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津公园 早期的主人都有谁

合肥晚报 2021-11-30 00:44 大字

○1950年建设的合肥第一个人民公园逍遥津公园

○史料中关于王尚辰的记载

○逍遥津主人王育泉家传

○逍遥阁的楹联历史悠久

说到逍遥津公园,合肥市民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但你知道逍遥津公园是怎么来的吗?它早期的主人又是谁呢?他们对逍遥津公园甚至合肥早期城市开发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说到逍遥津公园,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三国时期曹魏悍将张辽在这一带水域,以八百勇士击败吴主孙权的数万大军,杀得吴军丢盔弃甲,孙权差点都被活捉。张辽也因此一战成名,“威震逍遥津”。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随着千百年来合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本位于城东北郊外的逍遥津,逐渐被纳入主城之中。到了明代有位叫做窦子偁的合肥乡贤,先是考中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又累官至福建布政使,遂购得逍遥津这一片风景绝佳的山水好去处,建造窦方伯别墅和窦氏公祠,为终老休憩之所,所以至今公园内还保留有“窦家池”的旧名称。

伴随着时间的变迁,经历明清鼎革到了清代中叶,窦氏家族又把逍遥津的产权出售给了合肥王氏家族。

那么,这个合肥王氏家族又是什么来历呢?据史料记载,合肥王氏最主要的家族人物,是其入籍城中后的第十世王育泉和十一世王尚辰,其中王育泉曾经在逍遥津上修建小辋川别墅,和当时众多的文人雅士曲水流觞、吟诗酬唱,享受惬意安逸的生活。

合肥王氏家族对逍遥津公园的贡献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王氏家族最早可以上溯到晋代琅琊王览,王览是二十四孝——“卧冰求鲤”的主人公、西晋太保王祥的同父异母弟,也是“书圣”王羲之的曾祖,在西晋朝廷曾官至光禄大夫。南宋灭亡后,这支王姓族人为了避祸,在巢湖畔隐居度日。

朱元璋建立明帝国之后,天下甫定,各地纷纷扰扰的战乱日益平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王氏家族再次兴旺发达起来。到了穆宗隆庆六年(1572)时,江淮大旱,王氏后裔王镳与侄子王筵赈灾捐粟八百石,被朝廷褒以上义之家,王镳因此正式入籍庐州城中。

从相关史料及宗谱记载来看,这一时期的王氏兄弟子侄们文采风流,辉映江左,四海宦游,代著名节,几代人中走出了不少为官之人。

王育泉应该是合肥王氏的第十世了。据史料记载,他为人洒脱磊落,仗义疏财,誉满大江南北。咸丰辛亥年1851年被荐举为孝廉方正,时人称之为“肥上善人”。早年和朋友张浣花去南京参加乡试,其间张浣花不幸染病亡故,王育泉放弃考试为朋友治丧,亲自扶送其灵柩返回故乡安葬。友人湖南张彝尊罢官隐居在巢县东黄山,张彝尊去世后只留下寡媳赵氏和一个襁褓中的孩子,有袁某觊觎其财产故意找茬打官司,王育泉闻讯后立刻积极出面干预,伸张正义,保全了朋友后人的利益。

道光五年(1825),王育泉购得逍遥津一带的土地和水面,修建小辋川别墅,成为这一片大好山水风景的新主人。易名“斗鸭池”。其间王育泉和众多士人“绘图征诗,宾朋觞咏”,定远炉桥人方浚师为其撰写了一副绝佳的对联,上联为“地临飞骑桥边,问当年一船筝笛,万队旌旗,弹指话沧桑,只安排水国逍遥,已是鲲池庄叟境”;下联是“春到听莺时节,看此日对月题诗,迎风把酒,散怀忘泛梗,且领略画图结构,俨然鹿柴右丞居”。整副楹联引经据典,情景交融,旷达洒脱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据了解,今年逍遥津公园经历了大规模的修葺,这副对联还悬挂在逍遥阁两侧的立柱上,典雅古朴的楹联和湖光山色的风景交相辉映,让人深感欣慰。

到了道光二十二年也就是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英国逼迫清廷签订《南京条约》,当时“濒江州县,风鹤时惊”,庐州城垣也年久失修、崩圮坍塌,为了加强城防,邑令沈祥煦和王育泉商量,由其召集阖郡绅民,集资修筑合肥城池,不费国帑,不伤民力。王育泉又主动出面维修庐阳书院和包孝肃公祠,“筹给膏火,奖掖寒畯”,在物质上资助那些家境贫寒的读书人。

