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巢湖***暖民心
“自从来到合作社修剪葡萄枝,家庭收入改善了很多。”日前,在巢湖市柘皋镇双泉村东涵农业合作社,村民孙礼云说,当地政府这种扶贫模式让贫困户感到很暖心。在双泉村产业扶贫基地,东涵农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的形式就业带动贫困户11户。
“孙礼云所说的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是我市产业扶贫的一种有效模式。”据巢湖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江中冰介绍,全市建立了16个扶贫产业园,每个产业至少带动贫困户创业或就业10人以上。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勠力同心,开展各种形式的精准帮扶活动,全力以赴打响脱贫攻坚翻身仗。
***,结对帮扶情暖民心
韩笑和王凤菊是巢湖市苏湾镇人。在王凤菊有4个多月的身孕时,丈夫韩笑突发胃出血,在医院昏迷整整26天。当韩笑醒来的时候,他和以前判若两人,不会说话,不会吃东西。为了给韩笑治病,王凤菊不仅花掉家里全部积蓄,还背负3万多元外债。
为了把家撑起来,王凤菊借钱投资,开始养蜂。由于不懂技术,原购进50箱蜂结果繁殖不到30箱,而且新增的蜜蜂也几乎死光了。就在王凤菊家庭陷入最困难的时期,当地政府不仅为她家申请了低保、残疾人补助和创业培训,落实了大病医疗保险,还减免了她的子女入学费用,平时更是经常上门慰问、嘘寒问暖。2013年起开始,王凤菊每年养蜂收入约4万多元,去年已经脱贫。
“今年农委还帮我申请了5万元的免息小额贷款,我打算将蜂群扩大200箱,等到秋季再卖掉五六十箱蜂,又会有两三万元收入。”王凤菊笑着说。
在巢湖市中垾镇太平村,村民万家山因病导致半身不遂,丧失劳动能力,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针对万家山家特殊情况,村里不仅为他家申请低保和残疾人补贴,每年还为他家申请2000元左右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帮助他提高养鸡收入。同时,帮助他家新建3KW光伏电站,为他的两个孩子申请助学金。
“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据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帮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市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推进“百企帮百村”***行动提质增效。比如,槐林镇渔网协会、中垾锚链协会的企业纷纷结对联系贫困户。
产业扶贫,向贫困户授之以“渔”
“把产业扶贫基地建在家门口,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柘皋镇驷马村党总支书记魏瑞平说,驷马村几年来一直是贫困村,为了变“输血”为“造血”,去年9月该村建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将392亩基地分为稻田养虾、园林苗木两大块,吸纳困难党员2户共4人投资入股,带动贫困户11户19人就业务工,年生产生态稻5.5万公斤,小龙虾1.9万公斤,苗木1万余株,产值137万元,今年可带动贫困户和困难党员实现人均增收6000元。
78岁的徐厚林是柘皋镇三星村人,因为老伴身患脑梗,孙女大病刚愈又在上高中,家庭入不敷出。今年初,徐厚林将家中的5亩水稻田入股三星家庭农场,仅土地流转金就有2500元。另外,农场又聘请他帮做农杂工,新增年工资收入1万元。
“对徐厚林的帮扶,是我们村开展‘党建+扶贫’的一个成功探索。”三星党总支书记赵金良说,该村确立15名党员作为帮扶贫困户责任人,充分发挥村内8个家庭农场、2个专业合作社的示范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发展“基地+贫困户”产业扶贫新模式,帮助贫困户摆脱困境。 目前,全村82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
“建立产业扶贫园、基地或车间,我市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巢湖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江中冰说,授人以鱼只是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上一时之急,而授人以渔则是帮助他们学技术、找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增收脱贫的出路问题。他说:“秦发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秦发云是巢湖市中垾镇太平村村民,几年前她的丈夫病逝,孩子正读书,她只能靠打临工挣钱维持生计,日子过得非常艰辛。为帮助她走出贫困,太平村扶贫工作队为她申请了5万元免息小额贷款,从扶贫产业园领回4只山羊,并补贴产业资金2000元,用于购买饲料;同时,产业园还免费提供饲养技术。秦发云说,如果出栏后按每只羊卖1000元,就能增加收入4000元。
戮力同心,“宁可掉肉、不可掉队”
“唯有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在巢湖市扶贫开发工作专项行动动员大会上,合肥市委常委、巢湖市委书记胡启生要求,全市上下要戮力同心,下实功、动真情,以“宁可掉肉、不可掉队”的严实作风,让脱贫速度更快、脱贫质量更高,确保不折不扣完成脱贫任务。
严科是巢湖市城管局一名干部,2014年11月他被选派到巢湖市坝镇泉水村驻村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回想起胡启生书记在扶贫工作动员大会上令人振奋的讲话,他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在严科看来,脱贫最主要的是让贫困户要有“造血功能”。在他的带领下,泉水村73户贫困户中已有62户得到产业扶贫政策,目前正在为剩下的11户因地制宜寻找脱贫产业。
“只有对群众的事上心,群众才能将我们放在心上。” 严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被选派到泉水村工作3年来,大多时间吃住在村里,很多时候连周末也坚守岗位,很少照顾到妻子和孩子。就连他的父亲在弥留之际,严科也没能见上老人家最后一面。
和严科一样,孙律是从巢湖市巡逻防暴警察大队被选派担任中垾镇太平村第一书记、村扶贫队队长。到村任职后,他和村“两委”一班人采取“公司+贫困户”模式,因村施计,因户施策,帮助和鼓励贫困户脱贫致富。2016年底有89户、169人摘掉贫困帽子,今年新增的4户人家即将摆脱贫困。
“贫困村要脱贫,首先村集体要脱贫。”孙律说,不仅要让贫困户持续增收,还要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在现有的扶贫产业园基础上,2016年太平村建设两座光伏发电站,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8万元。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6万元,预计今年底贫困村出列。
2014年11月,陈庆贵作为安徽省第六批选派干部,任苏湾镇包坊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他争取资金84万元先后修通了冲陈路、安王路两条全长3.1公里的水泥路,打响了脱贫攻坚的第一枪。2016年,他又通过争取贫困村道路硬化工程项目资金463万元,建设了8条全长7.2公里连接各自然村的水泥路,贫困村交通落后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2016年底,该村脱贫137户、327人。
因为扶贫工作重、任务艰巨,陈庆贵与妻子聚少离多。他说:“目前包坊村还有5户未脱贫户,扶贫攻坚仍在路上,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包坊村扶贫攻坚战,向人民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本文相关素材、图片由巢湖市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沛)合肥市昨天召开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推进会,市发改委介绍了目前重点任务的落地情况。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方面,目前完成了量子研究院省级层面立项并启动建设,中科大高新园区规划方...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