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姜文祥夫妇热心献血,情系公益,其家庭今年荣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乐于奉献传递爱

安徽日报 2018-09-19 11:08 大字

9月10日,姜文祥夫妇手捧证书和奖杯。

本报记者 李浩 文/图

“没想到自己家能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我只是做了一些很普通的事情。”9月10日,记者来到省能源集团合肥发电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姜文祥的家,今年60岁的姜文祥如是说。他热情地把记者迎入家中。姜文祥的妻子、59岁尹青燕从屋里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17本献血证和各类荣誉证书。 19年来,这个谦和的普通家庭全家都坚持义务献血和志愿服务活动,荣获了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安徽“最美家庭”称号。

“献血救人,我随叫随到”

姜文祥和尹青燕退休前都在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工作。 1999年,单位发布通知,合肥市中心血站要来开展集中无偿献血活动。 “对我来说,无偿献血在当时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想到针管戳进血管里,我心里是有些害怕的,但是转念一想,献血是为了救人,我就报名了。 ”尹青燕回忆说。

第一次献血很顺利,然而让尹青燕没有想到的是,血站第二天打来电话,告诉尹燕青,她的血液属于稀有血型,请她到合肥血站开会。 “什么是稀有血型?难道我的血液有什么毛病? ”由于对血液知识了解较少,尹青燕误以为自己有身体缺陷,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合肥市中心血站。血站工作人员告诉尹青燕,她的血液是RH阴性特殊血型,在我国的出现率仅占千分之四左右,也被称为“熊猫血”,希望她能成为献血志愿者。经过科普的尹燕青心情释然了,这两天的经历也让她进一步体会到健康对人的重要性。 “献血救人,我随叫随到。 ”尹青燕当即就答应下来,成为了一名献血志愿者。

血库中的RH阴性特殊血型存量较少,遇到临床用血需要献血志愿者随叫随到。几个月后,尹青燕就接到了献血任务。合肥市中心血站打来电话,一个6岁的孩子病危,和尹青燕的血型匹配,急需输血。 “好,我马上就来! ”尹燕青立即赶往血站。这次献血抽取了尹青燕200毫升的血液。“事后,血站工作人员告诉我,那个孩子救活了,我心里面别提有多高兴了,也很有成就感。”尹燕青说,从那以后,接到电话立即赶往献血点,成了她的家常便饭。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即,尹青燕作为稀有血型献血志愿者到北京献血,为即将召开的北京奥运会提供血液储备。尹青燕的血小板计数含量较高,她决定捐献血小板。坐在椅子上,看到血小板分离机把血液分离出来,尹青燕非常惊喜:“一袋机采血小板成分,可以使因止血困难而濒临死亡的病人起死回生。”从那以后,尹青燕除了捐献全血,还开始捐献血小板。

“按照现在的规定,献血能献到60周岁,还有1年我就要到年龄上限了,我会一直献血到最后。”尹青燕说。据了解,19年来,尹青燕总计献血量超过7000毫升,荣获过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多一人献血,多一份希望”

“多一人献血,就多一份希望。”姜文祥说。看到妻子献血的热情劲,姜文祥也加入了无偿献血者的行列。 1999年下半年,合肥市中心血站再次来到合肥发电有限公司组织无偿献血,姜文祥献出了自己的一管热血。从此,每次单位有集中献血活动,他都一次不落,而且每次都献400毫升。

姜文祥和尹青燕还把无偿献血的光荣传统传承给了儿子姜占煜。姜占煜18岁生日那天,姜文祥夫妇对儿子说:“儿子,你成年了,你也去献次血,就当是给自己的成人礼吧。 ”姜占煜点点头,第二天,姜占煜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流动献血车,用献出的热血给了自己一份生日礼物。如今,姜占煜已经累计献血超过3200毫升。

RH阴性血型具有家族性和遗传性的特点,尹青燕动员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也做了血检,发现他们也是稀有血型。 “现在,我的弟弟妹妹也被我发展成稀有血型献血志愿者了。 ”尹青燕笑着说。

“我们献血是为了帮助别人,不是为了谋取利益。 ”尹青燕告诉记者,献血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利益上的纠葛,但是尹青燕和姜文祥一直秉持着无偿献血的原则。 2016年,尹青燕正在巢湖为父母装修房子,突然有一位朋友给她打来电话,称一个稀有血型的孩子急需献血,希望她能来帮助他。尹青燕立即坐车从巢湖赶到合肥,在医院为这个孩子献了血。事后,为了表达感谢,获救孩子的家长拿出一沓现金往尹青燕的手里送。尹青燕把钱推回去:“我无偿献血,不是卖血。都是为了孩子好,把钱留着给孩子看病吧。 ”孩子的家长非常感动。尹青燕告诉记者,她和姜文祥参加无偿献血以来,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

“帮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

尹青燕告诉记者,他和丈夫除了献血,还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人。

2001年,尹青燕和10多名无偿献血的朋友一起吃饭。尹青燕提议:为什么不能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呢?饭后,他们来到逍遥津公园,一起捡了一下午的烟头。 “虽然是心血来潮,但是大家都觉得很有意义,决定成立一个志愿组织,常态化地开展公益事业。 ”2012年6月,“合肥志愿者之家”在庐阳区民政部门注册备案,尹青燕担任副队长。 “合肥志愿者之家”安家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街道桃花社区,社区为其免费提供了办公用地、业务培训、咨询服务等。如今,“合肥志愿者之家”已由最初的13人发展壮大到拥有3500多名在册志愿者。

“帮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尹青燕说。她的公益活动,也从无偿献血,逐步向扶贫助困、助学帮教、公益宣传等多领域拓展。

2005年,尹青燕得知一位6岁的白血病儿童很困难,就和志愿者朋友凑了一笔钱,一起去省立儿童医院捐助这个孩子。孩子的父母很感动,但是坚持不接收这笔善款。在省立儿童医院,尹青燕得知有许多白血病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就想:“何不把这笔钱拿来办一个图书室,让住院的孩子有个休闲读书的去处呢! ”尹青燕和志愿者朋友买了儿童读物,医院支持了场地,一间儿童图书室开张了。闲暇时间尹青燕就在图书室做保洁管理,让孩子们能够在洁净的环境里看书。

姜文祥是单位里的业务骨干,平时工作很忙,但是他对尹青燕做公益事业非常支持。每当尹青燕出门做公益,姜文祥就会比平时早些回家,把家里的家务操持好,为妻子解除后顾之忧。他还和妻子一起做志愿服务。 2011年,姜文祥夫妻二人都取得了中国注册志愿者证。

今年2月,姜文祥正式退休,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每次公益活动,只要有尹青燕的地方,就会有姜文祥的身影。今年5月,合肥市举办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尹青燕、姜文祥与100多名志愿者一起参与运动会的志愿服务工作。 “做志愿服务的时候,有搬东西较重的活,老姜就顶到前面,不让我伸手,我就指挥他干。 ”尹青燕笑着说。 “有人问我,退休了怎么还这么折腾?其实,做志愿服务虽然辛苦,但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很多快乐。 ”姜文祥笑着说。

新闻推荐

走一线 摸实情 出实招 市妇联扎实开展大调研活动

市妇联扎实开展大调研活动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