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村里的帮扶下,残疾人养羊脱贫了,老病患养鸡脱贫了。如今,含山县仙踪镇金洼村的贫困户们都相信—— 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一定会有路 蹲点调查·一线探扶贫

马鞍山日报 2016-06-12 09:14 大字

董德喜在喂羊

江兴友在鸡棚

记者吴天祥

6月1日中午,洼范村民组村民董德喜家中的羊棚中,又多了两只刚出生的小羊。

坐在家门口,静静地看着远方,或是倾听记者与大姐董德兰的谈话,或是想些什么,视力二级残疾、听力二级残疾,让董德喜很难与人沟通交流。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在家,到如今年近不惑,他一直与这繁华的世界相距很远。

倾情服务助力自强自立

金洼村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很少,人均耕地只有八分半。董德喜一家五口人,就靠着四亩多的田过活。

2013年,村里有几户人家养羊致富了,在邻里的闲谈中,董德喜模糊听到“有政策”、“挺赚钱”的字眼,不由产生了试试看的念头。心思一起,就一直在脑中盘桓不去。摸了摸家底,只有3000元的存款,这还是当年小孩满月酒时收到的贺礼。

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一定会有路。

两个姐姐了解他的倔强,也不愿他就这样穷下去,两家凑齐了启动资金,帮他请了瓦匠建起了羊棚。村里得知他要养羊,村干部许中友带着他去镇里的国土所等部门办手续,陪着部门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勘查。村民们知道养羊办土地需要联名签字,很快就把签字送上门。附近的养羊大户得知董德喜养羊,则帮忙包揽草种和冬天干草料的收购事宜。2015年,村里还给了董德喜一个惊喜,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他申请到了“残疾人万人就业扶持工程”的5000元补助款……

在大家的帮助下,2014年春天,69只绵羊住进了新棚。2015年春节前,董德喜建了第二个羊棚,羊的总数也达到100多只,年底时,他卖了30只羊,得到27000元,再加上羊毛、羊粪等零散收入,当年就拿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如今羊棚里已有260只羊,到年底能卖上70只左右。随着羊群规模越来越大,董德喜还承包了别人家的田,种上了七亩草料。

下午4点半,羊棚里的羊开始叫唤了。董德喜走到羊棚旁,用铁锹将玉米粉、碎草料搅匀,洒在自家种的、已切好的草料上,用板车拖到羊棚里,开始喂食。

“后面不准备再建更多的羊棚了,忙不过来”,种草料、割草、喂羊董德喜是一把好手,但卖羊、打防疫针等还需要家住附近的董德兰的帮衬,“再过几年,就能雇人帮忙了,日子有奔头了,我也能少操点心了。”董德兰笑着说。精准把脉用好绿水青山

同样看到希望的还有狼洼村民组村民江兴友。

走过一条五六里长、不到两米宽的碎石路,路的尽头是横子山,山脚下、水库旁,是江兴友的家。此时小雨方歇,山水之间的砖瓦平房显得格外出尘。

江兴友刚刚吊完水回家,这位66岁的老汉从厨房搬出凳子,热情地招呼了记者。六年前,家中发生了变故,江兴友也患了脑梗塞,除了做手术花去的六七万元外,到目前每年还要用掉六七千元的药,老伴腰椎间盘突出也不能干重活。这几年,江兴友为了生活也是走了不少弯路,“养过羊、养过猪,但是没技术,养不了多久,就病死了,也因为这个欠了不少债”,这对于江兴友家的经济状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村委会副主任汪长生是江兴友家的常客,对他家境的变迁一直看在眼里,挂在心上,“生大病是现在农村里导致贫困的主因之一,对于这样的情况,村里一般会在帮助办理低保、政策保底的基础上,多安排一些活。”村里不仅将位于其家门口的水库交给他看管,每年支付他1500元,还在整治水库时将一些活交给他,然而这些钱对于江兴友来说毕竟是杯水车薪。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关于整合马鞍山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建议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马小林目前马鞍山市中职院校数量偏多,有马鞍山技师学院、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马鞍山工业学...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