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昔日“困难村”今变“阳光村”“阳光村务工程”催生小村庄“嬗变”

肥东晨刊 2016-09-12 00:00 大字

□高桢  本刊记者  赵杰

“没有阳光村务工程,就不会有东庄村的今天”,这是日前古城镇东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本前在2016年“两学一做”全体党员培训会上说的话。的确,这个以前还是被人们称之为“两庄一斗”谐号的困难村,如今已变成了“阳光村”,张本前的一句话,道出了东庄村嬗变的主要原因。

曾经的“老大难”村庄

初秋时节,走进东庄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村美民乐、生机盎然、富裕和谐的美好景致,坐落在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岱山脚下的东庄村,由原先东庄村和墩吴村合并而成,小型冲积平原下,沟渠成网,绿意无限:“东庄村已经不是原先的老大难,而是变成一个欣欣向荣、和谐发展、干事向上的进步村”,正在打扫门前卫生的保洁队员吴长贵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在吴长贵的记忆里,东庄村早先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场所,“我自从在外地打工回村之后,村里的环境凌乱不堪、硬件设施建设几乎为零,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这里村务管理混乱,干部威信低,村民上访不断,全村人心涣散。在上级财务部门对全村‘三资\’清理过程中,还发现了村委干部存在账目不清、私报冒领等诸多问题。作为一名老党员,当时自己真为东庄村的前途担心不已。”就在大家都在为东庄村的未来感到担忧时,“阳光村务”工程无疑成为了解决沉积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吴长贵如是说道。

“阳光村务”催生“嬗变”

通过新一轮换届选举,一批得力的、群众信得过的年轻人走上引领群众共同富裕的当家人位置。书记张本前清楚记得,上任伊始,镇纪委和分片包村干部多次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要求部分村民代表列席参加,村两委班子通过走访、学习、借鉴,决定借助“阳光村务”工程重树形象。该村在镇民政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在新建成的村委会广场前设置了固定、永久的公开栏,按照党务、政务、财务、自治事务、群众咨询答复五大类28项进行村务公开,并灵活利用广播、“四议两公开”以及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定期对村级各项事务进行公开,邀请群众全程参加,让群众眼里看见、耳里听到、心里明白。尤其是“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贯彻执行,确保了村里每件大事的最终决定权都握在了群众手中。

“今年初,村里打算把环岱山供水渠进行全面维修,支委会提出动议之后,交到村两委进行商议,最终按照四议两公开的流程进行公开,最终,经全体村民大会一致同意落实项目建设,目前,2.7公里长的渠道已经全部完工,午季水稻种植,发挥的应有的作用”,村委会主任陈先林对“阳光村务”如数家珍。村民郭让垠高兴地说:“老百姓现在说话管用啦,真正成为主人了。”如今,阳光村务已经深入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久前,该镇民生、民政、纪检等在督查暗访时,对该村低保民生公开、***以及村务公开的“阳光度”给予高度评价。

新闻推荐

党员干部抗旱保苗战斗在一线

9月10日,包公镇王集社区种粮大户尹秀珍的承包地里,看着汩汩流淌的河水滋润浇灌着干旱的庄稼,尹秀珍本已紧锁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咱是外地来王集社区承包土地的,今年8月份以来,老天不给力...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