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提升“大赛”水平任重道远 巢湖民歌广场舞大赛述评

巢湖晨刊 2016-07-14 15:26 大字

□蔡善康

日前,第二届巢湖民歌广场舞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捧着满满的鲜花和掌声,落下了帷幕。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对举办巢湖民歌广场舞大赛的意义,以及筹办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剖析。

是美丽乡村建设最形象的平台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经费和人才队伍的困窘(当然也不排除认识的偏差),大多乡镇对于文化赛事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本届大赛中,乡镇参与的积极性则令人感动。据统计,城乡共有37个代表队参赛,比上届增加了14%;各乡镇参赛踊跃,占全部参赛队伍的70%;没有一个乡镇缺赛,而且都是两个参赛队,有着深厚民歌传统的苏湾镇还报了三个参赛队,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更令人鼓舞的是,原先为保护乡镇的积极性,大赛组委会按惯例,分为城区和乡镇两个赛组,而从本届比赛的实际水平看,乡镇和城区水平已不分伯仲。如:槐林镇的《巢湖之夜》、烔炀镇的《一湖蓝》和中庙镇的《中庙是个好地方》等都受到评委专家们的一致肯定。他们认为,乡镇组的总体节目水平已超过城区组。

很显然,巢湖市扎实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激发了繁荣基层群众文化的动力,而方兴未艾的巢湖民歌广场舞活动则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生动的诠释和最形象的平台。

是推广巢湖民歌最活跃的形式

本次大赛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以巢湖民歌为基本的舞曲,二是必须是群体性的广场舞蹈。这两个要求实际体现了大赛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宗旨和目的。很欣喜地看到,我们收到大赛的预期效果。

其一,仅从参赛舞蹈队和选手的数量看。37个舞蹈队,近千名选手,虽然只是巢湖民歌广场舞活动的一个缩影,但他们是从全市近百个广场舞蹈队,近万名广场舞爱好者中脱颖而出。不可否认,他们在普及和传承巢湖民歌,推动社区和村落群众健身和娱乐活动方面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其二,与上届相比,本届参与选手的年龄结构大有改观,青年舞蹈骨干已经大批参与,甚至有少数以青年舞蹈者为主的参赛队。可见,巢湖民歌已经越来越受到青年一代的认可和喜爱,巢湖民歌普及和传承事业已是接棒有人了。

其三,一支活跃在基层的群众广场舞编导队伍正在崛起。他们有的是已退休的老文化工作者,有的是在校在职的音乐舞蹈教师,也有社会自由舞蹈工作者。这些本土的编导,构成了巢湖市群众舞蹈编导队伍的主流。他们既熟悉巢湖民歌,又善于编排群众舞蹈,如:袁明芳、梁越岭、沈翠云、杨欣等。他们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在基层。

其四,弘扬地方文化特色,是本届参赛队伍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中庙是个好地方》成功引入了“打莲厢”的传统舞蹈形式,家乡人看了倍感亲切,外地人看了耳目一新。天河街道的《巢湖美》巧妙引入湖边渔民生活的情景表演,不枝不蔓恰到好处。这些经验应该为今后的舞蹈创新提供了借鉴。

提升“大赛”水平任重道远

巢湖民歌广场舞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两届。通过广场舞的形式推广和普及巢湖民歌,让民歌走进社区,走进村落,在老百姓中扎根生根、开花结果。这是一个“还歌于民”的好方法,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文化抓手。我们应一如既往地将活动坚持下去。

为了将“大赛”越办越有成效、越办越受群众喜爱,我们还需要在诸多方面不断提升和完善。综合专家评委建议,主要包括:

进一步丰富巢湖民歌广场舞曲目,目前各队的参赛曲目重复面太大,有一首舞曲竟然十二次“被登台”,还有一个队两届参赛舞曲完全相同。大赛组织者要通过有效的机制,鼓励词曲作者不断创作巢湖民歌新舞曲,鼓励参赛选手使用改编和创作的新舞曲。

要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广场舞编导队伍,积极为他们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对他们的编导成果也应给予褒奖。

要加强对基层广场舞活动的专业辅导,要深入基层,避免参赛队和选手们花“冤枉钱”,走“冤枉路”;在舞蹈服饰、发型、道具选择方面注意普及和传授,突出地方风情特色的基本常识。

要寻求在广场舞风格上有所突破。目前,参赛的曲目多以柔美抒情为主,参赛选手也全部为女性,总基调显得抒情有余,欢快不足。期待下届“大赛”能有男性为主的参赛队亮相,当然它需要有更加昂扬奋进、欢快热烈的广场舞曲出现。

作者系巢湖民歌广场舞大赛评委

新闻推荐

农村贫困大专新生也可享助学金 巢湖市今年扶助特困大学生工作启动

晨刊讯 日前,巢湖市“爱心圆梦大学”2016年扶助特困大学生工作正式启动,这是巢湖市连续第4年整合7项资金,由团市委牵头总工会、民政局、扶贫办、卫计委、妇联、关工委等单位共同开展的助学活动。今...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