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巢湖也灿烂

合肥晚报 2019-01-23 09:08 大字

虽然不是小岗,虽然不是深圳,风雷激荡而改革开放,巢湖不缺席;1978-2018,昨夜星辰,巢湖也灿烂。作为一名见证者,也是一名记录者,惊回首,无论是鸟瞰,还是掠影,总有一些“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成功的头一榨

这篇人物通讯,最早刊发于1988年夏日的《巢湖报》,后见于《中国青年报》和《工人日报》等媒体。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黄书安。他当时为巢湖市粮运车队修理工,瘦瘦的,矮矮的,黑黑的,是一枚无名小卒。1987年秋,巢湖市粮食局领导班子决定对粮运车队队长实行公开招聘,英雄不问出处,不论干部工人,优胜劣汰;这对于当时“计划经济为主”的人事制度可谓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因为,那个时代,像粮运车队“一把手”,一般应该是乡下进城的公社书记这样一级的“国家干部”才有资格作为选用对象,而粮运车队的修理工是工人身份,根本就没有资格当队长;反过来说,有的人心里想当队长,也怕竞争不上反而让大家看笑话。况且,当时的粮运车队,已是个烂摊子,工资不能正常发放。而此时的黄书安,天不怕,地不怕,通过多轮公开答辩,“八万,九万,十二万”,三年承包,税后利润逐年递增,结果他一举“中标”。今天看来,或许这没什么了不起。但在当时,市场上汽车货运价格是0.18元/吨/公里,那“八万,九万,十二万”,对于粮运车队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毕竟,貌不惊人的黄书安精明能干,他走马上任之后,不仅讲究“成本核算”,更是推行“层层承包责任制”奖罚分明,“旗开得胜”——上任八个月,便一举提前完成第一年的承包任务,这才有了笔者笔下的《成功的头一榨》。黄书安,一名敢闯敢冒的改革猛将,当然,没有那样一个“人心思变”的大时代,在先前计划经济时代组织人事工作“论资排辈”的条条框框里,他也不会脱颖而出,这也是“时来天地皆助力”。随后,巢湖市的二轻系统、物资系统、商业系统,乃至于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大户的效应

1993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第2版刊载我的一篇拙作,题为《“大户”的效应——巢湖市槐林镇种养大户的调查》,这篇新闻稿的用出可谓“一波三折”。

当年我在槐林跑采访,发现那里“按需成片”风起云涌,也争议多多。这种“按需成片”,“特殊”也存在于“一般”之中。众所周知,风起于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三强调“家庭承包稳定不变”。不过“家庭承包”虽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由于一家一户就那么十亩八亩的“小本买卖”,且“村东一块田,村西一块田”,农民想富起来也难。在槐林,耕田远远比不上织渔网来钱快。于是乎,当时的槐林镇党委、政府一班人顺势引导村民试行“按需成片”土地承包,其中,有64户人家挑起2100多亩田地承包的担子。这些大户,放着家里的砖瓦房不住,大人小孩统统转移到圩内开辟新“根据地”。这其间,我通过一连十多天的采访,一气呵成,写就调查报告,分别寄往《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等媒体。问题之所在,槐林这种“按需成片”会不会与“家庭承包稳定不变”相抵触,所以,不久,《人民日报》编辑部便给我来信,问“你们安徽省委、省政府及《安徽日报》对此事件持何种态度”,说这稿子所写的内容虽是种“大势所趋”,但就怕有“动摇家庭承包”之嫌,所以稿件能不能刊用还得等一等。紧接着,《安徽日报》周末特刊编辑部负责人李相敏老师给我来信,我记得那封信还是用毛笔写来的,满满的两张纸,信中说“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正在外出,此稿有待这位副省长审批后才能去刊发”。终于,一路过关斩将,先是近3000字的“观察与思考”见诸省报,接后,才有《人民日报》调查报告的用出;再往后,国家农业部官员前来槐林调研“按需成片”,不在话下。

现在看来,当时槐林的“按需成片”,就是今天的“土地流转”,其原则都是“自觉自愿”,只不过,当时的安徽巢湖槐林先行一步罢了,但,甭看这敢为天下先的“一小步”,却是集约化、规模化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大步”。

张传发(作者系巢湖日报原群工部主任)

新闻推荐

双拐“园丁”悉心呵护留守娃

寒冷的冬日里,在巢湖市烔炀镇中李村原中李小学内,巢湖市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示范学校校长梁邦定,如往常一样,拄着双拐为留守...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