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提升、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纪实

合肥日报 2019-01-18 17:36 大字

在特色教育蓬勃发展的大舞台上,“一校两区一园”办学的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找准方向、立足改革、开拓创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8年,学校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全国仅80家组织和9名个人获奖),成为安徽省第一家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教育机构。

荣誉的背后,有着决策者的智慧与胆魄、授业者的奉献与挚爱,更承载着全体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人的光荣与梦想。人们分明听见了来自其间的最强音: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建设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全国优质校,大力促进学校发展。

坚持“121”质量管理引领职教发展新航标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对标国家质量标准,用“诚信品德、工匠精神”为核心的“121”职业教育模式阐释了现代职业教育卓越质量管理的内涵与外延,走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卓越质量管理的道路。

“121”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一个核心”、“两条路径”、“一项保障机制”。其中,“一个核心”,即人的全面发展;“两条路径”,即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网络学习空间;“一项保障机制”,即诊断与改进机制。该模式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无期限的职业生涯能力提升服务。该模式拓展了人才培养的时空限制,将学生终身学习纳入到教育教学规划,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秉承“工匠精神”培养“新时代青年工匠”

学校教育教学以培育学生的“诚信品德、工匠精神”为核心,贯穿于各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既具有“工匠”能力又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通过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七位一体”教学改革、健全教学保障体系,培养出数以万计的“新时代青年工匠”。逐步打造出一张以“工匠精神”为内容的思想文化、以“业工术巧”为内容的技术文化、以“敬业恪职”为内容的行为文化、以“尽责协作”为内容的管理文化在内的“勤奋、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名片。

深化“七位一体”助力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全面深化“七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改革,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七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包括以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前提、深化专业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为核心、培养“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关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必要途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为重要措施、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及质量监控体系为保障、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为检验的制约教学质量的七个关键要素。深化改革,各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呼应,围绕教学质量提升这一中心形成合力。

创新“新模式”注入质量提升“源泉”

学校与安徽风之星公司探索建立联合培养、分段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将实习学生作为企业新员工及后备技术人员培养,高标准建设校企共用实训基地“校中厂”、“厂中校”,形成现代学徒制的办学特色;学校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达成联合办学的合作方式,采用“双主体”办学模式进行教学,该模式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在医学技术相关专业推广加以应用;学校与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安徽省巢湖监狱联合办学,形成“X+J”,即“学校+监狱”服刑人员改造模式,通过技能鉴定和特种作业培训帮助服刑人员学到了一技之长,拓宽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视野。此外,还有“四融入、三递进、学训交互”培养模式、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都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以赛促教,以赛促建;校地共建,传承文化;开放办学,走向国际;追求卓越,铸就辉煌……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案例印证了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新时代青年工匠的理念。

这是一个践履惟新、承上启下的时代。当今的中国大地,新图景次第展开。在这幅图景之上,人们看到了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快速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这是全体教职人员倾注的全部心血和智慧,也是该校向人民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当前,学校已把质量提升作为发展的重要任务,融入到党建、教学、科研、实践等各环节,实现质量提升全覆盖,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努力将学校建成行业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异、办学设施先进、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的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使之成为全国同类专业中的标志性学院、国际职业教育领域的知名学院。

一个新的更加催人奋进的乐章正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开发特色景点打造颍州西湖观光名片 阜阳市人大工作研究会

编者按:阜阳市人大工作研究会围绕开发建设现代化西湖课题,深入颍州西湖景区和阜阳生态园景区考察,召开市直机关有关部门负责...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