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米市”是如何形成的?

大江晚报 2018-09-18 01:01 大字

历史上,芜湖曾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最大的米粮集散地,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为中国“四大米市”,驰名中外。即使现在漫步芜湖市滨江公园,也能看到有关“芜湖米市”的雕塑,其中挑米称重的伙计、拨弄算盘的账房先生等都活灵活现地展现了芜湖米市曾经的交易盛况。

那么,芜湖米市是如何形成的?透过芜湖市档案馆的档案,芜湖成为米市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其形成既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也有人为因素的推动。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从地理因素上来说,芜湖地处长江中下游,境内河网密布,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被誉为“鱼米之乡”,是主要的产粮区。每年盛产的稻米除自给自足外,仍有大量剩余外销,于是便形成了米粮相关的产业。

芜湖的老地名,如米市街、大砻坊、笆斗街都是与米业相关。“砻坊”是古时专门经营稻谷去壳加工的手工作坊。早在康熙年间的《芜湖县志》中就有关于“大砻坊”的记载,当时东河沿大街长二里,计有砻坊八十所。可见当时大砻坊一带加工稻米的盛况。米市街在清代便是稻米销售中心,也因此而得名。康熙版的《芜湖县志》中就曾对“县西大街—米市街”留有记载。

由于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南有青弋江、水阳江、清水河在此汇集入江,北有裕溪河联结巢湖,芜湖因此成为水上交通的枢纽,芜湖优越的水运条件自然地成为理想的米粮集散地。特别是在铁路尚未开通的情况下,华南缺粮地区因从湘、鄂、赣等地运粮不便,运费高昂,也悉从芜湖水路绕道运粮,大量皖米在芜湖集散,运销广州、汕头、上海、宁波、烟台、汉口等南北大埠。

人为因素的推动

芜湖能成为闻名海内的“四大米市”之一,除了地理优势之外,还有人为的因素推动。这其中,就与清朝末年的一个重要人物李鸿章有关。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1877年,李鸿章奏请清政府,将镇江七浩口的米市迁至芜湖,这对芜湖米市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李鸿章还授意当时驻芜湖道员张荫恒,去镇江劝说米商迁芜。对此,《江广米行重建会所碑记》中曾记载:逊清光绪八年,李文忠公请准将米粮市场由镇江七浩口移植于此。至清光绪八年(1882年),芜湖米市正式形成。

芜湖米市的繁荣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米捐局的设立。米捐是当时官府征收的苛捐杂税中的一种。芜湖既成米市,米捐自不可免。1898年,安徽在芜湖设立米捐局,规定所有运输米粮的船只,出安徽境内必须停靠于芜湖缴纳米捐,这就成为一种强制手段,迫使安徽米粮必须在芜湖集散。此后,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要在江苏境内设置米厘卡,立即遭到芜湖米商的强烈反对,因米船过江苏境内还需要重复缴税,必将导致米商设法逃避芜湖而直接运销江苏,分散芜湖粮源。后经两省协议,决定在芜湖另附设江苏米捐局,预征米船过大胜关等应缴之捐银。

当时规定,从芜湖出口一石米,需要缴纳捐银一钱一分七厘二毫,江苏捐银七分。通过这种强制手段,从而保证了芜湖米市充裕、稳定的粮食来源。自1898年芜湖设立米捐局,芜湖米市也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成为当时长江中下游最大的米粮集散地。

据统计,解放前芜湖计有米号124家、米行48家、小市行218家、砻坊和碾米厂134家。据民国《芜湖县志》中记载:米粮输出量多时达500多万石,少时也有三四万石。直至1919年连续两年大丰收,经芜湖输出的米粮更是突破1000万石。当时曾有“堆则如山,出则如江”的说法,来形容芜湖米市的盛况。

1890年,益新面粉厂建立,成为安徽省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面粉公司,也是芜湖早期工业的代表。二十世纪初,又陆续建起了纺织、卷烟、肥皂、火柴、电气等20余家工厂,使芜湖工业初具规模。

记者 李婷维

新闻推荐

合肥市普查办积极组织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

本报讯按照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规划的有关要求,合肥市普查办积极组织开展本地地名图、录、典、志的编纂工作。截至...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