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总编辑三城行座谈会说真经
杭州街景
▲郑州的地铁与城际列车都已通到新郑国际机场。 (张刚 摄)市民在合肥政务新区休闲娱乐。(黄中明 摄)礼让斑马线已成为杭州的“金名片”。(崔健 摄) 郑州市郑东新区发展迅速。(张刚 摄)
编者按
5月初,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文涛带领市四大班子及各部门一把手,组成约70人的党政考察团,赴杭州、合肥、郑州考察学习,这是多年来没有过的举措。为配合好这一行动,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由总编辑、副总编辑分别带队,挑选骨干记者,到三城深入采访。在三城党报集团的支持协调下,三路记者围绕产业发展和城市管理,采访当地政府部门和市民群众,写出了“杭州、合肥、郑州——总编辑三城行”系列报道。
学无止境,5月15日,参与此次采访的总编辑、副总编辑和记者围坐在一起,举行“总编辑三城行总结思考座谈会”,既有理性的对比和思考,也有感性的碰撞和感悟。
关于杭州——
三座城市背后的“全省之力”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张 楠
采访期间,我们深切感受到,三座城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浙江、安徽、河南三省“举全省之力”的支持。
举例来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至少4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杭州市的工作。浙江提出,杭州兴则全省兴,杭州强则全省强。杭州迎接G20峰会、争创国家中心城市,都得到浙江资金、政策等大力支持。安徽于2006年提出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战略规划,并于2011年将资源丰富的县级市巢湖市和庐江县划给合肥,拉开合肥大建设大发展序幕。河南于2003年推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发展战略构想》,把郑州作为绝对核心。2016年,杭州、合肥、郑州三市GDP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23.8%、26%、19.9%,而济南市GDP占山东省比重尚不足10%。
我多次到过杭州,这次去又有了新印象。4月25日傍晚采访,我们在庆春路和延安路交叉路口避雨,与做保险工作的周先生聊起来,他言语中流露出身为杭州市民的自豪感和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深深感染了我们。
那几天,我一直在思考城市与人的关系这个课题。市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归根到底是人与城市的和谐,这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人是城市的建设者,同时又是体验者,杭州市民为什么对城市如此深情?细思量,莫不是由于城市繁荣发展带来安居乐业,这也是系列报道开篇《看中国新经济的“杭州样本”》的要义。还有就是城市文明程度激发市民积极性和创造力,反过来更推动城市发展。比如杭州的“车让人”,目前在全国其他城市很难做到。城市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了,很难的事就变容易了,复杂的问题就简单化了。上世纪90年代济南和杭州同时成为副省级城市,杭州如今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羡慕,值得咱济南好好学习。
包容杭城别样美
济南日报记者 王 彬
在很多地方,“90后”还是初出茅庐的大孩子,但在杭州梦想小镇,他们已是掌权一方的年轻老总,甚至身家过亿。我负责雨露阳光,你负责茁壮成长——如同梦想小镇的这句口号,杭州给了年轻人难得的包容和信任。
杭州很美,其美不只是诗画般的颜值,还有她的海纳百川。杭州人在新事物面前包容宽容,善于纳新,这是他们孕育出阿里巴巴、运用互联网成功转型的秘诀。这种包容,是思想的解放,带来了观念的转变、行动的突破、举措的创新。
雨中的杭州步步是景
济南日报记者 崔 健
到杭州采访,作为摄影记者,我特别想用无人机俯瞰一下西湖胜景和城市全貌。不料,杭州一直下着绵绵细雨,无人机没了“用武之地”。
然而,这座城市并没有让人失望,虽然遗憾没能“高看”她一眼,但俯身细览却处处是景。干净整洁,绿意盎然,无论是置身在标志性的钱江新城、城市阳台,还是走在城区内的街巷里弄,无不看出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对她的精心设计和规划,也更深切体会到这座城市的居民为何对她如此热爱。
在杭州过马路是一种享受
济南时报记者 罗晓飞
在杭州过马路,大小车辆为你停车让行,简直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在杭州的几天里,我不仅享受这种礼遇,在打车过程中也亲眼见证了的哥礼让斑马线。这种礼让已成为杭州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让她有了更深层次的美。就连“毒舌”的金星也称赞说:在中国交通管理措施上做得比较好的,我们见识过的有两个城市,其中一个就是杭州车让人。
回到熟悉的济南,发现自己“不会过马路了”。与其羡慕杭州车让人,不如努力为改善济南交通做些什么。
关于合肥——
超常规思维下敢闯敢试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樊祥钦
