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阔步迈向世界大舞台
新桥国际机场 张大岗 摄
繁忙的合肥港 余力 摄
合肥国际货运班列运行常态化 张大岗 摄
越来越多的“合肥造”走向世界张大岗 摄
远隔两万里,丝路一线牵。本月下旬,一列满载欧洲货物的“合新欧”中欧班列,将从德国汉堡鸣笛出发,穿越万里关山,归路尽头是合肥,把来自欧洲的生物医药、机器零配件、特种建材带来合肥。与此相对,一辆辆“合新欧”班列,正把“合肥造”家电、汽车等产品销往中亚和欧洲。
开通合新欧班列,开通铁海联运班列,建设进境产品指定口岸,建立合肥出口加工区、合肥综合保税区,打造合肥水运港、航空港……近年来,合肥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八大平台建设,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构筑起“水陆空铁、线上线下”为一体的对外开放综合体系。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以及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区位优势明显,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矢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合肥正阔步迈向世界大舞台。
合肥水运港通江达海连通中外
通江达海,连通中外。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位于南淝河右岸迎河作业区,水路经南淝河、巢湖、裕溪河汇入长江,水深常年保持在3.5~4.5米,有着优越的通航条件。合肥港现已开通“合肥—芜湖—上海”“合肥—南京—上海”两条集装箱支线班轮航线,平均每天至少8班始发班轮,形成公交式驳船运输,通过长江沿线港口及上海港口中转,货物可达国内沿海及世界各主要港口。
合肥港通过进港道路与市政繁华大道相连接,距合宁高速公路包河大道出口约8公里,有着良好的公路与水路疏运条件。腹地合肥都市圈经济发展迅速,是安徽省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基地和工业生产基地。这些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合肥港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
目前,合肥港口已完成一、二期工程建设,占地面积1076亩,使用岸线700米,建成7个2000吨级泊位,完成投资近10亿元,港口集装箱年吞吐能力现已达到60万标箱。去年12月27日上午,合肥港二类水运口岸对外开放通过验收,口岸通关能力将进一步提升。2016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万标箱,已经发展成为长江支流航道上最大的内河集装箱港口。今年一季度,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9万标箱,同比增长39%,港口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合肥市将努力把合肥港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内河港”。
合肥国际内陆港驰骋“一带一路”
以合肥货运北站为起点,“合新欧”已开通运行中亚班列(合肥—阿拉木图)、中欧班列(合肥—汉堡、汉堡—合肥)、铁海联运班列(合肥—宁波北仑)等多条线路。铁路货运班列已经打通了合肥直通中亚和欧洲的陆路通道,成为合肥融入“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合肥货运北站,正是合肥着力打造的国际内陆港之一。
2014年6月,“合新欧”首趟班列从合肥出发,直抵中亚阿拉木图。从此,合肥在丝绸之路上留下的脚印越来越密集。2015年6月,“合新欧”首趟开往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正式发车。2016年12月12日,“合新欧”首趟回程班列(汉堡-合肥)回到合肥,标志着合肥与中亚、中欧沿线国家贸易初步实现了互联互通。
除了陆上,合肥的脚步还出现在海上丝绸之路。截至上月,铁海联运班列发运9622吨,货物总值11.62亿元,把冷藏箱、轮胎、叉车、冷柜等商品运往海外,班列实现全年常态化运行。
依托“丝绸之路”,合肥货运北站将成为重要的国际内陆港。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占地1230亩,是上海铁路局最大的货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是中国工商业最为发达、经济最有活力的区域。
目前,“合新欧”中欧班列进出口货量在全国班列中排名第八位。合肥被国家发改委列为12个中欧班列内陆主要货源地节点城市和23个主要铁路枢纽城市。合肥国际内陆港也被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上海铁路局将合肥、义乌、苏州列为“十三五”中欧国际班列核心区域。
合肥航空港构筑对外开放“空中走廊”
4月25日凌晨2点,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一架满载88吨货物的货运包机昂首起飞,目的地德国法兰克福。至此,合肥乃至全省首条欧洲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依托航空港,合肥对外开放步伐加速行进。自新桥机场投用以来,合肥航空港功能就不断得以完善。新桥机场D类、E类两个货机坪、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成,客货运增速平稳。
2016年,合肥航空港在合肥对外开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7月份,合肥空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获批运行;8月,首批进口泰国2吨水果进境开检,结束了安徽没有进境指定口岸的历史。同时,冰鲜水产品口岸已获准运行。未来,合肥空港示范区将打造为安徽省口岸门类最多、检验最便捷、最具成本优势的口岸高地以及全国最有影响力的进口车厘子、三文鱼集散中心,预计2020年进出口额将达3亿美元。
下一步,合肥空港还将加强国内外货运航线培育,加密北美航线,开通合肥至欧洲、东南亚、大洋洲等全球主要进出口目的地的定期航班,把新桥机场打造成为区域性航空货运枢纽。
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线下”风生水起
2016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合肥为第二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安徽蜀山跨境电商园成为合肥综试区“一核三区”的核心区域。2016年3月8日,合肥国际邮件互换局获国家邮政集团公司和国家邮政管理局批复,并选址蜀山跨境电商园。
目前,跨境电子商务港已全面启动“单一窗口”平台建设,建立集政府、关、检、汇、税、邮、电商企业、物流企业、支付企业于一体的全市综合服务平台。在13个综试区中,合肥率先实现新建平台与总署进口统一版的对接,并实现跨境直购进口、保税进口和出口B2C试单工作,“单一窗口”平台于2017年1月12日完成项目验收。
今年1月7日,国际邮件进口业务正式通关,实现互换局业务的全面开办。目前,在国际邮件互换局每天出口包裹3万多件,最高峰达到6.3万件,截至目前,出口包裹超过500万件。
综合保税区生机勃发高歌猛进
2015年6月29日,合肥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保税区立足于保税加工、保税贸易、保税物流等核心业务,同时充分拓展产品展示交易、研发、检测及维修、金融服务等辅助业务。
