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福老街:留在记忆中的“清明上河图”
○当年码头现在已是一片荒草地
○老人手绘老街当年地图
○老街上的百年古井今天依然在用
○今日沈福老街
沈福老街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的沈福村,其东边的长江支流与巢湖相通。因为大圩镇的整体规划,现在沈福老街上的遗存已不多见了。但她曾经的繁华与热闹,留给人们的记忆却是深刻的;特别是前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还曾造访这里,让“沈福”这个名字传遍世界。
老街遗存忆当年
沿着大圩镇规划宽敞的乡间公路一直向前,不一会便进入了沈福村。村内道路清洁,村边路林交错,环境优美。往村里去,便看到一排排“马头墙”的民居,加上圩西河穿村而过,颇有江南水乡的韵味。“光从村头看,现在很难能看到老街的样子了。”从小住在老街的85岁老人沈训美、83岁老人沈宏发告诉我们,并把我们引向村里头。
“我们沈福村的形状像一条巨龙,而沈福老街就在龙身的位置。”沈宏发老人边比画边说道。解放前,今天沈福村所在地人口密集,曾经作过集市,人称沈福集。相传该村落沈姓的祖先在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自浙江奉化县洗马池斗笠巷徙居来到这里,此地系巢湖北面的浅滩,先人们择高而居,围滩耕种。从乾隆五年至乾隆十五年,先人们筑成了防洪圩堤,遂有了今日的沈福村。村落形成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了。
两位老人告诉我们,沈姓一世祖来到此地时,曾经对村名做过一番谋划,最后决定叫“沈福村”。原来古时,“沈”字与“沉”通假,“沈福”就是“沉福”,意即福气到了这里就会沉积下来,再也走不了。取这个村名是希望沈氏后人永远享受幸福与太平。沈氏先人在此水乡围垦造田,既勤于农耕,又充分利用居住地水路交通便捷和物资集散交易频繁的优势,涉足商贾。历经几百年的奋斗,遂有了商铺数十家的集市和老街“沈福集”。“以前这老街上住的人大部分都姓沈,我们因为外婆家住这里后来也搬过来了。”今年83岁的徐文忠老人说。
今日沈福老街,已经没有多少过去的遗存了。但还有一口现在仍在使用的老井,井壁上留下数十条深达5至6厘米因提水绳索磨刻的沟槽,足以见其年代久远。“这古井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先人们为方便生活打的。据老人们相传,井深百米,南通巢湖姥山湖底,与天然泉水相通。”老人们说,因为井水清澈,方圆百里的人们都来此取水,故将此井命名为“清泉井”。最值得称颂的是,雨季无水,旱时井水上涨,用井水做的麻花嘣脆如酥。
踏在古井旁块块光洁石板上,她真情向你诉说着当年的繁华。而就这口井,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在甘肃沃米为州官的沈福老街人沈兆保一日刷筷,不慎将一根筷子落入井中,家人在沈福井中取水,未想捡来沈兆保丢在井中的筷子。两井把甘肃沃米与合肥沈福连为一体而缅怀先人的传说,让人敬佩之至。
我们发现,在离古井大约十米的地方有座古色古香的桥。“这座桥可是也有来历的。当年四面八方来这井打水的人,必经之路有很多分支,官府认为这口古井‘清、正\’,不能有节外生枝之嫌,于是在明朝洪武二年就修建了这座桥,作为取水之路的主道。”老人们的讲述中虽然带着一些传说的成分,但至少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以及当年老街繁华热闹的见证。
码头繁华今犹记
众所周知,古时的交通主要靠水路,因沈福临近巢湖,自然得天独厚,“在过去水道未改的时候,老街的尽头曾经有过40米宽的河道和规模较大的码头,从这里乘船可以进入南淝河,到达长江。”三位老人沈训美、沈宏发、徐文忠说,“码头有两个,是不同的人家开的,一个码头主要运送的是木材,那时候沈福村及周边的人家想要盖房子,木头都从这个码头运过来的;而另一个码头则主要运输的是粮食,以保证当时合肥人的口粮供应。”
在三位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码头的遗迹,虽然现在的码头已经荒草丛生,人迹罕至,但听着三位老人站在河边为我们讲述过去的码头时,我们的眼前仿佛再现了当年那个商贾云集的码头……
因为沈福村水多,所以桥也多。沈福老街边上就有座九磙桥。在九磙桥下面是东大圩、小张圩和杨婆圩三圩交汇的鲤鱼滩。“如果身临其境,可以明显地看出鱼头、鱼背、鱼尾的神韵。”老人们说。
据老人回忆,在码头的旁边,还有两座建筑。一座就是更楼。这个更楼除了打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防御强盗小偷进村。“这个更楼建得有点像炮楼,很高,四周有瞭望孔,若有外人、窃贼通过水路上来,很远就能发现了。”老人们说,或许真是因为这个更楼起了作用,在他们的记忆中从来都没有强盗来过。
另一个建筑就是,1918年沈兆保在古集旁捐建了沈氏宗祠,庄严而肃穆,可惜毁于战火后又经历了两次破圩,洪水泛滥,导致祠堂倒塌,如今已荡然无存。“祠堂紧邻老街闹市,为了方便族人在祠堂聚集开会,以及近邻村落百姓入集市买卖商品,当时在这还修建了祠堂桥。”
“我们这老街虽然不是太长,但当年的老街集市上可谓应有尽有:油坊、槽坊、肉案、早点、茶馆、饭店、木排、土布、土产(尤其是铁锅)、石器(石磙石磨)农具等。每天集市上的人群络绎不绝,叫卖声此起彼伏。一片欣欣向荣……”听着老人们的讲述,浮想300米的街市客商买卖繁忙景象,这不正是一幅合肥版的“清明上河图”吗?记载着那年那月的那些事……
“风韵”不改今沈福
虽然沈福老街已难觅“真容”,但却“风韵”不改当年,依然时时被人们所关注。2015年10月30日,沈福村里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德国总理默克尔。
默克尔在第八次访华之际,完成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个心愿——“零距离”接触中国农村,了解中国农村百姓的寻常生活。于是,她来到了沈福村农户沈自根家。“默克尔来到我家中了解中国农村风貌,我当时向她介绍家里的情况。我家后院有一棵高耸挺拔的杉树,已经26年了,我把这棵父亲种下的树向默克尔做了介绍,说父亲教育我们子女能像这棵树一样挺拔做人。默克尔听后称赞我们很有志气。”说起当时的情况,沈自根依然喜不自禁。这之后,默克尔还和沈自根互赠了礼物。
默克尔的到来,让沈福村“一夜成名”,可其实沈福村已经花了600年时间来沉淀。当地人告诉我们,一个田园生态影视基地已经落户这里了,“沈福老街的历史文化沉没在古建古迹中,但更在人们的心中。”三位老人最后如是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河长制”推动河长治,合肥正以实际行动给每条河流一个清澈的承诺。今年,合肥市将深化推进“河长制”工作,在“升级版”基础上实现全覆盖。年底前,全市将建立新的市、县(区)、乡镇、村居河长体系...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