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爱心支教偏远学校肥东县志愿支教“大篷车”开进偏远农村学校

肥东晨刊 2016-09-20 00:00 大字

□昂卫民  本刊记者  王凤莲  文/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很多农村学校生源逐年减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凸显,特别是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尤为紧缺。为解决这一难题,肥东教体局创新举措,于今年8月底推出了由县城优秀教师组成的志愿支教团队送教到校行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积极响应。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开展起来,并实现了常态化教学,帮助偏远学校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

受援学校齐点赞

“王主任又在门口迎接了!”一下车,来自店埠学区中心校的支教老师孙晓妹脱口而出。在和赵亮学校王勇主任交谈时,他开心地说,“每周二、周四的早上,我都要在这里迎接支教老师,孩子们盼着呢!”

今天支教老师们要为赵亮学校的孩子们上音乐课。9点50分,班级里响起了整齐的节拍声,孩童们跟着老师唱起了优美动听的歌。

“大篷车”活动协调人、县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葛余刚介绍,这些支教老师都是在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方面的专业老师。在得知支教倡议后,他们以志愿者身份加入进来。他们在学校一星期有十多节课程,加上支教的课程将近20节课,上午支教结束中午还得赶回学校上课,基本上没有什么休息时间。“说实在的,他们参加到支教中来,凭的就是对教育和学生无私的爱。”葛余刚坦言。

据了解,此次受援的都是肥东县严重缺编的农村偏远学校,为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不得不拿出有限的办公经费,聘用具有教师专业资格的老师从事教学活动,增加了学校负担。“这下好了,县教体局开展支教大篷车送教上门活动,帮助学校解了燃眉之急。”受援学校负责人高兴地说。

“今天来支教的两位老师,他们都拿到了课表,并纳入到学校总课表中。学校本身已有的音乐老师就可以专职带四至八年级的音乐课了。算下来,为学校实实在在地节约了一个外聘老师的费用。”言辞中,赵亮学校校长李德训言语中流露出喜悦。为方便支教老师开展教学工作,受援学校都做好了各方面工作,如准备教学用具、多媒体调试等等,让老师们工作得心应手,高效快捷。

爱心铺就支教路

这周是第2个支教周期了,每周二、四的清晨,老师们都需要早早起床,7点30分准时乘坐由县教体局统一安排的中巴车前往支教学校。整个来回大约120公里。支教路上匆匆而又有序;辛苦,却收获芬芳满地。

在响导学校,记者看到,支教的黄静老师和胡月琴老师正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画画,而孩子们也学得认真,学得开心。因为没有画画的水彩笔等工具,同在这个学校支教的刘晓燕老师在微信群发出倡议,希望能够捐助些水彩笔、油画棒之类的给这些孩子们,因为他们用的都是铅笔。

“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学算术,点击左下角‘开始\’按钮……”陈世东老师正在给陈集肖圩小学的孩子们上计算机课。机房里,陈老师讲课认真,话语亲切,随着鼠标的移动,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陈老师说,来这里支教为的就是这些孩子,虽然他们不在城里,但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看到他们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本领,打心眼里开心,辛苦不算什么,值。

支教“大篷车”正接力

开展支教“大篷车”活动,是县教体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在这次活动的成员招募中,老师们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无私的爱,积极踊跃报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两学一做”。支教工作重在奉献,重在坚持,重在常态化,县教体局也将继续加大支教的扶持力度,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并希望更多的爱心老师加入到活动中来,为肥东教育的发展再谱新的乐章。

新闻推荐

第四届肥东县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简介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县文明委3月中旬在全县启动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活动启动后,全县各乡镇、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层层推荐、严格把关,推选...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