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进士播迁东乡始有一“席”之地
○门前石鼓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席氏宗祠 ○席姓在全国仅有50余万人 ○席老讲述家族往事 ○祠堂记录着席氏从江西迁到肥东的历代宗谱 ○席老讲述家族往事□本刊记者赵杰
中国姓氏众多,目前存在的姓氏,早已超越百家姓的范畴。
在我们身边,常见的姓不用多说,诸如张、王、李、陈等大姓比比皆是,但也有一些相对人数较少的姓氏。从今天开始,记者陆续走访一些肥东的小众姓氏,探寻其中的根源,挖掘姓氏背后的故事。
席姓虽说是一个小众姓,但对于市民们来说,倒也不陌生。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店埠镇光大社区,拜访了席礼彬老人。席老今年82岁高龄,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自打退休以来,二十年间,席老一直忙于家族的修谱建祠。在与席老的聊天中,我们了解到席姓由古至今的故事。
两个姓本是一家
席姓由来何处?坊间有许多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比较得到席氏家族的认可,那就是席姓出自上古尧之师席师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帝尧时代的这位席师,为中国席氏的悠久历史提供了最具体的证据。据史籍《万姓统谱》上所记载:“唐尧时,击壤而歌之老翁,姓席氏,尧尊为师。”在席师的后裔中,多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席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史称席氏正宗。席氏族人大多尊奉席师为得姓始祖。
席姓如何来到肥东?据族谱记载,始祖克明公,进士,原自江西饶州府鄱阳县瓦砾坝,播迁江苏省江宁府句容县。明朝万历元年,由句容迁至庐郡合肥东乡胡连圩。
“始祖克明公来到我们这里,看到地形地貌比较清秀,很是喜欢,便在此安家,从此繁衍生息。”据席老透露:克明公有四个儿子,老大住在当时的席湾(如今的光大社区),老二住在当时的席岗(如今的三十埠),老三老四分别住在如今的龙塘和长丰。如此一来,席氏家族在此开枝散叶。如今,仅光大社区姓席的就有一千多人,整个肥东席姓有3000多人。
“家族祖先中曾有一对兄弟,两兄弟因逃荒分开后,分别立家谱,老二按‘席’姓来修谱,老大由于识字少,便用‘习’字代替。从那开始,民间便开始有了‘席、习’二姓。”席老说。
家族关怀温暖族人
许多家族都建有祠堂,席氏家族也不例外。随后,席礼彬老人带着我们,来到了席氏宗祠。
祠堂很宽敞,里面有着不少老物件,上百年历史的石碑、四百多年历史的老石鼓。据介绍,祠堂于2005年建成,为一位族人自掏腰包捐建而成。
众所周知,族谱是一个家族的“血脉”。在建祠堂前,为了修谱,席礼彬老人可是跑遍了全国很多地方,拜访了许多家族人士。“之前修了五次族谱,不过保存得不太完好,所以第六次修谱,我们付出了许多努力。”席老说。
2015年,中国席氏家族联谊大会在肥东召开。200多位席氏族人,齐聚一堂。话族情,聊族谊,共谋家族发展。族人旺、家族旺,族人有难,家族也会及时送去温暖。三年前,一名16岁的安徽席姓女孩,患上白血病,一场爱心捐款行动在席氏家族内上演。
■延伸阅读
席姓历史名人
席师
传说上古帝王唐尧帝时,有老翁席氏作《击壤歌》,尧帝对他十分尊敬,封他为“席师”。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席师”中的“席”为姓。
席豫
字建侯,诗人,唐朝时期襄阳人,后来迁徙到河南。科举中中了进士,作了员外郎,后来做了郑州刺史。天宝年间,担任礼部尚书,后来被封为襄阳县子。席豫清心寡欲,做官的时候,不为贵权改变自己的原则。性格谨慎善良。皇帝在元阁吟诗,大臣们都来附和,皇帝因为席豫的诗对得最为工整,所以把他称为诗人冕冠。在他逝世以后,给他的谥号为文。
席跃久
发明家,吉林省农安县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他养过鱼、开过店,还迷上了赛车。正是这些经历,为他的发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他的一些发明,看上去谁都不挨着谁。比如已经获得国家专利的《野味香保健调料》、《糖水莴笋罐头》、《小型应急发电救援车》等。目前,国家专利局已经受理《警用防暴抓捕锁腕器》、《警用防暴抓捕锁腰器》、《自动收缩式安全牵引带》、《心脏救急腕表》、《多功能玻璃》等。
新闻推荐
▲“公和堂狮子头”油炸出锅。?工人在标准流水线捏制“狮子头”。“公则悦,四海风从。和为贵,万商云集。”这是李鸿章回合...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