货车上。中午十一二点,老王的儿子开着货车去周谷堆市场,按照预约量将韭菜送到市场内经营户的手上。

“最近每天能卖三四千斤。”老王的老婆告诉记者。老王家的韭菜很好卖,跟老王打交道的人都知道。他原先是农业技术指导员,自己种了十几年韭菜。2016年,扶贫产业园的大棚建成后,老王觉得可以试一试大规模种植韭菜。于是,拖家带口,老王的儿子媳妇和老婆都来到了护城社区,一家人把心思都花在了韭菜种植和经营上。

收割需要人力,老王家这些天请了不少村民来帮忙。一位前来帮忙的村民告诉记者,她从年前开始在老王家的韭菜大棚内帮忙,每天可以挣100元,以往没有产业园的时候,她只能在家种粮。3月19日,老王家的韭菜大棚内,7个村民分散在不同大棚里收割,她们熟练地挥着镰刀,干农活赚钱的方式对她们来讲踏实又满足。

“产业园的蔬菜不愁销。”李甲说。他是护城社区第一书记,两年前,他被选派到护城。两年的生活,让他对护城的大小事,心里有了一本账。他告诉记者,扶贫产业园内几家种植的叶类菜,品质都比较好,他们也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并不需要村里帮忙联系销售。这些蔬菜,都销往合肥市的周谷堆市场和各大生鲜超市,非常好卖。

村企合作:做好服务筑巢引凤

护城社区的扶贫产业园内共有336亩大棚,目前由包括老王家在内的4家农户和农企承包经营,主要种植叶类蔬菜。扶贫产业园是护城社区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产业园内的钢架大棚采用企业代建、出租收益的方式建成,每年,村集体可从中获得租金收入34.4万元。

但是,光靠一个产业是难以让乡村“活”起来的,李甲想。于是,在他的推动下,2018年下半年,相继引进合肥源泉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来护城投资稻虾共养和苗木花卉产业。这5家企业,“带资”进村,而不是靠扶贫资金投入运转。

“我们做好基础设施,你们负责经营。”李甲和几家企业的负责人聚在一起时,常常这样跟他们说。并不是说说而已,企业需要的,但凡李甲能做到,都会尽量满足。

老王家的韭菜,一茬茬地往外冒,必须及时收割。但是受疫情影响,用工是一个大问题。李甲了解情况后,组织产业园2月10日复工,村里出资购买了额温枪、口罩,李甲又安排人在产业园入口处检测体温、登记,并组织2名工人在一个大棚内工作,做好复工的防护工作。

夏育坤和他的合伙人在护城社区承包了3000亩土地发展稻虾共养。为了方便货车拖运,护城社区在连片的水稻田间修了一条水泥路。“这条路太有用了。”夏育坤的妻子管怀兰对村里修建这条水泥路充满感激。最近,管怀兰觉得稻田埂上的地不能空着,和李甲商量是否可以种些东西增加营收,两人商量后觉得可以种些景观树、垂柳,李甲也在留意是否能帮他们争取到一些政策上的扶持。

发展问题:用地困难待解决

2014年,护城社区的村集体收入为零,2019年,该社区村集体收入达到51.24万元,跻身至肥东县村集体经济强村的行列。

对于护城的发展,李甲有自己的计划——目前引进的稻虾共养和苗木花卉两个产业,都可以朝着田园综合体的方向发展。护城社区地理位置不错,将农业与旅游休闲结合起来,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但是,想法和现实总有出入。摆在李甲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用地。护城社区目前正在联系一家文旅公司,这家公司的想法是将绿皮车厢移进社区,作为旅游配套。不过,绿皮车厢往哪儿放?李甲也不知道。

在李甲的规划里,他希望能引进一些餐饮企业——咖啡馆、文艺品店等,这些都能吸引人气。同样是用地的问题。护城社区共有7600亩土地,目前已经流转约5300亩,剩下的地并不多,且有耕地红线。想要村庄整体发展,最难的问题在于用地。

至于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年、扶贫资金撤离后村庄是否会恢复原状这个问题,李甲也在思考。所以,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他推动引进了稻虾共养和苗木花卉种植5家企业,这些企业都是老板自己出钱进村生产,是社会资本。李甲也想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抽离村庄对扶贫资金的依赖。

记者手记

村企良性互动

企业进村,实现双赢才能保持乡村的活力。怎样才能实现双赢呢?村企的良好合作是前提。在采访中,李甲说:“企业需要的基础设施,我们尽量满足,这些东西,他们带不走,对村民也有好处。”

所以,护城社区对进村的企业十分“宽容”,今年,社区还打算给扶贫产业园内的企业减少租金,以便让企业集中精力做好经营。

在李甲身上,我看到了反思精神。作为从外部进入的帮扶力量,李甲想得更多。他希望村庄的发展不要局限于政策资金的扶持,而应该有社会资本的注入。这些社会资本,哪怕在扶贫资金撤资后也能保留,塑造了村庄的“造血”系统。

李甲说,如果可以,他愿意再留三年。像他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已经将自己融入了村庄生活中。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赵佩娟/文李福凯/图

新闻推荐

庐州好春光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沿着环湖大道一路来到肥东县长临河段,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地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