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庙和白萝卜
□罗太虎
我的故乡罗家疃,是巢湖岸边的古村落。它是明朝初期,从江西瓦屑坝以“军屯”建制整体迁入的七姓同住的大村庄。全疃现有九百多户人家,王、罗、洪、殷、胡、汪姓为疃中主要人口。罗家疃沿湖东西长约四公里,建有上百座二三层粉墙平顶住宅楼。遥望全疃犹如一艘行驶在海洋中的航船。
我虽离乡五十六载,乡愁却永记心怀。每年春节、清明、冬至,我都回乡祭祖,与父老乡亲忆往昔,叙家常,体味故乡宁静安详的生活。故乡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东岳庙和白萝卜。
东岳庙始建于元延祐年间。明末遭兵燹。后几经重修,直至一九五三年,大庙仍保存完好。大庙坐落在村正中的一块高地上。庙门前有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子(现移置在村门楼前)。庙堂周围茂林修竹,苍松翠柏,浓荫密布,间有兰草桂花,清香四溢。庙内有一深井,井水冬暖夏凉,清冽甘甜。庙堂分前、中、后三大殿,中殿为大雄宝殿,有四五层楼高,雄伟壮观,气势恢宏。殿正中供奉着东岳大帝坐像,高一丈二尺。大帝两旁环列七十二司塑像。后殿供奉着观音、关公、财神、谷神、地神等大小菩萨上百尊,以满足百姓上香敬佛之需。在我小时候,百姓们缺乏科学文化知识,以为人的祸福命运都由神灵菩萨主宰,因而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据传是东岳大帝诞辰,四面八方的百姓不辞辛苦,带着各种各样的愿望、企盼,涌向大庙叩首拜佛,抽签问卜,烧香还愿。香客们路经之地爆竹声声,鼓钹齐鸣,热闹非凡。小时候,我去庙里玩过。九岁那年还目睹过一次开庙进香的盛况。
东岳庙当时与巢湖中庙齐名,曾给罗家疃带来空前的名望。然而,一九五八年大办钢铁时,东岳庙里所有金银铜铁都被拿去炼钢炼铁。尤其是到了“文革”期间,在“破迷信,扫四旧”的狂嚣声中,东岳庙彻底被毁,现已荡然无存。当年,村中被毁的还有洪氏、殷氏、罗氏祠堂。我每年回到故乡,都会到一片废墟的东岳庙前看望,不禁思绪万千,但愿那些经过浩劫而幸存留下的历史文物古迹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让传统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彪炳千秋。
罗家疃萝卜曾远销省内外,村因萝卜而兴,萝卜因村而出名。萝卜每年中秋节前后下种,地属湖土松软肥沃,适宜萝卜生长。别处没有罗家疃那样的土质,长出的萝卜不中看,口感也不佳。而罗家疃萝卜大小均匀,光滑滑,圆溜溜,水分足,极脆嫩,上市很抢手,也能卖出好价钱。萝卜生长期不长,三个月左右即可收获。每年冬至前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一起下田拔萝卜,萝卜地里充满着收获的喜悦气氛。方圆四邻八乡的人都到村上来购买,当年合肥酿造厂靠的就是罗家疃萝卜建厂兴业。有些专做萝卜生意的贩子,在收获季节,直接下到田头和村里,成千上万斤地收购。然后运往合肥、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加工成酱萝卜、甜萝卜、萝卜干、萝卜响、萝卜罐头。这些萝卜在市场上销售旺盛,有的还出口赚钱。
在我的故乡,三年困难期间,萝卜救了很多人的性命。现在生活好了,萝卜不再是填饱肚皮的食物,而是作为食材,用来烹饪菜肴。或红烧,或素炒,或与猪羊肉同烧,烧出的萝卜口感极佳,可称得上美食。若用萝卜炖排骨汤,炖出的汤呈乳白色,喝起来又鲜又甜。若将萝卜腌制成萝卜响,加上五香粉、辣椒粉,放点麻油,佐粥甚佳。萝卜亦可切成丝,加上生抽、麻油、辣酱拌匀,与花生米拌香菜、松花皮蛋同为酒席桌上等凉菜,凡吃过罗家疃萝卜的人都赞不绝口,有人还给萝卜写了顺口溜:“罗疃萝卜甜又脆,此村仅有外少见。无论炖烧或凉拌,佐粥佐饭都相宜。”
新闻推荐
持续推进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凌云:让法治成为深植市民内心的信仰
本报讯12月2日,合肥市政府召开第76次常务会议,听取多个工作事项汇报,并审议多个议题。市长凌云在主持会议时强调,法治是...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