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黄山旅游发展迎重大利好

黄山晨刊 2017-04-19 15:01 大字
□ 记者 方伟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建立四大旅游中心城市和四大旅游目的地,黄山市作为安徽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被列入其中,旅游发展将迎来重大利好。

“一工程”推广“黄山经验”

《规划》提出“‘1+1’(一计划一工程)旅游强省决策部署”,其中“一工程”将重点推进一批国际和国内旅游示范工程,具体包括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万里茶道”旅游兴农、遗产文化旅游等3个国际典范工程和黄山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试点、中医药养生旅游等13项国内试点示范工程。

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将利用空间技术开展监测和评估,建立“世界遗产空间技术研究示范基地”。依据黄山可持续发展、景区管理方面经验,参照《全球可持续旅游目的地标准》,建立可持续旅游发展指标;联合世界遗产城市、旅游城市举办“世界遗产保护交流峰会”,推广“黄山经验”,实现旅游发展的“黄山模式”,将黄山建设成为全球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示范。

“万里茶道”旅游兴农示范工程将加强同沿线地区合作,共同开发“万里茶道”旅游项目,挖掘茶文化,加强茶产品、茶工艺品的开发,推广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三绿一红”茶旅游品牌,其中黄山市占了“两绿一红”。

遗产文化旅游示范工程将整合古徽州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徽州底蕴”,塑造“徽州味道”、“徽州艺术”、“徽州建筑”三大文化旅游品牌,结合历史遗址和非遗项目富集程度,开展“定点”保护。以徽文化为主导,结合文房四宝等旅游资源,建成以文化遗产展示、传承、体验为内容的新型文化旅游景点,建设观赏性强、艺术水平高的文化演艺精品,推广富有文化内涵、具有教育意义的研学旅游基地,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徽州经验”。

在中医药养生旅游国内试点示范工程中,将引入现代高科技医疗手段,创新传统中医药技术方法,结合黄山新安医学等中医药资源禀赋,依托自然风光、人文风貌、农业景观等旅游资源载体,以康体养生、洗浴养生、药膳医疗为主题,打造养生山庄、疗养温泉等康体养生基地,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示范园区,培育中医药文化博览节事会展。

“旅游+”以黄山为重要依托

《规划》提出,将实施“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战略。通过旅游+生态化,以黄山等为依托,建设山地旅游产业集聚区;以太平湖等为依托,建设湿地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以乡村自然生态与田园风光、遗产与建筑、景观意境为依托,建设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以醉温泉等温泉资源为依托,建设温泉旅游产业集聚区;通过旅游+第三产业,以黄山等市会议会展场馆为依托,建设会议会展旅游产业集聚区;以黟县国际山地自行车节等体育赛事为平台,建设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区。

《规划》还指出,将通过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培育国家级旅游节庆品牌。加大对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节庆宣传力度,升级打造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自行车公开赛、中国黄山国际登山节等国际赛事。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还将大力发展自驾游项目,率先启动建设合肥、黄山、芜湖市三大自驾游中心城市;以皖南、环巢湖、皖江、大别山为重点发展区域,兼顾皖北、皖中地区发展需求,建设150个自驾车(房车)营地、露营地,形成皖南、环巢湖、皖江、大别山等四大自驾车营地集中区。

增加黄山世界遗产数量

《规划》提出,以黄山世界遗产城市建设为抓手,将部分条件较好的徽州古村落扩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齐云山拓展申报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推动徽州古道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房四宝及其制作工艺等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文献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不断增加世界遗产数量。

同时,创建全域绿色旅游制度,探索建立大黄山国家公园体系,将皖南古村落建筑群、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九华山和天目山等一批自然及文化遗产纳入大黄山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体系,探索新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发展之路,努力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保护机制,自然资源产权归属更加明晰,保护和利用更加高效的典型区域。

黄山入列四大旅游中心城市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将推动新版图-空间战略布局新升级,建立合肥、芜湖、黄山、蚌埠市四大旅游中心城市,发挥合肥、芜湖、黄山、蚌埠市作为旅游产业动力极、旅游活力迸发极、旅游线路放射极的极化作用,充分释放其战略潜能,在更大范围内、更广领域上带动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同时,建立皖南示范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大别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四大旅游目的地。其中,皖南示范区包括黄山、宣城、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安庆市。将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强化国际视野、国际标准,推动生态、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提升黄山、西递、宏村等精品景区发展水平;推进新安江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实施太平湖等重点湖泊生态保护和修复。

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涵括黄山

《规划》提出,将围绕旅游强省建设目标,根据旅游产品特色和区域分布特点,以品牌景区为载体,以交通干线为依托,开发“4+2”国际旅游线路、“8+6”国内精品线路等一批旅游精品线路。

其中,“4+2”国际旅游线路的“4条区域内游线”中,以黄山市为核心城市的“皖南世界遗产之旅”名列首位,以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为重点旅游区,打造山岳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核心产品;其“2条跨区域游线”中,作为安徽出产名茶最多的地区之一,黄山市列入“中俄蒙万里茶道之旅”,将打造茶道体验、茶文化研学、生态旅游、遗迹旅游等核心产品。

在“8+6”国内精品线路的“8条区域内游线”中,黄山市入选“徽州文化体验之旅”和“‘三山三湖\’精品山水之旅”,将打造徽文化体验、徽文化研学、休闲度假、山水观光、户外运动等核心产品;在“6条跨区域游线”中,黄山市入选“名山名城名湖之旅”、“新安江山水之旅”和“中国最美高铁之旅”,将打造山水观光、徽式休闲、徒步观光、徽文化体验、自驾旅游、风光摄影、世界遗产等核心产品。

新闻推荐

“随手扔”将被罚捡垃圾

星报讯随着天气日渐晴好,滨湖新区的几个景点迎来春季踏青旅游的高峰期,道路周边的乱停车、乱扔垃圾现象也越来越多。滨湖城管部门统计,3月份以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万达文旅城、渡江战役纪念馆等4个...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