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阳光帮扶圩区“脱困”破重围 ——含山县环峰镇桥联村扶贫的“精准滴灌”

马鞍山日报 2016-06-04 09:21 大字

(上接第一版)“今年放的鱼苗,明年就能长到3斤多重,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收益既高又快。”当得知党和政府将为自己提供鱼苗时,孙如义开心地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儿子有了工作,我的鱼塘里的鱼也将越来越多。这下,生活终于有了盼头。”

精准扶贫,即因户制宜、因人施策,镇里正在积极为贫困户采购鸡苗、猪秧等。其实,环峰镇是让扶贫走在阳光下,对贫困户采取的是编码管理的办法,每个村编码为两位数,每个贫困户编码为三位数,每个需求编码为两位数,做成需求清单,建立贫困需求数据库,逐个对单销号,这些都是公开透明的。陈永青告诉记者,镇里按照“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医疗、保障就学、保障住房”的标准,将贫困户的需求细化成为民生工程、生活基本保障、住房安全、用电安全、生产用品需求、读书保障、医疗卫生保障等七大类35小项,解决贫困户短期生活问题,让他们看到脱贫的希望。

脱贫——让贫困村走出贫困

“桥联圩子里水系多,水质和塘下泥还特别适合养菱角。”眼前就是一池塘的菱角,坐在池塘边,冯星成告诉记者,这里产的菱角质量好,特别甜,不愁销路。三四亩的水面,种得好的话,毛收入得有两万元。

桥联成立了“双龙菱角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加入,是扶贫的一条好路子。但是,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种菱角的行列?在陈永青看来,这需要让桥联菱角实现品牌化,做好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形成产业基地,利用农村网络平台“信福小屋”拓展销路,开辟“乡村旅游+”农业的新路子。为此,还需要加强贫困户的养殖种植技能培训,把洋专家、土专家请进来、走下去。

针对圩区特色,进行产业扶贫,扶志扶智,才能让贫困村最终走出贫困,走向富裕。

在环峰镇精准扶贫工作中,村民修路的呼声得到了关注和重视。“今年,镇里将给我们村修张村至薛庄、河南姚至孙东等7条总长3200多米的水泥路。”孙维仁告诉记者。今年,环峰镇还将更新改造河南姚电站、新建大冯电站、建设60kW村级光伏电站等,在优化桥联村村民生活条件的同时,想方设法为村里创收增收,争取早日让侨联村甩掉“贫困村”的帽子。“60kW光伏电站建成后,村集体收入每年最少要增加5万元,初步考虑给村里道路先安装路灯。”

“在脱贫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在村里改善或新建广场、宣传栏等,潜移默化地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不断提升他们的发展能力,让大家一起走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陈永青说。

新闻推荐

端午前夕,帮扶困难户爱心送儿童

↑端午节前夕,金福社区联合佳山乡机关支部,前往鑫福家园做好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为困难家庭孩子送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慰问金。记者王文生通讯员汪家桂摄&nbs...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