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小伙管亚伟二十年如一日为庐剧“立传” “他用双脚踩出一部庐剧史”
■ 本报星级记者程茂枝
“这本戏考在庐剧史上是一个壮举,是庐剧的大集成,为庐剧的传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2019年初春,当《中国庐剧大考》的书稿放在庐剧大师李儒瑶面前时,90多岁的老人难掩兴奋与激动。近日,这本由六安小伙管亚伟所著的庐剧“大考”出版,“有了这本书,庐剧就失传不了,传统就能复原再现。 ”
六安小伙痴迷“小倒戏”
1984年出生的管亚伟,痴迷并研究庐剧已近20年。 “我的故乡在肥西三河,小时无聊便到村头桥边的音像店玩耍,不经意间被‘灌’了不少庐剧。 ”管亚伟告诉记者,庐剧起源于大别山民歌,起初也被称为“小倒戏”,流行于合肥、巢湖、六安、淮南一带。 “在记忆中,小时候故乡最吸引我的有两样,一是花样繁多的小吃,另一样就是街头巷尾飘着的庐剧。 ”
除此以外,家庭的熏陶也是管亚伟走上研究庐剧之路的重要原因。 “父亲十四岁便考入了皖西庐剧团,后来他虽工作变动,但没离开过文化圈,在家里更没少说庐剧的人和事。 ”到了2000年,管亚伟发表了第一篇庐剧评论《小戏大发展》。在长辈和老师们的鼓励下,他对庐剧以及大别山其他民间文艺的兴趣越发浓厚,对庐剧的搜寻与研究也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遍访乡野“临危救戏”
“庐剧的特色是讲究真假声转换和小嗓子的应用。在民国时期,曾有庐剧艺人能一句真声,一句假声,在短时间内连续转换十几次。这非常难学。 ”管亚伟认为,庐剧没有在时代的冲击下发扬光大,与其本身的特质关系很大,而“这也正是庐剧值得保护的地方。 ”
迷上庐剧的管亚伟,从大学时便开始在网上购买关于庐剧的一手文献资料。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他还先后前往霍山、寿县、霍邱、合肥、淮南、蚌埠等地拜访了李儒瑶、丁玉兰、黄重新、孙自婵、费广连等擅长传统庐剧的老师,并拜李儒瑶为师,还于2012年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庐剧的小册子 《根在大别山——庐剧》。
“一路走来,也遇到过好心的师友劝我丢了这‘陈芝麻’,我却割舍不下。 ”管亚伟说,寻访中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一位老艺人去世前的场景:先是叹了口气,接着哼了一段二扬子,再然后就微笑地离开了……他采访过的老艺人很多都相继过世,李儒瑶因此把管亚伟的工作称为“临危救戏”。
二十年坚守完成“大考”
“在庐剧行里,我摸爬滚打了八十多个年头,里面的犄角旮旯也算知道的不少,但这本书里记载的却都是干货,比起现在很多关于庐剧的文字要扎实得多。 ”李儒瑶对《中国庐剧大考》不吝赞美之词:“庐剧的源头在哪,书中写了;庐剧是怎样成长的,书中写了;庐剧的各路分支流派,书中写了;庐剧的重要班社和名角,书中也写了……这些东西是亚伟用双脚在寻访路上一步一步踩出来的,在老艺人口中一句一句抠下来的,在月明人静的夜晚一笔一笔记下来的。 ”
李儒瑶曾说,对于庐剧这个冷门,一不能挣钱,二不能扬名,放在别人那里,是绝对不会做的。 “管亚伟敢于迎难而上,别人会说是爱好和兴趣的力量,我觉得他心里装着的是一种责任。 ”在完成《中国庐剧大考》的路上,管亚伟也感慨良多,“在当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利性太强,如这些老艺人们的真诚又有几人? ”
新闻推荐
初冬的江淮大地,风清气爽,层林尽染,虽然已进入冬季,但秋意仍浓。走进落叶飘飞的合肥炭素,只见常青树郁郁青青,落叶树红黄斑...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