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奉献,我快乐”——走近店埠镇镇西社区空巢老人心中的“活雷锋”
○工作中的陈琳 ○上门调解纠纷 ○由于一心扑在志愿服务上,陈琳很少有时间陪正在上初中的女儿 ○在社区的银发老人心中,陈琳的手机号就是“雷锋号”□本刊记者陈强
陈琳,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社区工作者,因为热心公益成为志愿者,8年来,她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在空巢老人的心里,她的手机号就是“雷锋号”;在社区居民的眼中,她就是调解家务事的“好瓦匠”。
机缘巧合的志愿服务路
今年45岁的陈琳是巢湖人,2011年,从酒厂下岗的她来到了店埠镇镇西社区工作,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她加入了店埠镇镇西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当时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了一些志愿者,当他们用自己的奉献精神帮助了有需要的群体时,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所以,我也想通过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社会公益、践行志愿服务,赠人玫瑰。”说起参加志愿者的原因时,陈琳告诉记者。
自从成为一名志愿者后,她经常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我看来,志愿服务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想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把接力棒传下去。”
空巢老人心中的“活雷锋”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镇西社区内有不少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尤其是一些重症精神障碍患者以及空巣老人遇到水电故障以及恶劣天气时经常无法应付。在日常走访中当了解到情况后,陈琳便经常上门嘘寒问暖,其间更是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了每一位老人,并嘱咐老人,有困难找她,随叫随到。8年多的时间里,只要接到老人的求助电话,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陈琳都会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第一时间上门,时间久了,老人们都把她的手机号称做“雷锋号”。
8年来,陈琳为老人处理生活琐事不计其数。去年的一天傍晚,陈琳接到原县建筑公司一位退休工人的求助电话,称他60多岁的老伴精神病复发,陈琳立刻赶去,发现家中一片狼藉,东西摔了一地,陈琳冒着被打的危险,凭着以往的经验,先安抚病人,再联系精防医生、社区民警,然后送患者住院,事毕回到家里时已经8点多钟。
调解家务事的“好瓦匠”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深知社区事无小事的陈琳在调解中既讲原则,又和稀泥,是一位成功率极高的“好瓦匠”。但凡遇到婆媳矛盾、家庭纠纷时,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她。
数年前,住在前沿村的王、何两家,共用一座山墙,而在发现自己的墙体渗水严重后,何家便上门要求王家修复并赔偿,王家不服,为此两家产生了积怨。了解情况后,陈琳先请教建筑行家,摸清渗水原因,随后分别上门调解,陈清事实依据,并使双方口服心服,最终达成处理协议,签字画押。
而在去年10月份,酒厂宿舍的居民反映小区不通燃气,给生活带来不便,虽然不是自己的工作范围,但陈琳却放在心上,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情况,在住户们达成统一意见后,便对接燃气公司,最终为70多户居民家中装上了燃气。
孩子眼中的“差评妈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七年多的时间里,陈琳策划并参与了社区几十次志愿者公益活动,周末影院、馨香书画社、福缘艺术团都成了社区志愿者活动的品牌。“助梦飞翔在行动”、“留守儿童团体辅导活动”、“壹基金温暖活动”等,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由于一心扑在志愿服务上,陈琳很少有休息时间,节假日更是如此,难得休息的时候一接到求助电话就得马上出门,每年参加志愿者活动至少在100小时以上,平时很少有时间陪正在上初中的女儿。
因此15岁女儿的日常起居便交给了丈夫一人负责,“因为工作关系,每天晚上等我到家的时候都已经很晚了,所以平时接送孩子放学、辅导功课,都是丈夫一个人,为此丈夫经常开玩笑说他是既当爹又当妈,因为很难见到妈妈,女儿有抱怨,常说我是‘差评妈妈’。”陈琳笑着告诉记者。
而对于雷锋精神,陈琳有自己的理解,“第一代伟人提倡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精神’就是学习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的这种精神动力来源于他忠于革命忠于党这种朴素的思想。在现在时代变革中更不能忘了‘雷锋精神’,所以我认为‘雷锋精神’就是中国精神。作为一名志愿者,要发扬这种精神,学习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做好传承。”
新闻推荐
●社区干部向师生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本报讯(记者肖金雄通讯员马景丽)“老师们、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黑恶势力吗?你们...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