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实施最严举措,为“大水缸”穿上层层“防护衣”—— 只为清水来 滋润千万家

合肥日报 2018-09-18 03:44 大字

本报讯饮用水水源保护,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的民生大计。一直以来,合肥市高度重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切实守护好洁净水源。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对合肥市进行了第一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督查,目前交办的40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整改问题

筑牢水源防护网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先后督查了合肥市董铺、大房郢水库,巢湖一、二、三水厂,肥东众兴水库和庐江果园山水库等。督查期间,共交办合肥市涉及防护设施破损、生活建筑垃圾堆放等40个问题清单。

据了解,合肥市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到边督边改、立行立改,对时有反复的问题,则建立网格化监管长效机制,彻底整治到位;对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等需要通过工程措施解决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新增防护栏11252米、道路河道警示牌73块、界标83块。其中,关于督察组反馈董大水库水源地部分路段存在围栏破损等情况,合肥市迅速行动,经过市政府会议研究,决定投资6000万元,对董大水库一级保护区围栏进行统一升级改造,进一步筑牢饮用水水源防护网。

创新手段

保障饮用水安全

今年4月,庐阳区组织了饮用水水源风险应急演练,采用了最新的无人机、无人船等科技设备参与应急监测,这些科技装备能及时传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高清视频图像,可帮助环保人员开展执法巡查,成为水源地保护的一大利器。

不仅有无人机、无人船,合肥市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还有更多新手段。据介绍,合肥市不断创新技术管理手段,投资300多万元建设自动化监控中心,运用遥感遥测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时准确地掌握董大水库的雨情、水情、水质等数据,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此外,合肥市还在董大水库分别设置手工水源水质监测点各2个,每月监测一次,每年7月开展一次水质全分析监测。同时,建成省内首个饮用水水源监测预警系统,对饮用水水源水质实现实时化、全天候的监测监控。

强化巡查

整治保护区环境

据了解,合肥共有地市级饮用水水源地2处,分别为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互为备用。目前,董大水库一级保护区内已无企业和居民,二级保护区内无废水排放企业。

对于“大水缸”的保护,合肥一直不遗余力。早在2013年,合肥市就率先实施“河长制”,将两大水库及滁河干渠纳入“河长制”管理,全市以“河长制”为抓手,强力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畜禽养殖、围塘养殖、花卉种植等,对水库保护区内排口进行截污纳管,深入排查各类环境安全隐患,确保饮用水安全。

同时,合肥在2016~2018年连续三年制定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检查工作。下一步,合肥市将严格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原则,制定环境违法问题整治方案,继续强化日常巡查和排查整治“三联签零报告制度”,杜绝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违法行为,守护一方饮水安全。

(记者 苏晓琼)

新闻推荐

肥西今年将全面建立 县、乡、村三级湖长体系

晨报讯近日,肥西县印发了《肥西县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巢湖沿岸乡镇要将巢湖纳...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