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重建祠堂延续根脉——走进元疃镇汪氏宗祠

肥东晨刊 2016-10-27 00:00 大字

○汪氏宗祠 ○古色古香的门钉 ○汪氏后人常来怀念先祖 ○汪氏后人在讲述石鼓的故事 ○祠堂里有不少汪氏后人撰写的对联 ○仿古的滴水檐 ○重修后的祠堂很是气派 ○祠堂的照壁 ○祠堂是典型的江淮民居风格□本刊记者  赵杰

汪氏宗祠位于元疃镇汪郢村。祠堂始建于1909年,后因历史浩劫,不复存在。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族人们的支持下,2011年对祠堂进行了重建。新建的祠堂保持了原先徽式建筑的风格,大气厚重。如今,每逢春节、清明,汪氏后人均会来到祠堂祭拜。

族人合力新建祠堂

昨天上午,绵绵秋雨下个不停,在汪郢村主任汪元权的引导下,我们一行来到了汪氏宗祠。祠堂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建筑,据汪元权介绍,原有的祠堂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不复存在,在众多族人的大力支持下,新祠堂于几年前得以重建。

2008年清明四修宗谱告成,遂筹建祠。重建祠,依原址,循旧制,专门请徽式建筑专业人员设计、施工。根据设计,重建祠堂分两期。一期工程为:一进仪门,二进享堂,均五开间,左右两厢各3间,亦围四合院。大门外建广场,广场上建照壁一座。二期工程为三进寝殿。一期工程于2011年5月开工,当年底竣工。

站在祠堂外,放眼望去,宗祠外墙四周并无窗户,房屋两头顶部为高低三踏式马头墙。屋面转角处均为平翘角,包厢墙面上绘有梅兰菊竹和山水花鸟等壁画,栩栩如生。

站在祠堂前,抬头发现,大门上方高悬“汪氏宗祠”匾。门口设一对石鼓,石鼓四面可看到龙凤荷花等图案,寓意吉祥如意,饶有风趣。“以前老祠堂的石鼓那做工可精美了,遗憾的是如今早就不知道搞到哪里去了。”说这话的是汪元云,今年62岁。“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老的祠堂还在,只不过经过了一些浩劫之后,祠堂里面的东西都不知去向,后来在1975年的时候,祠堂被拆了。”汪元云告诉我们。

祠堂南面有一照壁,高4米多,长约30米,气势非凡。照壁朝北一面黑色大理石上嵌着一个金色篆体“汪”字,与新祠大门遥遥相对。

跨进大门,步入穿堂,到达厢房和四合院。院内栽有松柏。大门内侧左右、东西两厢及堂正面有16根柱子,朱红颜色,围成回廊。大院东边为汪氏始迁祖汪大三墓。

孝子故事代代相传

在祠堂内,四处可见一副副楹联,诸如“恩泽千秋,越国家声传万世;德馨百代,留余堂号荫四房”、“宗祠喜重新,其实尽孝非容易;家谱贵续旧,莫道溯源多为难”、“续谱助教,序穆育人,期贤才辈出;建祠整茔,敬宗迪后,盼家族振兴”……所有楹联均出自书法家或家族名人之手。

祠堂文化注重“孝”字,这就不得不提到汪毓真。据记载,孝子汪毓真,乾隆戊申年生。他自幼聪明,孝友成性。8岁入家塾读《论语》,至“子游问孝章”,问“何以为敬”。其师解说,他即悟,曰:“惟能敬亲者斯为真爱亲耳。”自此,父母或有故不食,他亦不食。嘉庆十六年,母病,延医调治,他每天晚上都和衣睡在母亲床边,随时服侍母亲,直到百余日后,母殃,他悲痛得捶胸顿足。母葬后,住思庐墓守护,直至父亲年衰,需要他照顾为止。嘉庆二十一年,父70有余,患病畏寒,他不仅日夜侍奉汤药饮食,还常抱伏病躯,给父温暖。医云病之燥湿,须以痰之苦咸验之,他伏地啖痰十余口,知不可救,遂跪泣中庭,呼天唤地。父殁,每日至父母坟上祭拜,风雨无阻,三年如一日。

祠堂内还设有会议室。每年清明时节,族人都会事先做好准备,确定各支各房派代表参加,准备好祭品,确定有关服务人员等。祭祀当天,参加人必须沐手整冠,在天井院内按辈分大小排好队。

据介绍,除了祭拜祖先,今后祠堂还将设立图书室、棋牌室、文艺活动室,将会不定期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展览,举办农村业余文艺活动。

“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铃声传来。原来,是祠堂隔壁汪郢小学的放学铃声。据村民们介绍,该小学历史有百年之久,如今村里面的汪氏后代基本都是当年在小学里读过书的。“我父亲小时候也在那里读过书,当时还是私塾。”汪元云告诉我们。

新闻推荐

切实提升五保老人幸福指数

“这几年我们敬老院内的房屋粉刷了、环境卫生清理了、太阳能路灯安装了,并且铺上草坪、栽植上花木,建设了一处体育健身广场,五保老人们居住的每间房间都安装上太阳能热水器,开通了有线电视,让五保...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