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分类帮扶让贫困户找到脱贫“支点”

皖江晚报 2016-06-16 02:32 大字

李胜莲在给鸡喂食。

骆集村的山林

6月2日,天刚蒙蒙亮,许多人还在睡梦中,但含山县仙踪镇骆集村51岁的村民李胜莲早已经收拾好一切,准备骑着三轮车到自家的地里割草,运回来喂鸡。今年4月,李胜莲购买了1200只鸡苗。

为了给鸡提供饲料,李胜莲在自家的2亩地里种上了草。由于丈夫身体残疾,种草、养鸡的活基本上都是她在干。自从鸡苗买来以后,李胜莲就在地里和家里来回奔波着。李胜莲知道,要想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必须要踏实苦干才行。

在骆集村,共有18户像李胜莲这样的一般贫困户,针对这些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村里制定了分类帮扶措施,以帮助他们尽早脱贫。

1200只鸡让李胜莲重燃生活的希望

6月2日,记者来到李胜莲家中时,她正在鸡棚里给鸡喂食。鸡棚里,一千多只小鸡正在唧唧喳喳地叫着,看着它们活蹦乱跳的样子,李胜莲觉得心里有底了。

李胜莲的家紧邻骆集村老村部,在她的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而夫妻俩的病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李胜莲的丈夫钟从花今年55岁,小时候患了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而她本人身体也并不好。

2008年以前,李胜莲在外地给别人当保姆,后来因为生病,做了三次手术,也就失去了这份工作,之后就一直待在家里。后来,李胜莲又患上了慢性抑郁症,今年1月去上海看病后,现在每个月吃药就得花1400块钱。

一系列的变故,让这个家庭一度陷入绝望。“现在家里还欠了几万块钱的债。”李胜莲说,她很想找点事做,来缓解家里的困境。由于小时候家里养过鸡,于是,李胜莲想到了养鸡。2014年,她购买了170只鸡苗,效益还算不错。去年,她扩大了养鸡的规模,一下子买了300只鸡苗,但由于没有打防疫针,当年死了100多只,损失了2500多块钱,这让李胜莲夫妻俩又陷入了迷茫。

李胜莲家的情况让村支书韦秀峰很着急。两个多月前,韦秀峰来到了李胜莲家,劝他们再养一年试试,可由于去年的损失,李胜莲没有了底气。于是,韦秀峰和其他村干部多次上门劝说,并向她讲了一些扶贫政策。最终,在村干部的动员下,李胜莲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尝试。“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李胜莲这样给自己打气。

今年4月27日,他们购买了1200只鸡苗,从那时候起,李胜莲夫妻俩就精心呵护,什么时候打疫苗,什么时候喂粮食和饲料,他们都在小本子上记了下来。

“通过两年的尝试,我自己总结出了一套养鸡的方法。”李胜莲说,鸡苗刚买回来时,要放在恒温的环境里,为了保持恒温的环境,她在鸡棚里安装了150瓦的灯泡给鸡棚加温。为了降低成本,她还种了2亩草和1亩多的玉米,用来给鸡配饲料。

为了把鸡养好,并卖出个好价钱,李胜莲还动了一番脑筋。“再过10多天,我准备把鸡放出去散养。防病也很重要,秋后要防治禽流感,另外还要打疫苗。卖鸡也是有讲究的,90天以后卖小公鸡,接下来卖骟鸡和老母鸡。春节前,鸡的价格高,每斤能卖到25块钱左右。”李胜莲说。

村支书韦秀峰告诉记者,按照有关扶贫政策,他们家养的出栏后还能拿到相应的补助。

离开李胜莲家前,她告诉记者,现在只有一个鸡棚,等鸡再长大一点,就把另一个鸡棚搭起来。对于未来,李胜莲信心满满:“虽然家里的条件不好,但是,有了扶贫政策,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摆脱贫困。”

73岁贫困老汉在村里做保洁员

骆集村龙夏自然村73岁的贫困户王永凤,今年“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在村里做保洁。

走过一条3.5公里长、3米多宽的碎石路,就来到了龙夏自然村。刚到村口,就看到了王永凤,他正在村里转悠着,捡拾地上的生活垃圾。见到记者到来,忙把记者带进了他的家里。以前,王永凤住的房子一下雨,家里就成了“水帘洞”,去年,他家的房子被纳入到危房改造项目,上面补助了1万多块钱,房子才得以重修。

坐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王永凤打开了话匣子。王永凤家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去湖南做了上门女婿,大儿子在家,但由于长期患病,没有劳动能力,于是10岁的孙子就一直跟着他生活。去年,老伴又生病,一下子花了3万多元,欠了不少债,而他和老伴就靠自家几亩地的流转费生活。

王永凤家的一切,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帮他一把,成了村干部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思前想后,终于想到了一个法子。“考虑到他的年龄问题,有些活不能干,因此我们就让他做村里的保洁员。”韦秀峰说。

“现在,我就在村子里面转转,有垃圾就捡起来。”王秀凤说,这份工作不累,很适合他,每个月有300块钱的收入,能够缓解自己生活上的压力。

另外,从去年4月开始,村里还安排王秀凤做了秸秆禁烧巡查员,每年的秸秆禁烧期,只要不下雨,他就会带上袖章,到田间地头巡查,每天50块钱,“夏秋两季加在一起,大概有3000块钱的收入。”

“只要他们有劳动能力和工作意愿,村里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帮他们解决。”韦秀峰说,今年,村里准备把保洁员和秸秆禁烧巡查员的工作全部安排给贫困户来做,让他们增加点收入。

骆集村在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方面做足了文章,村里还打算增加村集体经济来源,以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韦秀峰透露,村里的光伏发电项目已经立项,今年10月底将投入使用,“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6万块钱的收入。”

让贫困户开农家乐,吃上“旅游饭”

骆集村有山5400多亩,山上植被丰富、森林茂密。不仅如此,当地还有大龙洞、小龙洞、仙人洞、峰山禅寺等景点。如何让这些旅游资源“活”起来,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骆集村也有自己的打算。

开车从村部出发,车沿着山路盘旋而上,十几分钟就来到了峰山禅寺。站在山顶环顾四周,群山相连,一片翠绿。

“村里有个想法,修一条路,把大小龙洞和仙人洞几个景点连起来,一直通往峰山禅寺。另外,再修一条路,通向六衖万亩大草原。”韦秀峰说,近年来,含山县提出“文旅兴县”战略,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协调上谋思路,在绿色上求发展。因此,村里想借此“东风”,促进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度假项目的开展,从而带动一批村民脱贫,“我们是借着‘大腿\’搓绳子。”

为了让记者了解这条路线,韦秀峰带着记者从峰山禅寺后门出发,走了一段山路。走了大约半个小时,来到了一处山顶的开阔地带。“这个地方是分水岭,是六衖村和骆集村的交界处。我们准备修的这条路就是从那里修过来的。”站在山顶,指着峰山禅寺南边,韦秀峰说,算下来,要修建一条7.5公里长的柏油路,把骆集村的景点和六衖万亩大草原连起来,“你们看,这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历史悠久,非常适合旅游。”

韦秀峰透露,等这一想法实现了,村里准备把老矿泉水厂的空房子利用起来,让贫困户在那里开农家乐,从而吃上“旅游饭”。文图/本报记者柴胜松汪清

新闻推荐

温馨港湾 温情关怀 ——马鞍山市救助站社会救助工作剪影

全国第四个救助开放日街面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劝导未成年人入站救助采集滞...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