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已成科技创新的“丛林”
[摘要]未来众多“世界级”科技成果将是“合肥造”
“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一片创新的天地。”
——去年4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在观看安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时,他对科研人员说了上述这段话。
从世界第一台VCD的诞生,到助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升空;从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到诞生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肩负着“国家使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今天,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的科技创新舞台上,合肥都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抢眼”角色。
回顾过去,合肥这块“养人”的地方,已成为一片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的“丛林”,创新之树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展望未来,合肥将继续擦亮创新型城市这张名片,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下好创新“先手棋”,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外“创新舞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平台]
肩负使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
2017年2月27日,势必成为合肥科技创新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日子。
这一天,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正式启动。继上海之后,合肥是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这确实是一个“高大上”的平台。在这个“国字号”创新体系基础平台上,合肥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参与者,更肩负着“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成为代表国家水平的策源地,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产生一批世界级的重大科技成果,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巨大提升,驱动我国从全球科技竞争“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定位决定地位。
未来,在合肥将产生众多“世界级”的科技成果。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重点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建设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含中国科大高新园区)、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集成创新平台、离子医学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 合肥大基因中心等七大平台,打造高度集聚、世界先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形成国际领先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研集中实验区。
根据规划,到2030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与高校院所、产业机构等深度合作的创新生态,引领带动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科技长远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环境]
合肥拥有近千个各类研发机构
在创新大道与望江西路交口有一幢造型酷似“X”的大楼,这里是有着“江淮硅谷”之称的中科大先研院所在地。“X”,代表着对未来科技的无穷无尽的遐想和永不止步的探索。
“合肥创新创业环境好,服务也完善,的确是一片‘养人的沃土\’。” 安徽库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虎谈及合肥的创新环境赞不绝口。“我们原先是打算落户在其他城市,但了解到合肥的科技创新环境,我们当即决定落户合肥。”石虎说,比如他们的生产需要3D打印模具,周边的邻居企业都能免费帮忙解决。“有时10天的工作,大家帮着干,3天就完成了,创新氛围特别好。”
像石虎这样来肥创新创业的科研人员,合肥还有许许多多。而吸引他们的正是合肥有着“养人”的科研环境。
在资金方面,合肥强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引进计划。围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计划用5年时间,面向国内外引进200个左右高层次人才团队来肥创新创业。团队创办的企业落户合肥3年内,符合支持条件的,给予300万~1000万元的天使投资基金或500万~2000万元创业引导基金支持。
在政策方面,合肥市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会员城市,正在积极创建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创新示范城市、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先后被国家批准在股权激励、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科技金融结合、文化科技融合、知识产权示范、新能源汽车示范、创业创新城市示范等领域先行先试,具备多重叠加优势。
当前,合肥拥有中科大等高等院校54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等中央驻肥科研机构9家,以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等各类研发机构近1000个。
[人才]
合肥已集聚两院院士86人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对于人才的吸引,合肥政府以“服务员”的身姿,为人才提供“保姆式”的服务。除了出台优惠政策解决创新创业者资金上的瓶颈,更是在生活上为他们提供各种保障,让人才在合肥生活工作幸福。
2016年8月,合肥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协会正式成立,高层次创新人才在合肥找到了温暖的家,进一步凝聚在肥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为合肥创新转型升级献计献策。
合肥市科技局统计,去年合肥引进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出台实施《进一步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实施意见》,2016年,全市新建院士工作站8家、总数达33家,博士后工作站75家,集聚“两院”院士达86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25人、省“百人计划”专家80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0.8万人、各类人才总数142.7万人,实现了产业发展与高层次人才的良性互动。
如今,一批已在先发地区落户的领军人才,如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翔、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等先后来肥领衔创业。
[未来]
建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科技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创新这条道路上,合肥从未停步。
加快打造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向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进发;巢湖湾将建科技创新大走廊;北航开建“合肥科学城”,打通政产学研用;创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合肥制造”成支撑城市发展基石……对于未来,合肥已排好了一项项创新“计划表”,创新路径更加明晰,将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尤其在当前的转型升级期,合肥将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发展。
按照目标,到2020年,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
合肥聚力打造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实行基础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应用技术“四位一体”,加速从跟随模仿创新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跃升,大力打造超导核聚变中心、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级重大工程平台和中科大先研院等10个以上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形成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发”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裂变式创新态势。
合肥还将聚力打造产业创新转型引领区。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世界级光伏产业集群、中国IC之都、“中国声谷”、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离子产业集群、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生物产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4个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新闻推荐
晨刊讯近年来,巢湖市柘皋镇创新建立资金监管“222277”制度,强化包村干部参与监管涉农资金工作,将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确保财政资金安全。“222277”制度具体来说,即惠农补贴资金补助实...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