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们: 高大上种地

安徽商报 2019-10-11 01:12 大字

初秋时节,大地披金,在合肥凤岭农庄内,绿茸茸的猕猴桃缀满枝头,交上丰收的“答卷”,上千只散养的农家土鸡在果林下漫步,享受秋风的吹拂。2015年,退伍干部阮怀岭在肥西丰乐镇流转上千亩土地,种植猕猴桃、桃子、樱桃等水果,养殖土鸡和鱼。如今,农庄已成规模,果树相继迎来丰产期,秋梨、土鸡蛋、无花果等农产品将现身合肥农交会。不过,想做好一个“新农人”,真的不简单。

退伍干部下乡建起“百果园”

阮怀岭一直在部队工作,2015年退休后,在肥西丰乐镇流转上千亩土地进行农业开发。起初,主要从事绿化苗木种植,但是由于2015年下半年,整个苗木市场行情走低,他当机立断决定调整结构,改种果树。

“当时,以生态采摘为主的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城市里的人热衷到郊区享受惬意的农旅时光。”阮怀岭以采摘为切入口,在农庄内栽种了不同品种的果树。

葡萄、桃子、无花果、软籽石榴、红心猕猴桃、梨子、樱桃……水果的采摘期从4月一直持续到11月。尽管如此,全年还有4个月的空档期。为实现一年四季有果可摘,他还在栽种沃柑和草莓。“沃柑的采摘期从11月到次年3月,草莓最早春节前后可以采摘,正好能够填补了这段空档。”

“水果店里水果一应俱全,为什么游客要来农庄采摘?除了体验,更在乎水果的新鲜和品质。”阮怀岭表示,农业看似门槛低,其实要想做好,需要强大的技术保证,从选种、育苗、修剪到病虫害防治,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农庄与安农大技术团队合作,在专业方面获得指导。

阮怀岭坚持一个信念,就是要向精品化方向努力,比如农庄内种植的翠玉梨,皮薄多汁、果肉细腻无渣,肉质雪白,吃起来甜、嫩,优于市场上常规的品种。因此,这几年每到翠玉梨挂果的时候,一波又一波的客人就接踵而来。

高档水果樱桃也让游客趋之若鹜,今年五一小长假,园内的樱桃被采摘一空。

“鸡倌”当上度假山庄“庄主”

在经历城市化大发展后,与阮怀岭一样,不少人悄然回归农业,通过集约农业发展用地,探索创新经营方式,他们被称为“新农人”。

谢平于2013年入驻肥东县包公镇岘山社区创业,建立养鸡专业合作社,万事开头难,那时候条件艰辛,在一片荒地上搭建几间鸡舍,当上了“鸡倌”。后来,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乡村面貌焕新、道路畅通,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下乡玩,也让谢平嗅到商机,顺势开办了农家乐。

从5A级农家乐升级成安徽省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企业(园区),将山下的群众土地租赁过来,挖塘种树,修建住宿客房,并修建多处游乐设施,建起多处供游客自由活动的蒙古包,就连餐饮店门前的观景台也进行精心打造,修葺成玻璃观光栈道,玻璃下修建成养鱼池,放养上精美的金鱼,吸引大批游客。

谢平也从当初名不见经传的“鸡倌”一跃成为旅游度假山庄“庄主”。

“新农人”期待更多政策红利

虽然农业是一块创业热土,但在技术和人才均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对于刚刚起步的新农人来说,要将农业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尽管水果、土鸡和鸡蛋这些农副产品很抢手,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投入大、回报慢、靠天收这些普遍的行业烦恼同样困扰着阮怀岭这位年过半百的“新农人”。4年累计砸了2000多万元,但收回成本仍遥遥无期。

在外界看来,已有孙辈的阮怀岭大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却偏偏给自己在田间地头找了个苦差事。也许,正是年轻时部队的经历,让他身上多了一份情怀和坚守。

“流转土地一亩600元,贫困户分红每年500元,周边农户在农庄打工,少则一年几千,多则三四万元。”在他眼里,帮助农民赚钱大过自己赚钱。更重要的是,“民以食为天”,生产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不过,一些积极的变化也让新农人步履坚定地干下去。比如,曾长期缺乏资金关注的农业领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还有不少新农人表示,近几年,政府部门对农业很支持,希望能出台更好的政策,打通惠农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对重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将红利释放于农。

阮怀岭的凤岭农庄已经发展成为集采摘、垂钓、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家乐。他说,相信明年会更好,希望引入研学、科普、文化等业态,补充游乐项目,给游客提供更多元的体验,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郑茹 文/摄周继龙/图

新闻推荐

群策群力做好抗旱保障

近日来,肥东县旱情仍在持续,为缓解旱情,县水务局再次启动机泵设备,通过滁河干渠引入长江水,对灌区秧苗进行灌溉并补充众兴...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