从大拆违、大建设,到大创新、大发展,合肥从“江淮小邑”的“小思维”,转变为现代化大城市的“大视野”。以前合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做成了。无论是打造千亿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坚持“小题大做”、“无中生有”,还是揽八百里巢湖入城、构建“米”字高铁枢纽,在周边强势省会城市“群峰起伏”的激烈竞争中“平地崛起一座峰”,这些合肥奇迹与超常规思维下的敢为人先、敢闯敢试是分不开的。
这种思想上的大解放,带来的是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经济社会呈现“滚雪球”式的良性发展。经历“黄金十年”的合肥,GDP排名接连“超车”6个省会城市,2016年更是争得省会城市第10的排名,与第9名的济南仅一步之遥。合肥这种敢于争先、善于争先的智
慧,值得济南借鉴。
“民心”也是投资环境
济南日报记者 范俐鑫
合肥人曾自嘲为“县城人”,如今却相当自信,不说“小县城”,改说“大合肥”了。尤其提起10年来合肥城市面貌、经济实力的变化,从党政官员到普通老百姓,我采访中遇到的每个人都能侃侃而谈。从言谈中,能感觉到“民生无小事”的城市管理不仅让“大湖名城”更有魅力,更让合肥人从中获益。环境美了,优质资源向这里集聚也就顺理成章。这种“民心效应”实际上就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给合肥招商引资环境加分,为合肥实现从“环城”到“环湖时代”跨越提供动力源。
正确的事,再难也坚持
济南时报记者 王颖军
在合肥采访4天,见到的每位被采访人,几乎都会开玩笑似地说一句“马上就超过你们了”。假如47年前合肥也像其他城市一样拒绝中科大,还会有今天的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吗?假如光伏产业遭遇欧美“双反”时像其他城市一样听之任之,合肥还会有今天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吗?这是合肥多年如一日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体现。
有些付出,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见不到回报,但只要这件事是正确的,合肥人就坚持做下去,再难也咬牙坚持,终于成就一个新兴产业蓬蓬勃勃
的工业强市。
忍不住拍摄的
绿色之城
济南时报记者 黄中明
天鹅湖畔政务新区以前属于合肥市的“郊区”,但经过10年的发展,如今周边聚集了万达商圈、市民广场以及景观湖、绿轴公园,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成为合肥创造城市新景、新地标的一个样本。镜头下的合肥,不仅具有北方的韵味,也包含南方的
情调,树苍翠,花妩媚。无人机飞跃合肥
上空,大片绿植令人印象深刻,每一组
树木的种植均可看出设计者的用心。
关于郑州——
遇事说“中”,何事干不成?!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单宝珠
谈到做什么事儿,济南人喜欢问“么个”?行吗?而郑州人却喜欢说“中”,再苦再难也说“中”。这一点我们感触特别深刻。正是这个“中”字,展现了郑州这座城市斩钉截铁的承诺和担当,累积起了郑州日新月异的变化。
当讨论用一流标准建设CBD的时候,郑州人满怀着喜悦地说“中”。结果,其第一个CBD早济南10年建成,对郑州经济最终超越济南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现在,郑州第二个CBD正加紧建设中。
当郭台铭苛刻地提出投资条件——首个工厂必须2个月内投产、2万技术工人必须2个月内召齐的时候,郑州人满怀坚定地说“中”。人家说到做到,3个市领导跟长在工地一样,吃着泡面赶工期,深深感动了郭台铭。结果,一个原本不想落户郑州、拥有30万产业工人、一年收入几千亿的“巨型富士康”,最终落户在郑州经开区。
为引进上汽30万辆轿车项目,郑州对其提出的各种条件满怀信心地说“中”。结果,这个年产值五六百亿的项目,今年2月开始谈判落地,4月就开始安装生产线,今年7月即可投产。
郑州成功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遇事先说“中”,何事干不成?!依法办事,让执法不再纠结
济南日报记者 黄智义
此次去郑州采访有一个最大的感受,郑州在城市管理中找到了一条“法治大道”,那就是依法办事让城市管理简单化了,不再纠结了,也不会回潮反复了。
比如说,郑东新区的规划进行了人大立法,谁来负责都按照规划去办,一任接着一任干,这才有了一个人人都想去看一眼的郑东新区;每一个城管执法者背后都有公安警务室、公证服务室、法律援助室、行政调解室和城管巡回法庭组成的“四室一庭”做后盾,让执法更加透明、彻底,也让被执法的人更加服气。
县域经济支撑起郑州GDP
济南时报记者 潘庆照
郑州县域经济的突飞猛进,让人印象深刻。这也正是济南的痛点。今年济南两会期间,我们曾经做过一次策划报道,比对的是济南与青岛的差距。2011年,青岛GDP与济南现在差不多,但是之后5年,青岛的县域经济突飞猛进,最终助力它在去年突破了万亿大关。
此次到郑州,同样的震撼可以说更加强烈。同样也是短短五六年时间,郑州的县区工业增长贡献率已经占到全市的九成以上。这让人眼馋,也让人着急。济南再不在县域经济上发力,就更被远远甩在后边了。
航拍让我感受到郑州的高大上
爱济南客户端记者 张 刚
人们认识一座城市,往往是从其地标建筑开始的。郑州的地标建筑“大玉米”以嵩岳寺塔为本源,将地域性文化融入现代建筑上。
通过航拍视角俯瞰现代与传统结合的郑东新区CBD,高低错落有致的楼宇形成两个环形,将标志性的“大玉米”、国际会展中心、河南艺术中心环抱在怀中,环形建筑群中间又形成中心公园,商务楼、酒店、商场、公园完美结合在一起,成为去郑州游玩必看的景点。
新闻推荐
这一届中博会,合肥再次成为国内外政商大咖们的“焦点”。大咖们带来了项目、经验和期待,有的已经是多次来到合肥,无一例外,他们对合肥的人文、招商环境竖起了大拇指。昨天,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再次兵...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