2016年合肥综合保税区监管进出口总额8.43亿美元,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534.51万美元。2017年1~3月份,监管进出口总额3.4亿美元,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3亿美元。业务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综保区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目前,综保区总投资128.1亿元人民币的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项目建设阶段已经完成,4月20日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计划2017年6月28日投产。该项目投产将为合肥市打造“中国IC之都”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安徽省高端晶圆制造产业腾飞。
4月28日,合肥国际大数据保税港项目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建设分为高端数据中心集群和大数据保税港两部分,总投资30亿元,对合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合肥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下一步,合肥综合保税区将继续以保税加工为核心,同时积极发展保税贸易、保税物流、跨境电商、国际结算、融资租赁、检测维修等业务,丰富和提升综保区功能,建设成为中部领先、全国前列的综合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入列全国第一方阵
去年7月,合肥经开区与合肥百大集团、深圳启明星及江苏海晨物流集团共同打造的安徽省自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两大线下实体平台——加工区店和港汇广场店已正式对外营业,经营面积合计超过7000平方米,手机APP商城“百大易购”及网上商城“海狗爸爸”也已同期上线,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在合肥出口加工区内的联宝(合肥)产业基地,整齐划一的厂房望不到头。在加工区内,联宝(合肥)产业基地投产四年多的时间,即成长为合肥产值最大的工业企业,也成为了安徽省最大的进出口企业。其产品销往全球5大区域、13个分区、126个国家。现在,全球每销售8台电脑,就有1台是合肥联宝制造。
借助与联宝的联姻,上下游配套企业纷至沓来,以联宝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悄然形成。不到两年时间,合肥出口加工区跻身全国出口加工区第一方阵。2016年,合肥出口加工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30.4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6.2亿美元,缴纳各类税收约17亿元。
依托改革开放新契机,合肥出口加工区全面引入保税展示交易、境内外维修及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成功打造了由省商务厅授牌全省唯一的“安徽省自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项目,重点发展保税进口业务,通过将“线下”保税展示交易与“线上”跨境电子商务相结合,将加工区及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成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进口商品批零集散地及区域分拨中心。
截至目前,依托合肥出口加工区建立的安徽省自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项目共开设线下门店10家,经营总面积接近9000平方米,今年1~3月已实现销售收入2488万元,完成一线自营进口54万美元,还将计划新开线下门店10家,继续推进网点布局。与此同时,合肥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进口业务正式启动,成为全省首家开展跨境电商保税备货业务的特殊监管区域。
合肥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每一架飞机的起落,每一列货车的驶离、每一次轮船的轰鸣都意味着合肥市对外贸易的“进行时”。“合肥造”的产品正沿着一条条铁轨、一波波碧浪走向世界。
去年,合肥市对外贸易保持平稳态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234.2亿元,其中,出口834.0亿元,进口400.2亿元。
逐浪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城市参与国际分工越充分,越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诸要素的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对外贸易的活跃程度已成为当今城市角逐世界强者之林的重要评判标准。
去年,合肥市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都显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6年全年,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754亿元,增长10.8%,占全市进出口总值61.1%,仍占外贸的主导地位,并保持自5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加工贸易进出口374.8亿元,占全市进出口值的30.4%,比重比全省高出8.7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10月份以来,加工贸易进出口连续三个月保持稳定增长,扭转了全年加工贸易下滑的颓势。
随着合肥市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合肥造”走出国门。这些走出国门的“合肥造”是合肥的品牌,代表着合肥的形象。合肥留给世界的印象正在这些产品中不断得以塑造。去年,阳光电源发布了2.5MW逆变、升压一体方案,并在印度获得1GW以上订单。远销印度是阳光电源加快走向世界步伐的坚实一步,去年,在站稳欧洲市场的基础上,阳光电源又开拓了日本、印度及东南亚市场,逆变器出货量继续领跑全球,位居全球首位。
像阳光电源这样的公司,是合肥进出口的主力军,其出口的机电产品也代表着合肥制造的水平。据海关统计,去年全市机电产品进口201亿元,占进口总值50.2%;出口562.3亿元,占全市出口值67.4%。
同时,机械设备出口310亿元,增长12.5%,占出口总值的37.2%;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产品出口195.9亿元,增长11.6%,占出口总值的23.5%。其中,中央处理部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出口增长迅猛,出口值分别为23.4亿元、20.4亿元,分别增长14.3倍、4.3倍。这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合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结出的硕果,代表着合肥形象一路走向世界。
去年,合肥市外资项目创下新高。2016年,全市外商直接投资28.08亿美元、增长12%,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居全国主要省会城市第11位和第8位;世界500强美国康宁增加投资7.8亿美元,创下制造业单体项目增资历史新高。2017年1~4月,全市外商直接投资11.36亿美元,同比增长6.1%;1~4月全市备案增资过千万美元以上企业达到5家,增加投资总额9.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倍。截至目前,全市共引进境外世界500强企业40家。
·本报记者 王倩 梁昌军·
新闻推荐
○为巾帼志愿者授旗○我们是环保小卫士初夏时节的巢湖岸边,蓝天碧水令人心旷神怡,5月13日上午,“2017合肥市绿色草原家庭节”在这里正式启动,合肥1500户家庭近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聚在飞花点翠、一...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