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政府送上“及时水”万亩稻田喜“止渴”

肥东晨刊 2016-09-09 00:00 大字

○田地干裂 ○站内设备工作传来巨大的轰鸣声 ○提水管道 ○监测数据 ○清理水草 ○抽水去喽 ○水泵抽水 ○出水了,稻田有救了□本刊记者  赵杰

“这下好了,我们的稻子有救了,感谢政府啊!”昨天上午,张集乡黄疃村村民刘成良看着滁河干渠里的水,高兴地对记者说。

刚刚结束了防汛,肥东部分乡镇立即投入到抗旱当中。进入8月以来,肥东县几乎没怎么下过雨,面对干旱,看着自家的水稻“奄奄一息”,一些种植户犯起了愁。昨天上午,随着驷马山灌区黄疃电灌站终于出水,张集乡的种植户们露出了笑脸……

稻田“止渴” 农户笑开颜

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在张集乡黄疃村里看到,几户百姓正用水泵从滁河干渠里抽水,另一边,水经过长长的塑料管,流入了稻田。

村民刘成良告诉记者,他家里有300亩稻田,自打8月份以来,一个多月的时间老天没下雨,稻子眼看就要绝收。最后,经政府协调,昨天上午,电灌站终于出水,水流进了滁河干渠,百姓的庄稼有救了。

在现场记者看到,刘成良把一台水泵放在渠道边,用泥将水泵出水口抹了个严实,“这是防止接上水管后漏水。”刘成良说。据介绍,为了更好地抽水抢救稻田,刘成良特意花了一千元买了一台新水泵,加上家里的几个旧水泵,四个水泵一起抽水。“政府可是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啊,我这稻田里,晚稻还好,中稻如果再晚两天没有水,那损失可就大了啊。”刘成良感慨地说。

在水渠边,记者放眼望去,十几个村民都在用水泵将水引入稻田。大家有说有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乡政府的同志告诉记者,进入8月份以来,由于久旱无雨,乡里塘坝干涸,田地甚至干裂,全乡及周边近万亩稻田急需灌溉。面对严峻旱情,乡政府经多方努力,引来水源。当天早上7点40分,黄疃电灌站及时出水,彻底解决了6个行政村的农作物旱情。

坚守阵地 确保顺利出水

随后,记者一行来到黄疃电灌站。在站顶,只见几个管道正在从下游往上游出水,工作人员介绍,每个管道出水量为2.2立方/秒,水流入渠道,附近的百姓们可以自行抽水灌溉,水还可以通过节制阀流入分渠以及百姓的当家塘,彻底解决了庄稼的旱情。

为了做好这次出水工作,电灌站的同志也是做足了各种准备工作。渠道检查,拦水坝的清理,去除杂树、水草……几天下来,工作人员24小时不休息,确保成功出水。

一位赵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电灌站用的是专用的抗旱电路,电线杆一共有六公里,下面的杂树有一两千棵,为了确保供电安全,在几天时间里,他们把杂树全部清理。

“从今天开始,我们站里4位同志要24小时值班,监测设备运行及遇热情况。一般每一小时查看记录一次。”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机房内,虽说隔着一面墙,记者仍能听到水泵传来的巨大轰鸣声,据透露:几位工作人员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待上十天左右的时间。“一般晚上困了就在地上打个地铺,这声音确实大,不过没办法,实在困了,也能睡一会。”一位工作人员坦言。

在机房外,两个工作人员正在清除水草。由于没有长竹竿,他们发明了一个土办法:用绳子拴起一块砖头,再将砖头扔到水里,一边拉绳子,一边将水中的杂草拖过来。

据了解,为减少农业损失,及时提水抗旱,肥东已全面启动抗旱工作,计划供水1000万立方米。驷马山灌溉区内地形岗冲起伏,以丘陵为主,该灌区下辖5个站:老黄一站、大史二站、小柏庄三站、大黄一站、黄疃一站,主要灌溉马湖、张集、古城、包公4个乡镇。

新闻推荐

一纸序号单牵动你我他

近日,撮镇镇东部新市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征迁工作进入选房序号单分发阶段。早上6点,陆续有群众来到分发现场,工作人员也开始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分发工作于早上6点半正式开始。选房序号作为征迁...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