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赵氏宗祠里的“凤的传人”

肥东晨刊 2016-11-16 00:00 大字

○祠堂的大门是仿照古代官帽的样子建的 ○赵氏祠堂是文物保护单位 ○谈起祠堂老人很是自豪 ○刻着龙凤图案的石鼓 ○典型的徽派建筑 ○走廊上的木雕栩栩如生 ○精美木雕赵氏宗祠位于肥东县八斗镇。该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坐落于江淮分水岭之上。

赵氏家族是凤的传人,是凤文化的杰出代表。赵氏宗祠不仅是祭祖寻根圣地,更是对家族子孙进行严格教导之地,对于不遵家法的子孙,族人将会在祠堂里对其进行处罚。

赵姓祖上曾为一朝之君

说到赵姓历史上的名人,就不得不提到宋太祖赵匡胤。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976年10月,宋太祖驾崩,将皇位传给赵光义,号为太宗皇帝。“靖康之乱”后,太宗五世孙赵士穹随同隆佑太后逃抵江西赣州定居。明洪武三年(1370),赵士穹的后代赵清由南昌府瓦砾坝迁至庐州东北乡朱瓦庙村,落地生根,后在大塘赵立村开族。

赵氏宗祠最早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宗祠两进五开间,东西包厢,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因赵姓祖上曾为一朝之君,故祠堂大门朝南八字开,檐角飞翘,昂首云空,呈凤凰展翅腾飞之势。金色宝顶耸立在门楼顶中央,具有天潢贵胄之意,令人有敬畏之感。

大门外配制木制护阁,护阁上方的4个门籫上雕有渔、樵、耕、读4幅图案。可以想象,在当年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百姓们仍然向往稳定和平的生活环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渔樵耕读、安居乐业,如此美好的生活景象,乃是当时普通百姓所向往的。我们留意发现,一个个雕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寓意深刻,令人浮想联翩。

大门两侧分置石鼓,上面刻有旭日高升、丹凤朝阳、棋盘天下等图文。

祠堂也是家法处置之地

走进祠堂,灰砖青瓦整齐划一,数根立柱大气磅礴。在四合院里,我们看到了天竺、牡丹等植物。天井四侧屋顶向内倾斜,谓四水归堂,有肥水不外流、聚财积善之意。天井四周12根木柱上雕刻鹿、狮、象等图案,象征着族人以善为本、事业发达、吉祥如意。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赵氏宗祠不仅是一个祭祖寻根的圣地,更是对家族子孙进行严格教导之地。“以前只要有族人不守家法,就会在这里进行处罚。”赵东岗村的赵俊功老人对我们说。在祠堂里,我们既能感觉到赵氏宗祠的古朴,又能感觉到它的庄严。

墙上立有赵氏家训十条,分别为:孝父母、睦族人、力本业、慎交友、和兄弟、训子弟、尚勤俭、戒争讼、遵法律、禁非为。

祠堂曾经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被作为小学,叫赵祠小学,而赵俊功当年就是小学的校长。几十年来,从学校里走出了成千上万名学子,他们奔赴四方,大展宏图。

诗歌楹联凝聚族人智慧

在祠堂内走了一圈,我们看到了多副诗歌楹联。宗祠大门对联是:“清献声称隆铁面,宋朝派衍重天潢”。“这个意思就是我们的始祖赵清是大宋赵氏先祖的后裔,办事铁面无私,受到百姓拥戴。”赵老告诉我们。

后厅正门前为拱棚回廊,古色古香,厅门两旁的黑色金柱上书写一副古训楹联:“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很明显,这是告诫后辈要尊祖敬宗,知书达理。一直以来,赵氏家族子孙酷爱读书,就是因为他们恪守着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家训。老祖宗赵恒皇帝的《劝读诗》里记载:“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迎面正堂是供奉先祖的神龛,神龛两边的玉柱上书写:“挥戈疆场创伟业,文治华夏谱新章”。神龛上方五副彩色重梁上分别雕饰两条腾云的游龙在争戏火珠。重梁下悬挂5幅大匾,匾长8尺,宽5尺,中间匾额上书写:“琴鹤家风”,四字秀丽飘逸,两边分别为“祖德流芳”“源远流长”“俎豆千秋”“瓜瓞绵延”。警句回味无穷,以此激励赵氏子孙牢记家训,继承和发扬先祖忠、孝、仁、义之美德,永不忘本。

在祠堂参观约半个小时,我们时刻感受到宗祠的方方面面无不凝结着赵氏祖先的聪慧,凝聚着众多族人工匠的心血和汗水。

本刊记者  赵杰 

新闻推荐

肥东县查处一起“黑电台”案件

近日,肥东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县公安局对隐藏在该县新城经济开发区盛嘉欧园小区出租屋一家“黑电台”的发射窝点进行查处。办案人员通过技术测定,认为“黑电台”发射主机位置在一幢22楼顶...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