咸丰初年太平天国运动波及江淮地区,王育泉协助安徽巡抚江忠源防守庐州城,城破后生灵涂炭,江忠源也在合肥水西门外赴水而死,王育泉只身逃脱,后在寿州一带组织团练助剿,筑营于定远、凤阳两县交界的莫邪山,“三围凤阳,再援怀远”,“大小十余战,贼不敢逞”,被清廷擢升为知州。这时候的王育泉年事已高,大病初愈后仍然在军旅中操劳,途中疾发,于咸丰九年(1859年)八月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死后追赠知府。

王尚辰是王育泉的长子,在咸丰三年(1853年)冬起兵协助其父王育泉,在胜保、袁甲三的统领指挥下,抗击太平军、捻军以及反叛无常的苗沛霖。王尚辰后以军功授翰林院典簿,晋四品京衔,不求仕进,携诸弟就宅大潜山,力耕侍养,以诗书自娱,著有《谦斋诗集》、《遗园诗余》,为合肥诗坛之耆硕,和徐子苓、朱景昭合称为“庐阳三怪”。

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通过对逍遥津公园曾经的主人——合肥王氏家族的渊源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王氏家族数百年来的历史,在承平年代,其族人著书立说,建书院、办教育,赈灾荒、修城池,热心公共事务,积极参加科举考试,蟾宫折桂,瓜瓞连绵,为官清廉;在战乱时期,他们毁家纾难,弃文从武,保境安民,忠勇可嘉。并对今天的逍遥津公园进行了改造修缮。

不过从史料来看,这一时期的逍遥津景观应该比较小,和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规模尚不可同日而语。而逍遥津有规模的开发建设,应该是由号称合肥排名第一的簪缨世族——龚家完成的。光绪十八年(1892年),龚心钊从王家购得逍遥津的所有权,建造取名来自父亲(龚照瑗,字仰蘧)字号的“蘧庄”,并把此地改名为“豆叶池”。园林建设竣工后,龚家在光绪甲辰年(1904年)邀请宣统皇帝的老师陆润庠,题书“古逍遥津”和“蘧庄”匾额,至今这“古逍遥津”四个鎏金大字依然高悬在公园大门上方。

抗日战争爆发合肥沦陷时,逍遥津成为日本侵略军的拴马场,树木被砍伐,建筑遭破坏。日本投降后复归龚家。据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已是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仅有一些菜地、稻田和少量麻栎、柏树、银杏、白皮松、广玉兰等树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逍遥津以及周边的李家小圩、季家花园合并一起,辟建为公园,对广大市民开放。1950年起建逍遥津农林场,种水稻、蔬菜等农产品,并开始栽花植树;筑一道桥、二道桥、小拱桥,建茅亭,修道路。1953年,正式以“逍遥津”命名。1955年公园制订复兴计划,陆续扩建西园,新植各种观赏树及花灌木4万余棵,在东、西园埋设地下电缆,安装园灯,共辟出游览面积17.44公顷。据史料记载,自1957年始,一些大型艺术团体纷纷前来献艺,其中有中国杂技马戏队、沈阳杂技团的飞车走壁队、齐齐哈尔杂技团、安徽省杂技团等。夏日夜晚公园常举办纳凉晚会,节目有相声、黄梅戏、庐剧、舞蹈、电影等,丰富多彩,吸引众多游客。

上世纪80年代,经过整顿充实的逍遥津公园,兴建了盆景园和陈列室,开放了哈哈镜馆等游艺场所。1980年和1982年,日本久留米市访华团向公园赠送的杜鹃、山茶、桧柏,也由双方共同种植在园内,象征着两个民族友谊长存;上世纪80年代末,公园园名还被标在我国赠给联合国的地图上……可以说很多合肥人的童年记忆都是和逍遥津公园紧密交织在一起的。

今天,当我们和朋友家人来逍遥津公园游玩,或泛舟于湖上或漫步于林中,欣赏这片风光旖旎的山水美景之时,不应该忘记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些名门望族,对逍遥津公园甚至合肥早期城市开发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他们的事迹和优良质朴的家风,值得我们后人深入研究发掘。□汤增旭

新闻推荐

@加拿大一枝黄花 你已被全市“通缉”! 在合肥看到一枝黄花,可拨打12345反映具体位置

处于结实期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正在作业的李荣村村民。巢湖岸边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近日,全国多地遭到...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