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乡村离不开的城市
“上周末一过,客人明显多起来了。”3月29日,工作日的晚上,白晓云来到酒吧,8桌已上了6桌;在操作间确认饮品、餐品的品质后,她给自己倒了一小杯兰妮特,一款来自波尔多的法式红酒。四天前,酒吧所在的村庄全新开村,巢湖经开区半汤镇汤山村大奎村民组,原来这一长串的行政地名有了新称呼:“南瓜村”,好记、有趣、便于传播。白晓云和200多在此“乡创”的伙伴,是这里的新村民。
被开启的乡野人生
2014年5月,因生意上的合作,白晓云第一次走进汤山村,金色的麦浪携乡野气息扑面而来,从小长在陕西农村、工作后曾踏寻欧洲乡村的白晓云形容:“一下就喜欢了。”
乡村布满尘土的小路、路边红砖垒起的平房没有干扰这一见钟情的情愫。“在欧洲,有经济能力追求品质生活的人,都会住在乡下;乡间总能找到氛围很好的酒吧,能品酒、配餐食。”“我希望在原汁原味的中国乡村,也能找寻到这样的生活。”找一个乡村、开一间酒吧,亲自运营,白晓云那时就决定到汤山村兑现理想。彼时,她还在浙江物产集团负责红酒进口,“原先做外贸,过得没日没夜,得了胃溃疡;入了葡萄酒行,老外建议喝酒养养胃。”接触全新领域的她,由此打开了新生活,闲适、高雅、沉静,“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过。”
2016年9月,她的李白酒吧开张了,在全新铺就的、纵穿大奎村民组的主路边。城市化的浪潮下,乡野也换了风貌:在她入驻的前一年,合巢经开区联手企业成立“三瓜公社”,投资3亿元,将汤山村原先三个村民组改为现代化的村庄,保留原有的生活状态,又融入时代感的元素和需求。
白晓云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也开始变化,原先要接触很多陌生面孔、需要随身带着名片、通联录;在乡村,甚至印有照片的身份证都没有太多意义和用处。恰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描述: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整个人都轻松了”。
陆续的,很多像她一样有乡野梦想的人来到这里,有的开店,有的经营平台,有的打造产品,还有的做学术研究,而今已汇聚了200多人,其中80%以上是年轻人。新农村的场景就此铺展。
能延续的城市生活
“这款卡氏家族,是阿根廷酒王酒庄里的酒;酒庄的第三任庄主是斯坦福、哈佛的教授,用12年研究如何酿好酒,几乎赌博式地把种植葡萄的园区提高海拔,最后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精彩。”这一晚,白晓云向前来酒吧的几位年轻女性讲述安第斯山脉边的传奇。拜访过多位传奇庄主的她,希望把葡萄酒消费的内涵传递。
开业半年多,她不仅让更多人钟情了品酒、带回了酒品,还开办了很多主题活动,比如蟹宴、插花体验、礼仪培训,“一切素材都来自村庄,但理念和需求源自城市人的生活。”
品酒、聊天、创作,她希望这些元素能保留乡村的闲适,所以她的酒吧拒绝舞台驻唱、没有安放电视或投影,“不要为了听歌、为了看球、哪怕为了放松来这里,没有目的,就是过生活的一种状态。”
但也不能是独立于世的存在,单调、枯燥、甚至连物品都缺乏,“要有城市的生活。”于是,她在酒吧里尝试提供现磨咖啡、拿铁、摩卡和各种品质小食;村里,精致的客栈、创意工作室、前庭后院的书院,还有主打的电商平台和酒吧一起,成为都市生活的延续。
有乡愁也有城市
约10平方公里的汤山村现在已经成为颇具知名度和看点的景区。 1768名原著居民有的离开了、有的留下和新青年们在此重新筑梦。“下一步要拓展平台,打牢产业基础。”村里的负责人汪向东透露,要挖掘半汤绿茶、烤茶、温泉鸡、冷泉鱼、山泉花生等产品,促进本土农特产品产业化,吸引更多人来乡创业、组织村民加入农产品合作社,将种植、加工和旅游相结合,“一方面保留原始村民和乡村生活面貌,有乡愁记忆、让农村还是像农村;另一方面发展产业,营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
这是新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一种新生活模式。
记者张沛文/摄
新闻推荐
近日,卧牛山街道南巢街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围绕什么是真正的健康,怎样才能拥有健康展开讲座,春季是常见病的易发病季节,老年人适当的体育锻炼、户外运动能强身健体,晨起喝上一杯温开水能减少疾病...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