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水意象翰墨人生——记县政协委员、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谢维俊

肥东晨刊 2013-12-27 18:56 大字

谢维俊长期在文化系统工作,现供职于肥东县文化馆,同时他还热衷于社会活动,兼任县政协委员,肥东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李小可工作室专业画家。他立足本职敬岗尽责,40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用深情的画笔为祖国山川立传。

谢维俊自幼秉承家学,学习书画。爷爷谢虚一,早年随陈笰塘学画,后师从民国画家胡郯卿,并结识书画大师吴昌硕先生,在上海开办画室,批注有《画珍录》和《六朝文艺典》等名人典籍。谢维俊正是在其爷爷潜移默化下,对绘画情有独钟,用功亦勤。80年代问业著名画家郑若泉先生,苦学多练、一心治学,并在创作上有所突破,其间他研习古今画论、画迹,以最大的勇气走进传统。天命之年他考入中国国家画院研究生班学习深造,师从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之子、国务院参事、当代著名画家李小可先生研习中国画。

展读谢维俊的画作,首先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其出色的笔墨。笔墨是中国画文化种姓和艺术本质的核心,也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绘画语言方面的最重要的区别。谢维俊学习传统时紧紧抓住了这一关键,在笔墨上狠下功夫。因他有较好的书法功底,对笔墨的特性和通过笔墨的轻重缓急、浓淡干湿、提按顿挫来摩形状物宣泄情感的表现方式有着深刻的体会。其用笔沉着痛快、轻松灵动,既有骨力又有韵致,既有法度又有节奏。而他近年的作品则更多为重视用笔,强调线条的质量和线条对整个画面的主导作用。40余年,谢维俊沉浸墨海,挥毫丹青,他充满对传统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对个体生命的感悟,注重对笔墨文化性内涵的把握。一丛小草、一朵云彩、一轮明月、一抹晓霞、一泓清溪、一拨大山他都能精思熟虑,融合个体的主观情感加以表现。可谓是一笔之中有浓淡,一片之中有气势,一幅之中有韵味,使其笔下苍润有度,既能与古人有离有合,又不乏与时俱进,浑然大气,充满时代风貌。

岁月的磨砺,理论的积累,绘画的实践告诉他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的创造原则。在传统中国画的画学品藻中,山水画的图式每每被称之为“丘壑”,“蹊径”等。“丘壑”与“笔墨”是山水画的两大最基本的元素。谢维俊的山水图式从整体上看,和诸多画家一样有巨幅与小品之分,从内容上看,有取材实景和因心造景之别。其小品多为因心造景之作,从容、即兴、轻松、随意。多年来,谢维俊常常应学校、企业、机关等之约为重要场合绘制大幅作品,这些大幅作品不但尺幅巨大,而且景物繁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完全凭借因心造境式的笔笔生发,显然难以胜任,必须借助他平时对自然实景的观察和积累,经实景中的物象酿造,升华为心象,然后再落实到画面上变成“不似之似”的意象,他的大幅作品多为体现这一意匠过程。

谢维俊领悟到“师造化”(写生)是向自然学习的必由之路,每年公务再繁忙,他都要去名山大川写生、创作。如果说普通人对名山大川的迷恋与向往,很多是一种旅游后的一种炫耀,或是对一种快节奏生活的反思。那么画家谢维俊对山水之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敬畏和感动,每次与他同游,路边的小山,无名的小溪,常常令他静思观照后,提笔写之。一花一叶,一丘一壑,原本是安静的风景,在谢维俊的眼中、心里、笔下,流动起来,寄托内心的画意诗情。他正是从自然的峰峦中领略大美,从灵动的溪水中悟出真情,在充满激情的写生苦旅中缔绘出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

40年的风雨洗礼,40年的岁月磨砺,40年的笔耕不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上个世纪他已在当代画坛崭露头角,作品入选第11届亚运会大型文艺展览;1994全国中国画、油画精品展;1995年创作的国画《春风大雅入农院》参加文化部、中国美协举办的美术大展并获奖。2001年参加省“五普”美展,国画《秋风》获二等奖;2004年国画作品《古原》入选安徽省文化厅、省文联、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新世纪?首届安徽美术大展。2005年山水作品参加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系列展。其作品、美术文论散见诸多画集、报刊,部分作品被中外收藏家和机构收藏。2010年由中国艺术出版社出版《国家画院李小可工作室—谢维俊卷》;由当代著名画家范扬先生题写书名的当代艺术家系列《谢维俊山水集》也于同年出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谢维俊将用他沉湎画学的执着去穿透时间的深远和空间的壮阔,书写自己山水意象翰墨飘香的艺术人生。 (政协办宣)

新闻推荐

甘当“孺子牛”——县人大代表、长临河镇东光村支书刘正荣二、三事

仿佛是春风拂面,在东光村及其周边,只要一提起刘正荣,干群脸上就会露出满意的笑容,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源自于他多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履职尽责、无私奉献引起的共鸣。做称职的“管家”该...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